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3分類詞匯 16
《國語辭典》:浸漬(浸漬)  拼音:jìn zì
受液體浸泡。宋。范質(zhì)〈戒兒侄〉詩:「黃河潤九里,草木皆浸漬?!挂隇榉e久而發(fā)生效用。漢。孔融臨終〉詩:「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div>
《漢語大詞典》:浸尋(浸尋)
同“ 浸潯 ”。
(1).漸進(jìn)。史記·封禪書:“是歲,天子始巡郡縣,浸尋於 泰山 矣。”
(2).漸漸;逐漸。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刑部·告訐:“蓋告訐之風(fēng)一興,此后浸尋不可止矣?!?span id="ifklzev" class="book">《明史·地理志序》:“至其季世,流寇首禍於西陲,浸尋蔓延,中原為之糜爛?!?清 戴名世 《硯莊記》:“而余遂不能常居 硯莊 ,每歲不過二三閲月,即出游於外,奔走流離,而余已浸尋老矣?!?/div>
《漢語大詞典》:祲尋(祲尋)
漸進(jìn)。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僸祲尋而高縱兮,紛鴻溶而上厲?!?王先謙 補(bǔ)注:“史記祲尋作‘侵潯’。 先謙 案,祲潯,‘侵尋’之借字,言漸進(jìn)也?!?/div>
分類:漸進(jìn)
《國語辭典》:冉冉  拼音:rǎn rǎn
1.緩慢行進(jìn)的樣子?!冻o。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埂缎咽篮阊?。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忽見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來?!?br />2.柔弱下垂的樣子。《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埂段倪x。曹植。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br />3.濃密迷漫的樣子。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耳邊廂金鼓連天振,征云冉冉,土雨紛紛。」明。王夫之 玉樓春。娟娟片月涵秋影詞:「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div>
《國語辭典》:骎骎(駸駸)  拼音:qīn qīn
1.馬跑得很快的樣子?!对娊?jīng)。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骎骎。」《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七》:「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骎骎?!?br />2.比喻時(shí)間過得很快。南朝梁。簡文帝〈納涼〉詩:「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陰。」宋。蘇軾臨江仙。自古相從休務(wù)日〉詞:「凄風(fēng)寒雨是骎骎,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3.形容事物日趨進(jìn)步強(qiáng)大。宋。蘇洵審勢〉:「秦自孝公,其勢已骎骎焉,日趨于強(qiáng)大。」《老殘游記》第一一回:「然后由歐洲新文明進(jìn)而復(fù)我三皇五帝舊文明,骎骎進(jìn)于大同之世矣?!?/div>
《國語辭典》:侵尋(侵尋)  拼音:qīn xún
漸進(jìn)?!妒酚?。卷一二。孝武本紀(jì)》:「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于泰山矣?!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遂使侵尋及于諸國,歲歲調(diào)發(fā)?!挂沧鳌盖忠?。
《國語辭典》:侵淫  拼音:qīn yín
漸進(jìn)、漸漸?!段倪x。宋玉。風(fēng)賦》:「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埂段倪x。枚乘。七發(fā)》:「然陽氣見于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挂沧鳌盖謱ぁ?。
《漢語大詞典》:日漸(日漸)
(1).每天漸進(jìn)。莊子·人間世:“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 成玄英 疏:“日將漸積之德,尚不能成,況乎鴻范圣明,如何可望也!” 北魏 宗欽 《贈(zèng)高允詩》之六:“山降則謙,含柔為信。林崇日漸,明升斯進(jìn)?!?br />(2).一天一天慢慢地;逐漸。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bào)冤:“ 虎臣 初時(shí)并不阻當(dāng),行了數(shù)日,嫌他行李太重,擔(dān)悮行期,將他童僕輩日漸趕逐?!?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時(shí)時(shí)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漸有見?!?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皓 日漸衰頹的暮年里,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
《國語辭典》:漸進(jìn)(漸進(jìn))  拼音:jiàn jìn
慢慢的前進(jìn)或發(fā)展。如:「循序漸進(jìn)」。
《國語辭典》:裔裔  拼音:yì yì
1.飛流的樣子。《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先以雨,般裔裔。」
2.舞姿或步履輕盈的樣子?!段倪x。左思。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而裔裔?!?/div>
《國語辭典》:侵淫  拼音:qīn yín
漸進(jìn)、漸漸?!段倪x。宋玉。風(fēng)賦》:「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文選。枚乘。七發(fā)》:「然陽氣見于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也作「侵尋」。
《漢語大詞典》:存想
(1).想象;想念。 漢 王充 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充 每聚會(huì),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 ,説之,恒懷存想,發(fā)於吟詠?!?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存想青龍秘,騎行白鹿馴?!?br />(2).思忖、思量。《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里,暫回房里來坐地了,自存想?!?span id="rtgdz6p"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間,只見遠(yuǎn)遠(yuǎn)的一個(gè)夯漢,挑了一擔(dān)食盒來?!?br />(3).道家謂修真須漸進(jìn),一曰齋戒,二曰安處,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謂之“存想”。見 唐 司馬承禎 天隱子·漸門。
《漢語大詞典》:骎尋(駸尋)
漸進(jìn)貌。 元 揭傒斯 《送李都事赴湖廣省幕》詩:“駸尋國多故,災(zāi)異周八埏。” 明 劉基 《次韻石未公題桃源卷》:“似此情懷良匪惡,何嗟歲月去駸尋。”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歲日駸尋,不覺又得四卷, 孫樹馨 録為一帙,題曰《槐西雜志》?!?/div>
《漢語大詞典》:平漸(平漸)
平緩漸進(jìn)。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潮汐:“四海潮皆平漸,惟 浙江 濤至,則亙?nèi)缟皆?,奮如雷霆,何也?”
《漢語大詞典》:漸寖(漸寖)
漸進(jìn),逐漸。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度制:“凡百亂之源,皆出嫌疑纖微,以漸寖稍長至於大?!?/div>
《國語辭典》:依流平進(jìn)(依流平進(jìn))  拼音:yī liú píng jìn
在仕途上依照品級、資歷循序升遷?!赌鲜贰>矶?。王曇首傳》:「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進(jìn),不須苛求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