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匹婦溝渠(匹婦溝渠)
謂拘守普通婦女的小節(jié)。 清 李漁 《蜃中樓·望洋》:“我偷生不為求瓦全,念玉碎,須明聲價,怎肯做個匹婦溝渠沒帳查?!眳⒁姟?匹夫溝瀆 ”。
《漢語大詞典》:匹夫溝瀆(匹夫溝瀆)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於溝瀆而莫之知也?!焙笠蛞浴捌シ驕蠟^”謂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jié)。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張司封廟:“江之所恃者隄,安有 伯起 不知以石代薪之便,功未及成,效匹夫溝瀆之為?”
《分類字錦》:十石壚渠(十石壚渠)
唐書·地理志》:龍門縣東南二十三里有十石壚渠,貞觀二十三年縣令長孫恕鑿,溉田良沃,畝收十石。
分類:水利
《國語辭典》:水到渠成  拼音:shuǐ dào qú chéng
水流過處自然成渠。比喻事情條件完備則自然成功,不須強求。宋。蘇軾 與章子厚書:「然俗所謂水到渠成,至?xí)r亦必自有處置,安能預(yù)為之愁煎乎?!埂镀缏窡簟返谖寤兀骸负髞恚晦k得水到渠成,刀過竹解?!挂沧鳌杆酱 埂ⅰ杆紧~行」。
《高級漢語詞典》:掃穴擒渠
掃蕩巢穴,擒拿賊首
《分類字錦》:決渠溉田(決渠溉田)
唐書·李元纮傳》:擢京兆少尹,詔決三輔渠,時王主權(quán)家皆旁渠立硙,潴堨爭利。元纮敕吏盡毀之,分溉渠下田,民賴其恩。
分類:京尹
《分類字錦》:決渠為雨(決渠為雨)
漢書·溝洫志》:趙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舉鍤為云,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人口?!?/div>
《駢字類編》:蘭渠(蘭渠)
《水經(jīng)》:又東過上邽縣,注:渭水東歷縣北邽山之陰,徑固嶺北,東南流,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眾溪,南流注于渭。
《漢語大詞典》:狼湯渠(狼湯渠)
古河渠名。故道自今 河南 滎陽縣 北引 黃河 ,東流經(jīng) 中牟縣 北,至 開封市 東南折而南流,經(jīng)今 通許縣 東、 太康縣 西,至 淮陽縣 東南入 潁水 。自 戰(zhàn)國 至 秦 漢 為中原交通干線。漢書·地理志上:“ 滎陽 , 卞水 、 馮池 皆在西南。有 狠湯渠 ,首受 泲 ,東南至 陳 入 潁 ,過郡四,行七百八十里?!眳⒁姟?鴻溝 ”。
《國語辭典》:鴻溝(鴻溝)  拼音:hóng gōu
1.河川名。在今河南省滎陽縣,為楚漢分界處。
2.比喻界限分明。如:「判若鴻溝」。
《駢字類編》:絳渠(絳渠)
唐書·地理志》:曲沃縣東北三十五里,有新絳渠。永徽元年,令崔翳引古堆水溉田百余頃,南十三里山有銅。
《駢字類編》:涇渠(涇渠)
元史·河渠志》:涇渠者,在秦時,韓使水工鄭國說秦,鑿涇水,自仲山西抵瓠口為渠,并北山東注于洛,三百余里以溉田,號鄭渠。
《分類字錦》:經(jīng)綸石渠(經(jīng)綸石渠)
漢書·薛廣德傳》:廣德以魯詩教授楚國。龔勝舍師事焉。蕭望之為御史大夫。除廣德為屬。數(shù)與論議。器之。薦廣德經(jīng)行。宜充本朝為博士。論石渠。
分類:師儒
《國語辭典》:毛渠  拼音:máo qú
灌溉引水的小渠道。
《漢語大詞典》:礳石渠
地名。在 山西省 。
分類:地名山西
《漢語大詞典》:木渠芝
真菌類植物木芝的一種。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如蓮花,九莖一叢,其味甘而辛?!眳⒁姟?木威喜芝 ”。
《漢語大詞典》:木威喜芝
真菌類植物木芝的一種。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及夫木芝者,松柏脂淪入地千歲,化為茯苓,茯苓萬歲,其上生小木,狀似蓮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視有光,持之甚滑,燒之不然?!?清 陳淏子 《花鏡·靈芝》:“木芝十一品:千歲芝,木威喜芝,飛節(jié)芝,木渠芝,黃蘗芝,參成芝,建木芝,五德芝,樊桃芝,九光芝,九莖芝?!?/div>
《駢字類編》:醴渠
水經(jīng)注》:湖水西南流,又與湖陽諸陂散水合,謂之板橋水。又西南與醴渠合,又有趙渠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