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6,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鏤渠
黃渠
奸渠
渠疏
渠集
北渠
明渠
通濟(jì)渠
御渠
芋渠
遮渠
章渠
干渠
渠展
渠形
《漢語大詞典》:鏤渠(鏤渠)
見“ 鏤衢 ”。
《漢語大詞典》:鏤衢(鏤衢)
亦作“ 鏤渠 ”。 馬鞍名。 漢 趙岐 三輔決錄·從貸:“ 平陵公 孫奮 富聞京師。 梁冀 知 奮 儉恡,以鏤衢鞍遺 奮 ,從貸五千萬。” 南朝 陳 徐陵 《驄馬驅(qū)》:“白馬號龍駒,雕鞍名鏤衢。”一本作“ 鏤渠 ”。 明 唐寅 《出塞》詩之一:“寳刀裝鞸琫,名駒被鏤渠?!?/div>
分類:馬鞍
《駢字類編》:黃渠
拾遺記:樂浪之東背明國有黃渠草,映日如火,其堅(jiān)韌若金,食者焚身不熱。
《韻府拾遺 魚韻》:奸渠(奸渠)
沈約文:不待赭汗之權(quán),而奸渠必剪。
《漢語大詞典》:渠疏
亦作“ 渠疎 ”。 農(nóng)具名。即耙。《方言》第五:“杷, 宋 魏 之間謂之渠挐,或謂之渠疏?!?唐 陸龜蒙 《幽居賦》:“時(shí)牽殗殜,自把渠疏?!?唐 陸龜蒙 《耒耜經(jīng)》:“耕而后有爬,渠疎之義也?!?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二一:“今人呼耙曰渠疏。”
《韻府拾遺 緝韻》:渠集
唐書代宗紀(jì):大歷七年十一月庚辰,免巴、蓬、渠、集、壁、充、通、關(guān)八州二歲租庸。
《駢字類編》:北渠
沈約 郊居賦 藝芳枳于北渠,樹修揚(yáng)于南浦。
《高級漢語詞典》:明渠  拼音:míng qú
挖在地面上的渠道
《國語辭典》:通濟(jì)渠(通濟(jì)渠)  拼音:tōng jì qú
運(yùn)河名。隋煬帝大業(yè)元年開鑿,北通運(yùn)河,再從板渚向東南到達(dá)淮河,南與邗溝連接,是煬帝游幸江南的主要干道。
《分類字錦》:御渠
杜牧 故國池塘倚御渠。
《漢語大詞典》:芋渠
即芋魁。后漢書·馬融傳:“芝荋、堇、荁,蘘荷、芋渠?!?李賢 注:“芋渠即芋魁也,一名蹲鴟,大葉,根可食?!眳⒁姟?芋魁 ”。
《漢語大詞典》:芋魁
芋的塊莖。亦泛稱薯類植物的塊莖。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許楊:“時(shí)有謡歌曰:‘?dāng)∥亿檎?翟子威 ,飴我大豆,亨我芋魁?!?李賢 注:“芋魁,芋根也?!?明 徐渭 《薯蕷》詩:“芋魁徒軟美,松粉藉餦餭。” 清 顧炎武 《兄子言及開吳淞江之役書此示之》詩:“五十年來羹芋魁,頓令澤國生蒿萊?!?/div>
分類:塊莖植物
《漢語大詞典》:遮渠
盡他;隨他。 唐 賀知章 《答朝士》詩:“鄉(xiāng)曲近來佳此味,遮渠不道是 吳 兒。” 唐 白居易 《答州民》詩:“唯擬騰騰作閑事,遮渠不道使君愚?!?唐 元稹 《放言》詩之五:“乞我杯中松葉滿,遮渠肘上柳枝生?!?/div>
《漢語大詞典》:章渠
水鳥名。《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庸渠” 晉 郭璞 注:“庸渠似鳬,灰色而雞腳,一名章渠。”
《國語辭典》:干渠(幹渠)  拼音:gàn qú
引水用的主要水道。
《漢語大詞典》:渠展
古代 齊國 地名。管子·地?cái)?shù):“夫 楚 有 汝漢 之金, 齊 有 渠展 之鹽。”又《輕重甲》:“今 齊 有 渠展 之鹽?!?尹知章 注:“ 渠展 , 齊 地。 沛水 所流入海之處,可煮鹽之所也,故曰‘ 渠展 之鹽’?!币徽f,為 渤海 的別名。見管子·地?cái)?shù)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張佩綸 說。
《駢字類編》:渠形
宋史河渠志:常年春雨連綿,江湖泛漲之時(shí),河流忽盈,驟減連歲,雨澤愆闕,江湖退縮,渠形尤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