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潛山(潛山)
明一統(tǒng)志:潛山縣,在安慶府城西北一百四十里,本懷寧縣之清朝、玉照二鄉(xiāng)地。宋立為四寨,仍隸縣。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間,始析置潛山縣,以山為名。
又潛山,在潛山縣西北二十里,一名皖伯臺,魏左慈嘗居此煉丹。上有三峰、二巖、四洞、二池。山與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層巒疊嶂,為長淮之捍蔽。
分類:潛山
《國語辭典》:潛山隱市(潛山隱市)  拼音:qián shān yǐn shì
潛身隱居于山林或市井中。唐。杜牧 送薛處士序:「處士之名,何哉?潛山隱市,皆處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