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宦官。本名清潭。與左衛(wèi)將軍董秀皆有寵于代宗。貪財納賄,積家財巨萬。德宗在東宮,忠翼與黎干陰謀,幾危宗嗣。及德宗即位,積前罪誅之。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初為崔寧部將。德宗貞元三年,自左羽林大將軍授夏綏銀節(jié)度使。十二年,加檢校禮部尚書,表請讓官以雪崔寧,聽其家收葬,詔許之。撰《統(tǒng)載》三十卷,十三年,上之。次年,為韓全義所代。
人物簡介
【生卒】:約871—948 【介紹】: 唐末五代時河南洛陽人,字孟澤。唐昭宗景福二年登學(xué)究科,釋褐京兆參軍,遷秘書郎。辟佐楚、泗、宣三府。后事吳徐溫,掌奏記書檄十余年,黜為宣池觀察判官。南唐李昪即位,征拜秘書少監(jiān),遷中書舍人、崇英翰林學(xué)士。李璟嗣位,拜兵部侍郎,遷兵部尚書、修國史。奉使契丹,返,除泰州刺史。卒謚宣。
人物簡介
口誦法華經(jīng)。未嘗他語。文昭王馬氏尤加禮異。召入天策府湘西院供養(yǎng)。然其出言著行。每詭誕驚世。故共住者竊笑之。乾祐中。召知殿凈人。急舁佛像。置兩廂。且其舉止悤遽殊甚。聞?wù)咭詾榘l(fā)狂。已而忽不見。徐求之乃正坐殿座上。以逝是又可以有思惟心。窺其造詣耶。
人物簡介
【生卒】:927—976 【介紹】: 宋幽州安次人。本名胤,避太祖諱,因以字行。呂琦子。周世宗時,太祖歷滑、許、宋三鎮(zhèn),馀慶并為賓佐。宋建,自給事中充端明殿學(xué)士,知開封府。歷戶、兵二部侍郎,知潭、襄、江陵等州府。擢參知政事,會趙普忤旨,左右爭傾普,獨馀慶辨明之。開寶六年,與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書左丞。卒。
人物簡介
【生卒】:928—984 【介紹】: 宋洛陽人,字凝績。五代后周世宗顯德二年進士。宋初趙光義領(lǐng)泰寧軍節(jié)制及尹京邑,辟為掌書記、開封府推官。太宗即位,知貢舉,號得人。知潭州。太平興國四年,以給事中充樞密副使從征太原。還遷刑部侍郎。拜戶部尚書、樞密使。八年上表求解職,授尚書右仆射。卒謚元懿。性忠實,遇事盡言,無所顧避。
人物簡介
【生卒】:939—1006 【介紹】: 宋閬州閬中人,字善則。初事孟昶為西水尉。蜀平,授隴城主簿,累遷櫟陽令。太宗端拱三年,召為太子中允,遷殿中丞。智辨有吏干,入掌左藏庫,擢鴻臚少卿。真宗景德初,判吏部銓,權(quán)知開封府。累官至左諫議大夫。全宋詩
陳省華(九三九~一○○六),字善則,閬州閬中(今屬四川)人。初仕后蜀為西水尉,歸宋,授隴城主簿。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以長子堯叟舉進士第一,召為三司鹽鐵判官。至道二年(九九六)知鄆州。三年,知蘇州(《吳郡志》卷四四)。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改漳州(同上書,《宋史》本傳謂知潭州)景德初,拜左諫議大夫,權(quán)知開封府。三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宋史》卷二八四《陳堯佐傳》。
人物簡介
【生卒】:946—1006 【介紹】: 宋河南人,字正則。何繼筠子。太宗太平興國三年監(jiān)泉州兵,以功遷閑廄使。上書陳為政害民者數(shù)十事,悉被容納。歷知河南府、潭州。淳化中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發(fā)諸州鎮(zhèn)兵墾數(shù)百里稻田。知滄、雄、澶州,累遷正任團練使、緣邊安撫使。習(xí)諳戎事,有方略,御契丹有功。官終齊州團練使。全宋詩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遷閑廄使,五年知河南府,徒知潭州。端拱元年(九八八)為滄州節(jié)度副使,又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九九三)知滄州,逾年徙雄州。因抗擊契丹著有戰(zhàn)功,十馀年間轉(zhuǎn)輾滄州、雄州沿邊州郡。卒于齊州團練使任上,年六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全宋文·卷一○六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人,繼筠字。開寶中為閑廄副使。太平興國三年,詔監(jiān)泉州兵。后知河南、潭州、入為六宅使。端拱元年領(lǐng)淄州刺史兼知滄州節(jié)度副使。建河北屯田議,詔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知滄州,次年徙雄州。景德元年,進領(lǐng)英州團練使,復(fù)出知澶州、雄州。三年,拜雄州團練使、緣邊安撫使。卒,年六十一。承矩曉暢邊事,進守邊之策,為太宗、真宗嘉納?!?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51—999 【介紹】: 宋大名宗城人,字君憲。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知桃源縣,通判潁州。淳化二年,以明練刑章,為審刑院評議官。李順起事時,受命充陜西至益州路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宋、潭、桂、涇諸州,所至以嚴明剛果稱。
人物簡介
【生卒】:953—1028 【介紹】: 宋并州孟縣人,字垂范。李謙溥子。少有才略。以蔭補衙內(nèi)指揮使。歷知潭、滄等州,為鎮(zhèn)、定、高陽三路行營兵馬都監(jiān)。仁宗即位,領(lǐng)康州防御使。洞知人情,有訟面訊立斷。善撫士卒,皆得其用。在河北二十余年,事功最多。澶淵之盟后,對使臣往來儀制、費用等亦多所裁定。全宋文·卷一三九
李允則(九五三——一○二八),字垂范,并州盂縣(今山西盂縣)人。濟州團練使謙溥子。少以蔭補衙內(nèi)指揮使,改左班殿直。擢閤門祗候,累遷供備庫副使、知潭州。后歷知滄、瀛、雄州,遷東上閤門使、獎州刺史。又歷四方館引進使、高州團練使。天禧二年,以客省使知鎮(zhèn)州,徙潞州。仁宗即位,領(lǐng)寧州防御使。天圣六年卒,年七十六。允則在河北二十馀年,事功最多。參見《宋史》卷三二四本傳,《隆平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生卒】:961—1014 【介紹】: 宋開封東明人,字損之,一字宗圣。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知彭州。真宗時累官樞密直學(xué)士。敏于吏事,所至有聲。工詩,多與楊億等人唱和。全宋詩
劉師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損之,又字宗圣,開封東明(今河南蘭考)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為和州防御推官。擢知彭州。真宗咸平初徙知潤州,四年(一○○一)為三司度支副使,俄擢權(quán)三司使。后貶忠武軍行軍司馬。景德二年(一○○五)起知復(fù)州,換秀州。大中祥符二年(一○○九)知潭州。七年卒,年五十四。工詩,多與楊億輩酬唱。《宋史》卷三○四有傳。全宋文·卷一八三
劉師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損之,一字宗圣,開封東明(今河南蘭考北)人。雍熙二年登進士,初命和州防御推官,歷保寧、鎮(zhèn)海二鎮(zhèn)從事,知彭州,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咸平中,知潤州,改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兼發(fā)運使。擢樞密直學(xué)士,掌三班,權(quán)三司使。坐事貶官。景德中,起知復(fù)州、秀州。大中祥符二年知潭州,遷太常少卿。復(fù)加樞密直學(xué)士,換左司郎中。七年卒,年五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61—1009 【介紹】: 宋洛陽人,字希悅。王承衍弟。太祖開寶中授閑廄使,太宗太平興國中出監(jiān)徐州軍。歷知潭州、澶州、延州、代州、并州、天雄軍,官終左武衛(wèi)大將軍、知壽州。頗涉學(xué),喜為詩,曉音律,多與士大夫游。全宋詩
王承衎(九六一~一○○九),字希悅,其先遼西人,徙家洛陽(今屬河南)。審琦子。太宗太平興國中監(jiān)徐州軍。真宗咸平中相繼知延、代、并三州。景德中知天雄軍。大中祥符元年(一○○八)知壽州。二年卒,年四十九。有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五○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