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36,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種火
火鴉
火州
火通
火散
火落
火粒
火花
持火
烽火樹
光火
云火
遭火
散火
麝火
《漢語大詞典》:種火(種火)
(1).猶火種。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雜說:“炭聚之下,碎末,勿令棄之……以供籠爐種火之用。” 繆啟愉 校釋:“籠爐種火:保存在火籠、火爐里的火種?!?br />(2).比喻欲火。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卻是一向是個公子,那個來兜他?又兼目下已做了單身光棍,種火又長,柱門又短,誰來要這個廢物?”
分類:種火火種
《漢語大詞典》:火鴉(火鴉)
(1).吐綬雞(火雞)的別名。 清 李元 《蠕范·物制》:“火鴉,火雞也,山斲木也。大如鴉,青黑色,頭有紅毛,似鶴頂堆砂,毛毿毿下垂。長項修足,高二三尺……食火炭,亦斵木。”
(2).用于戰(zhàn)事的鴉形火器。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火藥:“至今上初年, 戚繼光 帥 薊門 ,又用火鴉、火鼠、地雷等物?!?br />(3).傳說中能銜火的烏鴉。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三·慈烏:“ 蜀 徼有火鴉,能銜火。”
《漢語大詞典》:火州
見“ 火洲 ”。
《漢語大詞典》:火洲
亦作“ 火州 ”。
(1).傳說 南海 古地名。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西域重譯獻火浣布” 裴松之 注引 漢 楊孚 《異物志》:“ 斯調(diào)國 有 火州 ,在 南海 中。其上有野火,春夏自生,秋冬自死?!币槐咀鳌?火洲 ”。
(2).泛指南方炎熱地方。 唐 沈佺期 《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詩:“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br />(3).古地名。 漢 時為 高昌壁 , 唐 時為 高昌縣 , 宋 元 時為 高昌回鶻 國都。 吐魯番 所得突厥文寫本作Qoco,其地即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吐魯番市 之 哈剌 和卓 城(Karakhoja)。
《駢字類編》:火通
顏延之饗神歌:田燭置,爟火通。
《駢字類編》:火散
王諲 柱礎賦 磓山成雷,擊石火散。
《漢語大詞典》:火落
(1).大火星為夏季南天之標識,因以“火落”謂炎暑消失,初秋來臨。《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四·周祀五帝歌之九》:“云高火落,露白蟬寒?!?唐 李白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詩:“當君相思夜,火落金風高。” 王琦 注:“火落,大火西流也?!?br />(2).方言。生火煮飯的地方。 艾蕪 《回家》:“ 永森嫂 到火落里去洗碗,祖母坐在燈下,拿扇子輕輕地拍著。”
《漢語大詞典》:火粒
指五谷。因皆須火燒熟而食,故稱。 南朝 宋 鮑照 《蕭史曲》:“火粒愿排棄,霞霧好登攀?!?唐 李頎 《謁張果先生》詩:“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製。” 清 屈大均 《猺歌》:“輋田火粒早收成,為賽社王多酒甕?!?/div>
分類:五谷火燒
《國語辭典》:火花  拼音:huǒ huā
1.物體燃燒時所迸發(fā)的火星。如:「火花四射」。
2.比喻光輝燦爛的生命力。如:「生命的火花」。
《分類字錦》:持火
魏志管輅傳注:輅在田舍,嘗候遠,鄰主人患數(shù)失火,輅卜教,使明日于南陌上伺,當有一角巾諸生,駕黑牛,故車必引,留為設賓主,此能消之,即從輅戒。諸生有急求去,不聽,遂留當宿,意大不安,以為圖己。主人罷入,生乃把刀出門,倚兩薪積間,側(cè)立假寐。歘有一小物直來過前如獸,手中持火,以口吹之,生驚,舉。刀,斫正,斷腰,視之則狐。自此主人不復有災。
分類:狐貍
《漢語大詞典》:烽火樹(烽火樹)
珊瑚樹的別名。西京雜記卷一:“ 積草池 中有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條,是 南越王 趙佗 所獻,號為烽火樹,至夜,光景常欲燃。” 元 王逢 《宮中行樂詞》之四:“天低烽火樹,日暮蔓金苔?!?/div>
《國語辭典》:光火  拼音:guāng huǒ
生氣、發(fā)怒。如:「老闆聽說有人在背后造謠,損害公司信譽,大為光火。」
《漢語大詞典》:光火賊(光火賊)
明火執(zhí)仗的強盜。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 李廓 在 潁州 ,獲光火賊七人。”亦稱“ 光火盜 ”。新唐書·馮元常傳:“ 劍南 有光火盜,夜掠人,晝伏山谷?!?/div>
分類:強盜
《漢語大詞典》:云火(雲(yún)火)
(1).左傳·昭公十七年:“昔者 黃帝氏 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 炎帝氏 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 杜預 注:“ 黃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紀事,百官師長皆以云為名號。 炎帝 , 神農(nóng)氏 , 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紀事,名百官?!焙笠蛞浴霸苹稹敝甘苊鹫?。晉書·職官志:“而鳥龍居位,云火垂名。前史詳之,其以尚矣?!?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龜龍開寶命,云火昭靈慶?!?br />(2).烽火。古時邊境報警的煙火。六韜·必出:“已出者,令我踵軍,設云火遠候,必依草木、丘墓、險阻?!?span id="mv0ve4x" class="book">《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于時景燭云火,風馳羽檄?!?劉良 注:“云火,烽火也?!?唐 王勃 《拜南郊頌》序:“ 高祖 以黃旗錫瑞,靜云火之橫氣。”
(3).燈火。 明 田藝蘅 《玉笑零音》:“月不暇照,云火升梯;雨不及施,水輪灌隴?!?/div>
《漢語大詞典》:遭火
猶失火。 清 陳其元 《庸閑齋筆記·崔府君著靈異于宋高孝兩朝》:“及 孝宗 誕育之際,赤光照天……郡人皆以丞廨遭火,久之,方知為 張夫人 免身?!?/div>
分類:失火
《漢語大詞典》:散火
(1).散發(fā)火光。 宋 徐鉉 稽神錄·孫漢威:“ 江 南神武軍使 孫漢威 廄中有馬,遇夜輒尾上放光,狀若散火?!?宋 蘇軾 《王伯敭所藏趙昌花·山茶》詩:“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br />(2).謂團體或組織等解散。《西游記》第八一回:“我們趁早商量,先賣了馬,典了行囊,買棺木送終散火?!?明 無名氏 《女真觀》第三折:“我只送你到 建康府 。當官叫你父母領(lǐng)去,大家散火?!?郭小川 《老雇工》詩:“東家散火西家去,反正是為人辛苦為人忙?!?/div>
《駢字類編》:麝火
傳縡博山香爐賦:麝火埋朱,蘭煙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