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14,分141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yè)
詞典(續(xù)上)
火灼
火影
火陽
火患
狐火
兩火
冰火
凡火
外火
同火
溫火
火曜
火揚(yáng)
火薪
火烏
《駢字類編》:火灼
宋 蘇轍 十一月十三日雪 美哉豐年祥,不待炎火灼。
分類:火灼
《駢字類編》:火影
唐 杜荀鶴 秋宿臨江驛 漁舟火影寒歸浦,驛路鈴聲夜過山。
《漢語大詞典》:火陽(火陽)
太陽。藝文類聚卷九一引《春秋說題辭》:“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div>
分類:
《國(guó)語辭典》:火患  拼音:huǒ huàn
火災(zāi)?!稘h書。卷六八。霍光傳》:「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分類:火災(zāi)
《漢語大詞典》:狐火
見“ 狐鳴魚書 ”。
《國(guó)語辭典》:狐鳴魚書(狐鳴魚書)  拼音:hú míng yú shū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欲壯大反秦聲勢(shì),鼓動(dòng)眾人起事,乃丹書「陳勝王」于布帛上,置魚腹中,再令人買而剖食,得丹書;又令人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典出《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后用以比喻起事者欲鼓動(dòng)群眾所使用的手段。如:「野心家往往藉著怪力亂神的說法、狐鳴魚書的騙局,煽動(dòng)純潔而無知的鄉(xiāng)民。」
《駢字類編》:兩火(兩火)
晉書五行志:惠帝永熙中,河內(nèi)溫縣有人如狂。造書曰:兩火投地,哀哉秋蘭。歸形街郵,終為人嘆。兩火,武帝諱。蘭,楊后字也。易林:兩火爭(zhēng)明,雖斗不傷。分離且忍,全我弟凡。 白居易祭小弟文:每一念至腸熱骨酸,如以兩火刺灼心肝。趙抃郡齋偶成詩(shī)見一刀下。
《國(guó)語辭典》:凡火  拼音:fán huǒ
一般凡間的火。《西游記》第四一回:「原來龍王私雨,只好潑得凡火,妖精的三昧真火,如何潑得?好一似火上澆油,越潑越灼?!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高@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
《駢字類編》:外火
唐 白居易 枯桑 有似多憂者,非因外火燒。
《漢語大詞典》:同火
古代兵制,十人共灶同炊,稱為“同火”。后泛指共同參加某種組織,從事某種活動(dòng)者。宋書·孝義傳·卜天生:“ 天與 弟 天生 ,少為隊(duì)將,十人同火。”《七國(guó)春秋平話》卷下:“言未盡,有 馬昇 同火人 解信 ,現(xiàn)名 解珍 獨(dú)行虎 ,一個(gè)是 混天大王 震江龍 張?jiān)?,歸 齊 寨?!?清 沈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同火二字見宋書·卜天與傳。葢行軍十人共一灶,故唐書·樂志有‘十人為火’之語。后來江湖經(jīng)商,同伴者亦謂之同火,取同行共炊之意?!?/div>
《漢語大詞典》:溫火
(1).用火加熱。 宋 梅堯臣 《次韻和景彝省宿》:“桉頭美酒初溫火,簾底微風(fēng)欲動(dòng)燈。”
(2).燜菜或煮東西所用的比較弱的火。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 阿興 叫起來,‘人家都是溫火燉“頭牲”!’”
不見光焰的火。溫,通“ 蕰 ”。 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一》:“冬生菜,強(qiáng)加溫火,非時(shí)而生,人不宜以供奉養(yǎng)?!?span id="ioggcu2" class="book">《漢書·循吏傳·召信臣》作“藴火”, 顏師古 注:“蓄火也。”
《國(guó)語辭典》:火曜  拼音:huǒ yào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的第三天,即星期二。如:「日本人稱星期二為火曜日?!?/div>
《駢字類編》:火揚(yáng)(火揚(yáng))
詩(shī):叔在藪火。烈具揚(yáng)。水經(jīng)注:元嘉二十年,以林邑頑兇,歷代難化。乃命偏將與龍?bào)J將軍、交州刺史檀和之陳兵日南,修文服,遠(yuǎn)以飛梯云橋懸登壘,鉦鼓大作,虎士電怒,風(fēng)烈火揚(yáng),城摧眾陷。斬區(qū)粟王范扶龍首十五以上,戮截?zé)o數(shù),樓閣雨血,填尸城觀。
又飏同。古歌:朱火揚(yáng)煙霧,博山起微香。
《駢字類編》:火薪
素問: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
《漢語大詞典》:火烏(火烏)
周武王 伐 紂 前二年曾東觀兵于 盟津 。相傳其渡 河 后,“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笔乱?span id="wc2ism0" class="book">《史記·周本紀(jì)》。后因以“火烏”代指 周 朝的國(guó)祚。 唐 李賀 《白虎行》:“火烏日暗崩騰云, 秦王 虎視蒼生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