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36,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火備
火盆
歲火
暮火
并火
防火
盜火
宜火
余火
扇火
火鞭
火布
火船
火從
火厝
《國語辭典》:火備(火備)  拼音:huǒ bèi
防火的設(shè)備。《宋史。卷二四九。王溥傳》:「課民鑿井修火備,筑城北堤以禦水災(zāi)?!?/div>
《國語辭典》:火盆  拼音:huǒ pén
1.焚燒紙錢或放置煤炭以取暖的盆子。
2.比喻炎日。宋。梅堯臣青龍海上觀潮〉詩:「何時更看弄潮兒,頭戴火盆來就濕?」
《漢語大詞典》:歲火(歲火)
地方風俗。 吳 中習俗,除夕每家在門口燒柴滿盆以取暖,叫歲火。 明 楊慎 《甲午臨安除歲》詩:“隣墻兒女亦無睡,歲火天燈喧五更?!?清 杜岕 《元旦》詩:“稱心分歲火,繞膝送年羹?!?/div>
《駢字類編》:暮火
宋 王安石 寄曾子固 魚村指暮火,酒舍瞻晨旆。
《國語辭典》:并火(并火)  拼音:bìng huǒ
同道間相互廝殺。如:「黑道間為了爭奪地盤,并火事件時有所聞?!埂端疂G傳》第一九回:「林沖水寨大并火,晁蓋梁山小奪泊?!?/div>
《國語辭典》:防火  拼音:fáng huǒ
1.預(yù)防火災(zāi)發(fā)生。如:「做好防火工作,才能確保居住安全?!?br />2.耐火、耐住燃燒。如:「防火建材」。
《漢語大詞典》:盜火(盜火)
亦作“盜火”。
(1).盜賊所放的火。 唐 顏真卿 《吳興沈氏述祖德記》:“徵士嘗製述祖德碑,立於 金鵝山 之先塋,年月淹遠,風雨蠹蝕,朽字殘文,翳而莫分, 乾元 中為盜火所焚。”
(2).竊取火種。 希臘 神話傳說 普羅米修斯 從天上盜取火種帶到人間,因此觸怒主神 宙斯 ,被鎖在 高加索 山崖,但他寧受折磨,堅毅不屈。《人民文學》1981年第2期:“盜火給人的勇者 普羅米修斯 被神懲罰得那樣殘酷,但勇士沒有屈服?!?/div>
《駢字類編》:宜火
梁簡文帝對燭賦:綠炬懷翠,朱燭含丹;豹脂宜火,牛膫耐寒。
《漢語大詞典》:余火(餘火)
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傳:“火,大火也。流,下也。”按,大火,即心宿。夏歷五月黃昏,大火見于正南方,方向正位置最高;夏歷七月之后,星位逐漸西降,知暑盡秋至。后因稱西降的大火星為“餘火”。 南朝 梁 沈約 《梁甫吟》:“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高窗仄餘火,傾河駕騰參?!?/div>
《國語辭典》:扇火(扇火)  拼音:shān huǒ
1.扇風以助長火勢。如:「生煤爐要懂得如何扇火,否則就會把自己變成大黑臉?!埂段饔斡洝返谌呕兀骸钢灰娔翘侠暇谀堑し恐?,與眾仙童執(zhí)芭蕉扇,扇火煉丹哩?!埂督鹌棵贰返诙兀骸竿跗胖煌撇豢匆?,只顧在茶局子內(nèi)扇火,不出來問茶?!?br />2.鼓動、慫恿。如:「這件事他正拿不定主意,你就別在一旁扇火了?!?/div>
《漢語大詞典》:火鞭
神話中指 羲和 馭日之鞭。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又云 羲和 操火鞭,暝到西極睡所遺。”
分類:中指羲和
《漢語大詞典》:火布
指火浣布。宋書·夷蠻傳論:“通犀、翠羽之珍,蛇珠、火布之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 漢武 不信弦膠, 魏文 不信火布?!?唐 元稹 《送嶺南崔侍御》詩:“火布垢塵須火浣,木綿溫軟當綿衣。”參見“ 火浣布 ”。
分類:火浣布
《國語辭典》:火浣布  拼音:huǒ huǎn bù
以石綿織成,能耐火去污的布?!犊讌沧?。卷中。陳士義》:「《周書》火浣布,垢必投諸火。布則火色,垢乃灰色。出火振之,皓然疑乎雪焉?!弧?/div>
《漢語大詞典》:火船
(1).古代一種設(shè)有火攻裝備的戰(zhàn)船。魏書·敬宗紀:“都督 李苗 以火船焚 河橋 。”北史·藝術(shù)傳上·陸法和:“遂縱火船,而逆風不便。”《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黃蓋 已自準備火船二十隻,船頭密布大釘?!?br />(2).輪船的舊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茲有火船、氣船,一日夜能行二千餘里者。”
《駢字類編》:火從(火從)
淮南子:日冬至則水從之,日夏至則火從之。
《漢語大詞典》:火厝
火葬。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但遺言火厝,心中不忍?!?/div>
分類: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