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36,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春火
邊火
?;?/a>
土火
松明火
揚(yáng)火
犀火
火威
火酒
火籠
艾火
著火
戒火
火沸
火房
《漢語大詞典》:春火
春季燒畬之火。 唐 杜甫 《銅官渚守風(fēng)》詩:“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燒山。”
分類:
《漢語大詞典》:邊火(邊火)
指邊境烽火。 清 傅山 《送友之秦中》詩:“愿聞邊火息,歸計(jì)莫蹉跎?!?/div>
分類:邊境烽火
《國語辭典》:?;稹 ?span id="hwpz65n" class='label'>拼音:tíng huǒ
1.暫時(shí)中止交戰(zhàn)。如:「雙方訂立停火協(xié)定。」
2.停,留?!竿;稹怪笩艋鸩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打點(diǎn)人靜后,出來捲取東西。怎當(dāng)這人家新房里頭一夜?;鸬教烀??!?/div>
《駢字類編》:土火
漢書元后傳: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興,其齊田乎?今王翁孺徙,正直其地,日月當(dāng)之。元城郭東有五鹿之虛,即沙麓地也。后八十年,當(dāng)有貴女興,天下云蝕。唐書五行志:水與火仇,而受制于土,土火謫見若日 過分而未至,與七曜循中道之南,皆旱祥也。
《漢語大詞典》:松明火
松枝條點(diǎn)燃的照明火。 宋 蘇軾 《夜燒松明火》詩:“夜燒松明火,照室紅龍鸞?!?宋 陸游 《道室雜題》詩之三:“勘書窗下松明火,采藥溪頭槲葉衣。”參見“ 松明 ”。
《國語辭典》:松明  拼音:sōng míng
松枝含脂,可燃燒用以代替燭火,稱為「松明」。宋。蘇軾夜燒松明火〉詩:「夜燒松明火,照室紅龍鸞?!?/div>
《漢語大詞典》:揚(yáng)火(揚(yáng)火)
使火熾盛。周禮·春官·卜師:“凡卜事,眡高,揚(yáng)火以作龜,致其墨。” 鄭玄 注:“揚(yáng),猶熾也?!?/div>
分類:火熾熾盛
《漢語大詞典》:犀火
犀角燃燒的火焰。喻銳利的目光。《玉嬌梨》第九回:“我小姐這一片愛才心腸可質(zhì)鬼神,一雙識才俊眼猶如犀火?!眳⒁姟?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晉書·溫嶠傳:“﹝ 溫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 嶠 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 嶠 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fēng),至鎮(zhèn)未旬而卒?!焙蠖嘤谩跋张d尽庇鞫床煊奈?。 明 高啟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萬怪呈?!币嗍∽鳌?犀照 ”。 清 袁枚 《黃河秋決聞陜督尹公移節(jié)清江寄呈》詩之二:“麈談立止 黃河 蜀,犀照應(yīng)愁水府寒?!?span id="omjg006" class="book">《世無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懸,寃情洞見,乞賜超豁?!?/div>
分類:洞察幽微
《駢字類編》:火威
唐 張籍 夏日可畏 火威馳迥野,畏景鑠遙途。
《國語辭典》:火酒  拼音:huǒ jiǔ
酒精的別名。參見「酒精」條?!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八回:「加上了水,又點(diǎn)了火酒,機(jī)件依然活動?!?/div>
分類:酒精燒酒
《國語辭典》:火籠(火籠)  拼音:huǒ lóng
1.冬日用來取暖的器具。
2.形容狹窄而悶熱的地方。如:「這房間西曬,好像火籠一樣,熱得不得了。」
《國語辭典》:艾火  拼音:ài huǒ
艾葉所燃的火??删陌俨?。
分類:艾葉百病
《漢語大詞典》:著火
冒火;失火。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向來炯炯有神的 周公 的眼光仿佛要著火了,他向著我詰問了一句:那嗎怎么辦呢?”如:房子著火了。
分類:著火失火
《漢語大詞典》:戒火
(1).慎于用火。 晉 成公綏 《戒火文》:“余家遭火,屋宇焚盡,器用廓然,乃造于四鄰,以為《戒火文》曰:‘經(jīng)籍為灰,篇章為炭?!?br />(2).草名。即景天。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於屋上?!眳㈤?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九·景天
《駢字類編》:火沸
靈樞: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yáng)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fā)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國語辭典》:火房  拼音:huǒ fáng
1.廚房。如:「客人太多,他在火房里忙得不可開交。」《金瓶梅詞話》第七八回:「宋御史喚至后廳,火房內(nèi)賞茶吃。等寫了回帖,裝于套內(nèi)封了,又賞了春鴻三錢銀子。」
2.指專司炊事的人。如:「客人到齊了,快催火房上菜!」
3.暖室。如:「外面好冷,快進(jìn)火房來取暖!」
4.舊稱收容乞丐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