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36,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秋火
乞火人
實火
身火
鍊火
郎火
漏火
龍蛇火
靈火
跨火
陸火
虛火
香火院
煬火
玩火
《漢語大詞典》:秋火
(1).秋季的大火星。 唐 柳宗元 《渾鴻臚宅聞歌效白紵》詩:“下沉秋火激太清,天空地迥凝日晶。”
(2).秋天的螢火。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和墓志銘》:“草銜秋火,樹抱秋霜。” 倪璠 注引《月令》:“腐草化為螢火。”
《漢語大詞典》:乞火人
指推薦賢士的人。 唐 杜牧 《寄崔鈞》詩:“白慚埽門士,誰為乞火人?”參見“ 乞火 ”。
《國語辭典》:乞火  拼音:qǐ huǒ
1.借取火種?!痘茨献?。覽冥》:「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晚泊詩:「鄰舫有時來乞火,叢祠無處不祈風?!?br />2.漢代蒯通以里婦為洗刷鄰婦偷肉的冤屈,往鄰家借火驅(qū)逐為肉相爭的狗群的故事,向曹相國推薦梁石君、東郭先生。見《漢書。卷四五。蒯通傳》。后以喻向人說情或推薦。唐。杜牧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div>
《國語辭典》:實火(實火)  拼音:shí huǒ
中醫(yī)上指邪熱盛引起肝、膽、胃腸的實證或熱證。有高熱、口乾渴、煩躁、頭痛、口苦、便秘、尿黃赤、舌苔厚黃、脈象有力等現(xiàn)象。
《漢語大詞典》:身火
佛教語。指人欲。 南朝 梁簡文帝 《謝敕為建涅槃懺啟》:“慧雨微垂,即滅身火;梵風纔起,私得清涼?!?/div>
《漢語大詞典》:鍊火
用煉炭燒的火。 宋 范成大 《題張氏新亭》詩:“煩將煉火炊香飯,更引長泉煮鬪茶?!?/div>
《漢語大詞典》:郎火
古代 僚 族部落對酋長或有權(quán)力者的稱呼。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蠻:“﹝ 獠 ﹞在 右江 溪洞 之外,俗謂之 山獠 ……無年甲姓名,一村中惟有事力者曰郎火,餘但稱火?!?/div>
《漢語大詞典》:漏火
失火。《東周列國志》第二五回:“忽有人報:‘城中火起!’ 獻公 曰:‘此必民間漏火,不久撲滅耳?!?/div>
分類:失火
《漢語大詞典》:龍蛇火(龍蛇火)
指寒食節(jié)灶火。舊時為悼念 春秋 晉 介子推 于寒食禁火。 唐 王昌齡 《寒食即事》詩:“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參見“ 龍蛇歌 ”。
《漢語大詞典》:龍蛇歌(龍蛇歌)
古歌名。 春秋 時, 晉 介子推 從者有感于 介子推 從亡有功不見賞而作。一說為 介 自己所作。又名《士失志操》。其歌辭為:“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币?span id="c9r6wnu" class="book">《史記·晉世家》。 清 沈廷文 《廣事同纂》:“題壁作龍蛇歌。人知有 晉文 之 介之推 ,而不知 晉文 之 舟之僑 。”
《漢語大詞典》:靈火(靈火)
指煉丹之火。 宋 蘇轍 《神水館寄子瞻兄》詩之一:“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分類:煉丹
《漢語大詞典》:跨火
(1).跨過火堆。為一種民俗。北史·倭傳:“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悅者即為婚。婦入夫家,必先跨火,乃與夫相見?!?br />(2).蹲坐在火旁取暖。 宋 陸游 《閑步至鞠場值小雪》詩:“歸來跨火西窗下,獨數(shù)城樓長短更?!?/div>
《韻府拾遺 哿韻》:陸火(陸火)
潘尼火賦:及至焚野燎原,陸火赫羲。
《國語辭典》:虛火(虛火)  拼音:xū huǒ
1.中醫(yī)指真陰虧損引起的熱性病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只消兩三劑,使其腎氣常和,虛火不致妄動,這病就退了?!?br />2.憑藉他人的權(quán)勢。如:「他一向依恃著岳父的虛火,送往迎來,培養(yǎng)勢力?!?/div>
《國語辭典》:香火院  拼音:xiāng huǒ yuàn
私人出資建造的寺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俺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埂度龂萘x》第二七回:「原來那鎮(zhèn)國寺乃漢明帝御前香火院,本寺有僧三十馀人。」
《漢語大詞典》:煬火(煬火)
烈火。法書要錄卷七引 唐 張懷瓘 《書斷上》:“觀其騰煙煬火,則迴祿喪精?!?/div>
分類:烈火
《國語辭典》:玩火  拼音:wán huǒ
1.因好玩的心理而點火,或拿著燃燒的東西玩耍。如:「這起火警系由小孩玩火不慎引發(fā)的?!?br />2.比喻從事不好且具風險的事情。如:「他的行為無異是在玩火,最后一定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