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照舊(照舊)  拼音:zhào jiù
與原來一樣,沒有改變?!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八:「怎么不照舊先在俺家的墳上,等爹媽來,上過了再去?」《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明日一個客不添,一個客不減,還是我們照舊六個人?!?/div>
分類:照舊原來
《國語辭典》:依舊(依舊)  拼音:yī jiù
照舊。宋。歐陽修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讣偃缥乙x書,依舊可以帶幾本去讀?!?/div>
分類:依舊照舊
《漢語大詞典》:依前
照舊;仍舊。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則科茹不長,更須依法燒之,則依前茂矣?!?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不能別立規(guī)模,依前還請攻討。” 宋 張先 《南鄉(xiāng)子·中秋不見月》詞:“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露冷依前獨掩門?!?span id="sbx7d2v"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轉又上樓去,依前倒在牀上。”
分類:照舊仍舊
《國語辭典》:依原  拼音:yī yuán
依舊、照舊。《水滸傳》第六回:「既有了包裹,依原背了?!埂缎咽篮阊?。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我指望回家,央人求告收留,依原父子相聚,誰想已不在了!」也作「依元」、「依然原」。
《漢語大詞典》:比類(比類)
整理,按類排比。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禮教:“然終不免為策括者,以其無心得而但知比類以求備也?!?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禮教:“禮家講求於纂輯比類,大抵於五典六儀之原多未詳析,總緣誤識以儀為禮耳。” 章炳麟 《〈新方言〉序》:“斯 戴君 轉語之所以貴,因以比類,慮得六例?!?謝覺哉 《不惑集·整理材料》:“‘比類’,拿現(xiàn)在話講,是‘調查研究’,是‘整理材料’?!?br />(1).仿效;效法。禮記·樂記:“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孔穎達 疏:“比謂比擬善類,以成己身之美行?!?span id="qwl8tkx"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其后 伯禹 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羣生?!?韋昭 注:“類,亦象也?!?br />(2).比照舊例。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大小,視長短,皆中度。五者備當,上帝其饗?!?孔穎達 疏:“已行故事曰比,品物相隨曰類?!?span id="pvmezvm" class="book">《漢書·文帝紀》:“它不在此令中者,皆以此令比類從事?!?span id="engawpe" class="book">《后漢書·范升傳》:“《京氏》既立,《費氏》怨望,《左氏春秋》復以比類,亦希置立?!?br />(3).比方,比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及 三閭 《橘頌》,情采芬芳,比類寓意,又覃及細物矣?!?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三章》詩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牽比類,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明 王世貞 《〈何大復先生集〉序》:“其緣情即象,觸物比類,靡所不遂?!?br />(4).比擬;比較。 唐 方干 《送道人歸舊巖》詩:“若把古今相比類,姓 丁 仙鶴亦如斯?!?宋 王禹偁 《上太保侍中書》:“某因詣上閤,陳所見十事……其五事言內修其德,且引 漢文帝 時事跡以為比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年》:“定估比類當今時價,加賤減貴,酌取其中,總計合稅之錢,折為布帛之數(shù)。”
(5).相類,相似。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繭有絲而繭非絲也,卵有雛而卵非雛也。比類率然,有何疑焉?” 晉 干寶 《〈搜神記〉序》:“ 衛(wèi)朔 失國,二《傳》互其所聞; 呂望 事 周 , 子長 存其兩説。若此比類,往往有焉?!?/div>
《國語辭典》:沿襲(沿襲)  拼音:yán xí
依循舊法?!蛾悤?。卷三三。儒林傳。沈文阿傳》:「若此數(shù)事,未聞于古,后相沿襲,至梁行之?!固?。韓愈讀儀禮〉:「沿襲不同,復之無由?!?/div>
《漢語大詞典》:復故(復故)
恢復照舊。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詔饗會勿設戲作樂,減逐疫侲子之半,悉罷象橐駝之屬,豐年復故?!?/div>
分類:恢復照舊
《漢語大詞典》:依先
依舊,照舊。《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你如今依先做這道路,習爺?shù)纳?,賣些胭脂、絨綫?!?span id="hke222m"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夜間打扮著平常人來,演習到天明,依先回廟里去?!?/div>
分類:依舊照舊
《漢語大詞典》:遵舊(遵舊)
依照舊法。《漢書·谷永傳》:“陛下即位,委任遵舊,未有過政?!?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梁書·敬帝紀》:“并繕廟堂,供備祀典,四時薦秩,一皆遵舊?!?/div>
《漢語大詞典》:仍舊貫(仍舊貫)
依照舊例辦事。《論語·先進》:“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兇年不備,豐年補敗,仍舊貫而不改作?!?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高宗紀》:“宜仍舊貫,何必改作也?!?/div>
《國語辭典》:照樣(照樣)  拼音:zhào yàng
1.依照某種樣式或命令。《紅樓夢》第四五回:「寶釵等選了一回,各色東西可用的只有一半,將那一半又開了單子,與鳳姐去照樣置買,不必細說?!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改鞘卓h本是個能員,那有不遵辦的?連忙照樣添了些,又送了鄧門上重重的一分禮,才沒有別的話說。」
2.還是、依舊。如:「出獄以后,他照樣在黑道混,全無悔意。」
《漢語大詞典》:循套
依照舊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敘略節(jié):“法官不肯盡心詳核,主筆者又循套塞責,殊非肅國法、重民命之義。”
《國語辭典》:一仍舊貫(一仍舊貫)  拼音:yī réng jiù guàn
語本《論語。先進》:「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弧雇耆凑张f例行事?!稌x書。卷八四。殷仲堪傳》:「謂今正可更加梁州文武五百,合前為一千五百,自此以外,一仍舊貫?!?/div>
《國語辭典》:一依舊式(一依舊式)  拼音:yī yī jiù shì
一切按照舊規(guī)或格式?!端鍟?。卷一。高祖紀上》:「隋國置丞相已下,一依舊式。」
《國語辭典》:奉行故事  拼音:fèng xíng gù shì
照例行事?!稘h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魏相》:「相明《易經(jīng)》,有師法,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后亦指敷衍了事?!督鹗?。卷一一四。列傳。白華》:「二相還陜,量以軍馬出冷水谷,奉行故事而已。十二月,河中府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