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3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
佛典
1
分類詞匯
蒸陶
淘融
薰陶
零煙
漸濡
游習(xí)
漸澤
熏漬
寖?nèi)?/a>
熏裛
漸導(dǎo)
《漢語大詞典》:
蒸陶
猶熏染;熏陶。 宋 朱彧
《
萍洲可談
》
卷二:“ 劉 葬纔十?dāng)?shù)年,不知?dú)饷}蒸陶如此之速?!?清
黃景仁
《贈程生人中》
詩:“抗顏已彌載,無術(shù)相蒸陶。”
分類:
熏染
熏陶
《漢語大詞典》:
淘融
猶熏陶;熏染。
《劫馀灰》
第九回:“那一班丫頭僕婦,都是受過淘融的,莫不帶著幾分驕蹇之氣,誰去理會他!” 歐陽予倩
《潑婦》
:“不過一個人在學(xué)堂里念書的時候,沒有受過社會的淘融,心志十分純潔?!?/div>
分類:
熏陶
熏染
《國語辭典》:
薰陶
拼音:
xūn táo
被一種思想、品行、習(xí)慣等所濡染而漸趨同化?!端问?。卷四二七。道學(xué)列傳一。程頤》:「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薰陶成性?!?/div>
分類:
薰陶
熏染
陶冶
因?yàn)?/a>
經(jīng)常
人物
環(huán)境
相接
接觸
《漢語大詞典》:
零煙
指被烽火熏染后的殘跡。 清
鄭燮
《念奴嬌·金陵懷古》
詞:“老蔓藏蛇,幽花濺血,壞堞零煙碧?!?/div>
分類:
烽火
熏染
染后
《漢語大詞典》:
漸濡(漸濡)
浸染,熏染。 明
唐順之
《福建鄉(xiāng)試錄后序》
:“今天子又方懋德建中,以仁義禮樂鼓鑄區(qū)宇,漸濡煦沫冒於海隅,是其人文之化欎於古而盛於今。”
分類:
浸染
熏染
《漢語大詞典》:
游習(xí)(遊習(xí))
(1).交往親近。 唐
元稹
《論教本書》
:“洎我 太宗文皇帝 之在藩邸,以至於為太子也,選知道德者十八人與之游習(xí)?!?br />(2).由熏染養(yǎng)成的習(xí)性。
《
新唐書·元稹傳
》
:“及為君也,血?dú)饧榷?,游?xí)既成,雖有放心,不能奪已成之性。”
交游研習(xí)。 唐
元稹
《論教本書》
:“洎我 太宗文皇帝 之在藩邸,以至於為太子也,選知道德者十八人與之游習(xí)?!?/div>
分類:
交游
研習(xí)
交往
熏染
親近
養(yǎng)成
習(xí)性
《漢語大詞典》:
漸澤(漸澤)
(1).低濕之地。
《
管子·山國軌
》
:“有汜下漸澤之壤,有水潦魚鱉之壤?!?span id="sfhmdid" class="book">《
六韜·戰(zhàn)車
》:“圯下漸澤黑土黏埴者,車之勞地也?!?br />(2).潤澤,熏染。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古之人為一鄉(xiāng)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div>
分類:
低濕
潤澤
熏染
《漢語大詞典》:
熏漬(熏漬)
熏染浸漬。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xùn)·慕賢
》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押,熏漬陶染……潛移默化,自然似之?!?/div>
分類:
熏染
浸漬
《漢語大詞典》:
寖?nèi)?/div>
相互影響;熏染,熏陶。
《
舊唐書·錢徽傳
》
:“尚念因而化之,亦冀去其尤者。而宰臣懼其寖?nèi)?,未克澄清?!?宋
王禹偁
《賀南郊大赦表》
:“文物聲明,損益乎 三代 ;道德仁義,寖?nèi)竞跞f民?!?/div>
分類:
相互
影響
熏染
熏陶
《漢語大詞典》:
熏裛
用香氣熏染。 唐
吳融
《薛舍人見徵恩賜香并二十八字同寄》
詩:“往歲知君侍 武皇 ,今來何用紫羅囊;都緣有意重熏裛,更灑 江 毫上玉堂?!?/div>
分類:
香氣
熏染
《漢語大詞典》:
漸導(dǎo)(漸導(dǎo))
熏染引導(dǎo)。
《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知以高世之才,處宰輔之任,漸導(dǎo)之功,勤亦至矣?!?/div>
分類:
熏染
引導(dǎo)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