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澶淵人,徙臨川,字濟父。孝宗淳熙二年進士。師事陸九淵。歷徽州教授、知華容縣、通判陽州。改知荊門軍,蠲削浮征。除廣東提舉,遷運判,奏陳利民五事,皆見施行。乞祠致仕。居官以廉正見稱。
幸樵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一八
幸樵,字山父,開禧初為云安軍幕僚。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高孝璹,字純父,蒲江(今屬四川)人。魏了翁表叔,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曾游杭之西湖、金陵之鐘山。事見《鶴山集》卷六五《跋先表叔留題鐘山西湖二詩后》。
周師銳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二一一
周師銳,字儀父,婺州東陽(今浙江東陽)人。貫穿六經(jīng)、《論》、《孟》,初舉進士不利,乃就右科,為嘉定元年武舉進士第一人。官至閤門舍人、知封州,卒。見《宋元學案補遺》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衡甫,一字行父,號環(huán)山。嘗從朱熹、呂祖謙學。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為通州教授,改海陵丞。時有旨審察,因恥于干進,杜門不出六年。寧宗嘉定初始赴調,差戶部架閣,除國子錄。歷國子博士、秘書郎、著作佐郎兼權兵部郎中,官終著作郎。
全宋詩
許文蔚,字衡甫,一字行父,休寧(今屬安徽)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始赴調。五年,為戶部架閣,累遷國子博士。七年,除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卒于官。事見《洺水集》卷一○《許郎中墓志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九。
全宋文·卷六七○六
許文蔚,字衡甫,亦曰行父,號環(huán)山,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幼貧苦學,嘗從朱熹、呂祖謙游,紹熙元年第進士。嘉定元年始赴調,五年差戶部架閣,除國子錄。任國子博士,逾年遷太學博士,除秘書郎。七年除著作佐郎兼權兵部郎官,八年除秘書丞。終著作郎。見《新安文獻志》卷七○《許著作文蔚墓志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七,《宋元學案補遺》卷七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8—123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華父,號鶴山。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累知嘉定府。史彌遠入相,了翁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歷知漢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為兵部郎中,至權工部侍郎。遭誣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復職,擢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筑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后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謚文靖。有《鶴山集》、《九經(jīng)要義》、《師友雅言》等。
全宋詩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為國子正,次年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一二○五),召試學士院,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改秘書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彌遠當國,力辭召命。丁父憂,筑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點刑獄,歷知遂寧、瀘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異論、朋邪謗國黜靖州居住。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遺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傳世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見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吳淵序、清繆荃孫《魏文靖公年譜》,《宋史》卷四三七有傳?!∥毫宋淘?,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開慶元年刻本為底本(此本有殘缺,據(jù)目錄,卷首即奪《游古白鶴山》、《和薛秘書紱聞鴉韻》、《和虞永康剛簡滄江鶴再誕雛》三詩,但實為傳世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吳鳳高翀刻本(簡稱吳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魏了翁(1178-1237) 字華甫。蒲江(今屬四川)人。曾筑室白鶴山下。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鶴山詞》。
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召為國子正,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召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以親老乞外,乃知嘉定府。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舉,遷轉運判官。十年,知瀘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對,進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太常少卿、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即位,遷起居郎。會論濟王事忤時相,為言者所劾,詔降三官,靖州居住。紹定中復職奉祠,進寶章閣待制、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還朝,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六月之間,論奏二十馀上,皆當時急務。忌者合謀擠之,乃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未幾兼江淮督府,改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撫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詔贈太師,謚文靖,累贈秦國公。了翁窮經(jīng)博古,學術自成一家。著述甚豐,今存者有《周易要義》、《尚書要義》、《毛詩要義》、《古今考》、《經(jīng)外雜抄》、《鶴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跡見《宋史》卷四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易名恭,字愿父。宋甡子。承家學。寧宗嘉定四年進士。累官通判楚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俊甫,一字倩父。寧宗嘉定四年進士。制置使趙方嘗委經(jīng)理三關形勝,措置有方。好學敏識,家聚書萬卷,學者稱南堂先生。有《南堂稿》。
全宋詩
鄒斌,字?。ㄒ蛔麟h)甫,學者稱南堂先生,臨川(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授德安司戶。奉委經(jīng)理三關,秩滿致仕。有《南堂稿》,已佚。事見《宋元學案》卷七七。
魏文翁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1—1231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嘉父。魏了翁從弟。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歷知上津、新繁二縣,通判成都,所至有政聲。官終知敘州。不喜陸九淵之學,曾控于提學,請有司勿以此取士。學者稱果齋先生。有《讀書日記》、《中庸大學講義》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2—1268 【介紹】: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宏父,號宏齋。包揚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歷知臺州、建寧、隆興、平江等府,所至破豪猾,去奸利,政聲赫然。累遷刑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后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謚文肅。有《敝帚稿略》。
全宋詩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號宏齋,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調金溪簿。歷光澤簿,建寧府學教授,沿江制置司干官,通判臺州、臨安府,知臺州,提點福建刑獄兼知建寧府,廣東轉運判官,提點浙西刑獄,知隆興府兼江西轉運使,湖南轉運使。理宗景定初,拜大理卿,遷中書舍人。四年(一二六三),出知平江府兼發(fā)運使。度宗即位,召為刑部尚書。咸淳二年(一二六六)進簽書樞密院事。三年致仕。四年卒,年八十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敝帚稿略》八卷。事見《桐江集》卷三《讀包宏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傳?!“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
全宋文·卷七三二八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揚子。嘉定十三年舉進士,歷仕州縣,為諸路監(jiān)司。景定初拜大理卿、樞密都承旨,權禮部侍郎,尋為中書舍人,權刑部侍郎,出知平江、紹興府。度宗即位,召為刑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咸淳四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肅。著有《敝帚稿略》。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宋元學案補遺》卷七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貴謙,字益文,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主管建寧府武夷山?jīng)_佑觀。后知太平州。與釋師觀有交,曾為其撰《祭文》《塔銘》《語錄序》等。事見《月林師觀禪師語錄》。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一
陳貴謙,字益父,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貴誼兄。嘉泰二年中博學宏詞科,賜同進士出身。嘉定二年除秘書省正字,累遷秘書省著作郎,知安寧府。遷禮部郎中,終廣東提刑。見《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五。
趙希遠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九
趙希遠,字安父,宗室。開禧二年為奉議郎、添差通判平江軍。嘉定初知徽州,九年任司農(nóng)少卿。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四四之一七,《宋史》卷二一七《宗室世系表》三,弘治《徽州府志》卷四,民國《江蘇通志稿·金石》一四《軍府牒府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4—1252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后徙慶元鄞縣,字謙父。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博學耿介,善議論。為安吉縣丞,累遷國子正、將作監(jiān)主簿。以不附丞相史嵩云,出通判婺州。遷吏部郎中,兼崇政殿說書,參與修《四朝國史》,為《輿服志》六卷。官至直秘閣,知溫州。
全宋詩
王撝(一一八四~一二五二),字謙父,鄞(今浙江寧波)人。應麟父。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為安吉丞。攝知長興、新城縣,通判婺州。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除提舉編修國朝會要,預修四朝史。后知溫州。十二年卒,年六十九(《宋元學案》卷七三)。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延祐四明志》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225 【介紹】: 宋臨安府錢塘人,祖籍河中,字遙父,號欽山。自曾祖馬賁始,世以畫名。光、寧、理宗三朝歷任畫院待詔。工畫山水、樓閣、人物、花鳥。所繪多殘山剩水,取“一角”、“半邊”之景,以小見大,表現(xiàn)江天空闊之趣,人稱“馬一角”。與李唐、劉松年、夏圭合稱“南宋畫院四大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6—1249 【介紹】: 宋建寧建陽人,字惠父。寧宗嘉定十年進士。為信豐縣主簿。參與鎮(zhèn)壓南安峒民及福建農(nóng)民起義,平定汀州兵變。歷任廣東、江西、湖南提刑,多有能政。先后入?yún)⑽毫宋?、陳韡幕,頗多建樹。理宗淳祐八年,為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知廣州,卒于任。曾總結宋及前代法醫(yī)經(jīng)驗,著成《洗冤集錄》。
全宋文·卷七四七○
宋慈(一一八六——一二四九),字惠父,號自牧,建寧府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師事朱熹弟子吳雉及真德秀。嘉定十年中進士,補贛州信豐主簿。辟江西制司準備差遣,知長汀,通判邵武軍,知常州、贛州,提點廣東、江西、湖南刑獄。淳祐八年進直煥章閣、知廣州、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次年卒于任,年六十四,贈朝議大夫。有《洗冤集錄》(存)。見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九《宋經(jīng)略墓志銘》,《宋史翼》卷二二,李曾伯《可齋雜稿》卷一六《辭免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奏》,《南宋制撫年表》卷下,道光《廣東通志》卷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