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板權(板權)
即版權。也稱著作權。通常指個人或法人對其文學、科學和藝術等作品的某些獨占權利。這些權利,非經本人許可或轉讓,或法律許可,他人不得行使。 魯迅 《書信集·致孫用》:“印成后向例取板權稅(幾成我不知道),但仍須作者常常作信索取。”
《國語辭典》:盜?。ūI?。 ?span id="qwbbeov" class='label'>拼音:dào yìn
1.竊取印章。
2.未經版權所有者同意,私自轉印他人著作的行為。如:「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盜印書刊?!?/div>
《國語辭典》:盜錄(盜錄)  拼音:dào lù
以非法方式,錄制具有版權的錄音帶或錄影帶等出版品。如:「不肖的廠商,以盜錄的方式,謀取高額的利潤?!?/div>
《國語辭典》:著作權法(著作權法)  拼音:zhù zuò quán fǎ
為保障著作人之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fā)展而制定之法律。條文內容系涉著作權、制版權、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與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權利侵害之救濟、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事由與罰則等。
《國語辭典》:版權所有(版權所有)  拼音:bǎn quán suǒ yǒu
未經版權持有者的同意,不得翻印改編(某書的全部或部分)成任何體裁的說明。
《國語辭典》:不準翻印  拼音:bù zhǔn fān yìn
不準別人翻印有版權的著作。《文明小史》第一七回:「這部書的版權一直就歸我們,別家是不準翻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