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2分類詞匯 5
《國語辭典》:物色  拼音:wù sè
1.動物的毛色。《禮記。月令》:「瞻肥瘠,察物色?!?br />2.形貌、外觀輪廓?!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埂缎绿茣>硪痪哦?。忠義傳中。顏杲卿傳》:「嘗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記物色,凡千人,無所差?!?br />3.景物、景色?!段倪x。顏延之。秋胡詩》:「日暮行采歸,物色桑榆時?!鼓铣?。鮑照秋日示休上人〉詩:「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榮。」
4.各種物品?!杜f五代史。卷一一○。周書。太祖本紀一》:「舊來所進羨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罷?!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緊文書物色,你敢亂動么?」
5.尋找、訪求。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二出:「我想遍國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塵埃之內(nèi)乎?」《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弟為兄物色,得一佳偶?!?/div>
《分類字錦》:詩家物色(詩家物色)
雍陶 詠雙白鷺詩 林塘得爾須增價,況是詩家物色宜。
分類:鷗鷺
《國語辭典》:張羅(張羅)  拼音:zhāng luó
張網(wǎng)以捕鳥。《戰(zhàn)國策。東周策》:「譬之如張羅者,張于無鳥之所,則終日無所得矣?!?/div>
《國語辭典》:張羅(張羅)  拼音:zhāng luo
1.招待?!都t樓夢》第一四回:「尤氏猶臥于內(nèi)室,一應(yīng)張羅款待,獨是鳳姐一人周全承應(yīng)。」
2.籌備、安排。《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他們爺們五哇,洗洗汕汕,縫縫連連,都得我,我一個人兒,張羅得過來嗎?」《花月痕》第一二回:「三十兩盡彀開消。老爺要明日,我就回去趕緊張羅,不然,怕誤事呢。」
《國語辭典》:門可羅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漢朝翟公官居廷尉時賓客盈門,失官后門前冷落,可張網(wǎng)捕雀。見《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后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從擁有權(quán)勢到離開政治中心后門庭冷落、賓客稀少的景況。也作「門可羅爵」、「門可張羅」、「門前雀羅」。
《漢語大詞典》:物識(物識)
猶物色。訪求結(jié)識。 孫中山 《建國方略·有志竟成》:“當予肄業(yè)於 廣州 博濟醫(yī)學校也,於同學中物識有 鄭士良 號 弼臣 者,其為人豪俠尚義,廣交游,所結(jié)納皆江湖之士,同學中無有類之者?!?/div>
《國語辭典》:文物  拼音:wén wù
1.禮樂典章?!蹲髠??;腹辍罚骸肝奈镆约o之,聲明以發(fā)之?!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章表》:「詩云『為章于天』,謂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2.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具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種藝術(shù)品等。
《國語辭典》:對象(對象)  拼音:duì xiàng
1.泛指人類一切活動所指向的人或事物。如:「研究對象」。
2.戀愛的另一半。如:「他最近找到了好對象?!?/div>
《國語辭典》:彩色正片  拼音:cǎi sè zhèng piàn
拍攝出來的影像與實物色調(diào)相同的底片,如幻燈片即使用彩色正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