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豬蹄(豬蹄)
齊民要術:作豬蹄酸羹一斛法。豬蹄三具,煮令爛,擘去大骨,乃下蔥頭?汁苦酒鹽口調(diào)其味。舊法用餳六斤,今除也。幽怪錄:郭元振不第,自晉之汾,夜行陰晦失道,有宅門,院宇甚峻。入廟廊下及堂上,燈燭熒煌,若嫁女之家,而悄無人。俄聞堂上東閤有女子哭聲。公問曰:堂中泣者,人邪?鬼邪?曰:妾此鄉(xiāng)之祠,有烏將軍者,每歲必擇處女之美者而嫁焉。妾父利鄉(xiāng)人之五百緡,潛以應選。公大憤曰:吾必力救之。未幾,火光照耀,車馬駢闐。將軍漸下,戈劍弓矢翼以入。公使仆前曰:郭秀才。將軍者喜而延坐,與對食,言笑極歡。公起取鹿臘并小刀,因削之,置一小器,令自取之。將軍不疑其他。公乃投其脯,捉其腕而斷之。將軍失聲而走,導從之吏,一時驚散。天方曙,開視其手,豬蹄也。
分類:豬蹄
《國語辭典》:爪尖兒(爪尖兒)  拼音:zhǎo jiān ér
指供食用的豬蹄。
《漢語大詞典》:豚蹄
亦作“ 豚蹏 ”。 豬蹄子。史記·滑稽列傳:“ 髡 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 元 劉塤 隱居通議·古賦一:“謹無豚蹏壺酒,有穰穰滿家之祈?!?明 夏完淳 《獄中上母書》:“有一日中興再造,則廟食千秋,豈止麥飯豚蹄,不為餒鬼而已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 青梅 偶致其家,見生據(jù)石啖糠粥;入室與生母絮語,見案上具豚蹄焉?!?/div>
分類:豬蹄蹄子
《國語辭典》:豚蹄穰田  拼音:tún tí ráng tián
戰(zhàn)國時齊國弄臣淳于髡,以田間祈禱者持一只豬蹄和一盂酒卻祈求眾多收成,來譏諷齊王想以薄禮向趙國借重兵的舉動。典出《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后比喻希圖以少許東西求取大量收益。
《國語辭典》:豬腳面線(豬腳面線)  拼音:zhū jiǎo miàn xiàn
豬蹄膀與面線和煮成的面。民間習俗以吃豬腳面線可以長壽及去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