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詞典
2
分類詞匯
10
分類詞匯
龍圖
摹印
璽封
負(fù)璽
信璽
印譜
謚寶
古璽
白玉璽
蜜璽
《國語辭典》:
龍圖(龍圖)
拼音:
lóng tú
1.?河?圖。?相傳龍馬從黃河中背負(fù)而出的圖?。《宋書。卷二七。符瑞志上》:「??燧人氏沒,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
2.宋代龍圖閣直學(xué)士的簡稱。如范仲淹進(jìn)龍圖閣直學(xué)士,羌人呼為「龍圖老子」、包拯以龍圖閣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為官剛毅正直,后世稱為「包龍圖」。
分類:
龍圖
河圖
君權(quán)
雄圖
璽印
龍圖閣
包拯
學(xué)士
直學(xué)士
帝王
《國語辭典》:
河圖(河圖)
拼音:
hé tú
相傳伏羲氏見龍馬負(fù)圖出于河,遂據(jù)其文,以畫八卦,稱為「河圖」。見《書經(jīng)。顧命》漢。孔安國。傳。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我闡河圖,陳洛范,秉臺衡?!褂忠蚝訄D字呈綠色,故也稱為「綠圖」。
分類:
河圖
儒家
來源
《國語辭典》:
摹印
拼音:
mó yìn
秦書八體之一。用于璽印,其字形系根據(jù)印面篇幅之大小,文字之多寡,將小篆規(guī)摹變化而成。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div>
分類:
摹印
印刷
依樣
摹拓
描摹
雕刻
刻印
八體
印章
小篆
本用
璽印
《漢語大詞典》:
璽封(璽封)
蓋上璽印的文書封口。 晉
王嘉
《
拾遺記·前漢上
》
:“ 元封 元年, 浮忻國 貢蘭金之泥……常以此泥封諸函匣及諸宮門,鬼魅不敢干。當(dāng) 漢 世,上將出征,及使絶國,多以此泥為璽封?!?/div>
分類:
璽印
文書
書封
封口
《漢語大詞典》:
負(fù)璽(負(fù)璽)
(1).背負(fù)璽印。謂隨侍皇帝左右。
《
晉書·職官志
》
:“大駕出,則次直侍中護(hù)駕,正直侍中負(fù)璽陪乘,不帶劍,餘皆騎從?!?span id="2fza6po" class="book">《
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六年
》:“﹝帝﹞遂帥 南陽王 寶炬 、 清河王 亶 、 廣陽王 湛 以五千騎宿於 瀍 西, 南陽王 別舍沙門 惠臻 負(fù)璽持千牛刀以從?!?br />(2).指近侍官。 唐
李嶠
《讓地官尚書表》
:“行膺負(fù)璽之任,遂服專車之寵?!?唐
崔致遠(yuǎn)
《謝落諸道監(jiān)鐵使加侍中兼實(shí)封狀》
:“許登負(fù)璽之班資,不替擁旄之寵寄。”
分類:
背負(fù)
近侍
璽印
侍官
隨侍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信璽(信璽)
古代皇帝璽印之一。
《漢書·霍光傳》
:“始至謁見,立為皇太子,常私買雞豚以食。受皇帝信璽、行璽大行前,就次發(fā)璽不封。”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漢 初有三璽,天子之璽自佩,行璽、信璽在符節(jié)臺?!?span id="ceklscp" class="book">《
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
》“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賢 注引 漢
蔡邕
《
獨(dú)斷
》
:“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div>
分類:
璽印
帝王
《國語辭典》:
印譜(印譜)
拼音:
yìn pǔ
匯集歷代古印及各家所刻印章而成的書。始于宋徽宗的宣和印譜。
分類:
輯集
璽印
篆刻
書籍
《漢語大詞典》:
謚寶(諡寶)
1.亦作"謚寶"。
2.放在古代帝王陵墓中,刻有帝王謚號的璽印。始于唐武則天時(shí)。已發(fā)現(xiàn)的帝王謚寶,有前蜀王建永陵謚寶、明神宗定陵謚寶等。
分類:
帝王
王陵
陵墓
刻有
謚號
璽印
《漢語大詞典》:
古璽
先 秦 印章的通稱。鉩,即璽。古鉩印面為當(dāng)時(shí)六國的篆書,風(fēng)格奇特多變,不易辨識,形式多樣。 秦 統(tǒng)一六國,皇帝所用稱“璽”,官、私所用均改稱“印”。材料多數(shù)是銅,間有銀和玉等。
分類:
印章
璽印
為當(dāng)
當(dāng)時(shí)
六國
篆書
《漢語大詞典》:
白玉璽(白玉璽)
白玉制的璽印。為帝王傳國之寶。
《
西京雜記
》
卷一:“ 漢 帝相傳以 秦王 子?jì)?所奉白玉璽?!眳㈤?明 陶宗儀
《
輟耕錄·傳國璽
》
。
分類:
白玉
玉制
璽印
帝王
傳國
《漢語大詞典》:
蜜璽(蜜璽)
古時(shí)為已死帝王用蜂蠟制成的璽印。為殉葬的明器。
《
宋書·禮志二
》
:“ 武帝 泰始 四年, 文明王皇后 崩,將合葬,開 崇陽陵 ,使太尉 司馬望 奉祭,進(jìn)皇帝蜜璽綬於便房神坐?!眳㈤?清 郝懿行
《晉宋書故·蜜章》
。
分類:
帝王
蜂蠟
璽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