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班馬香
 
屈宋艷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遷
 
班固
 
宋玉
 
屈原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
典故 
班馬業(yè)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遷
 
班固

參考典故
班氏業(yè)前書
 
良史遷


《晉書》卷八十二《陳壽等傳論》
丘明既沒,班馬迭興,奮鴻筆于西京,騁直詞于東觀。

例句

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綺園難貯林棲意,班馬須持筆削權(quán)。 黃滔 遇羅員外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揚(yáng)雄
 
班固

參考典故
班氏業(yè)前書
 
薦揚(yáng)雄


《昭明文選》卷六十南朝宋·王僧達(dá)《祭顏光祿文》
「義窮機(jī)彖,文蔽班楊?!固?#183;李善注:「班,班固;楊,揚(yáng)雄也?!?/span>

例句

班揚(yáng)名甚盛,嵇阮逸相須。 杜甫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jiān)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yáng)。 杜甫 壯游

班楊秉文史,對院自為鄰。 韋應(yīng)物 答史館張學(xué)士段柳庶子學(xué)士集賢院看花見寄兼呈柳學(xué)士

典故
班氏業(yè)前書
 
班氏業(yè)

相關(guān)人物
班固


《后漢書》卷四十上《班彪傳》附《班固傳》
固字孟堅(jiān)。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副胱?,歸鄉(xiāng)里。固以彪所續(xù)前史未詳,乃潛精研思,欲就其業(yè)。既而有人上書顯宗,告固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固系京兆獄,盡取其家書。先是扶風(fēng)人蘇朗偽言圖讖事,下獄死。固弟超恐固為郡所覈考,不能自明,乃馳詣闕上書,得召見,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書。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除蘭臺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jì)。遷為郎,典校秘書。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復(fù)使終成前所著書。固以為漢紹堯運(yùn),以建帝業(yè),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紀(jì),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xiàng)之列,太初以后,闕而不錄,故探撰前記,綴集所聞,以為漢書。起元高祖,終于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綜其行事,傍貫五經(jīng),上下洽通,為春秋考紀(jì)、表、志、傳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馀年,至建初中乃成。當(dāng)世甚重其書,學(xué)者莫不諷誦焉。

例句

韋門旌舊德,班氏業(yè)前書。 宋之問 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挽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班固


《漢書》卷一百上〈敘列傳上〉
賓戲主人曰:「蓋聞圣人有一定之論,列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時(shí)而獨(dú)章,是以圣哲之治,棲棲皇皇,孔席不曖,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務(wù),著作者前列之馀事耳。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帶冕之服,浮英華,湛道德,矕龍虎之文,舊矣。卒不能攄首尾,奮翼鱗,振拔洿涂,跨騰風(fēng)云,使見之者景駭,聞之者響震。徒樂枕經(jīng)籍書,紆體衡門,上無所蒂,下無所根。獨(dú)攄意乎宇宙之外,銳思于豪芒之內(nèi),潛神默記,恒以年歲。然而器不賈于當(dāng)已,用不效于一世,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于殿最。意者,且運(yùn)朝夕之策,定合會之計(jì),使存有顯號,亡有美謚,不亦優(yōu)乎?」

例句

分隨煙霞老,豈有風(fēng)云求。 李群玉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

漢朝卿相盡風(fēng)云,司馬題橋眾又聞。 汪遵 升仙橋

典故
下筆不休
 
傅武仲

相關(guān)人物
班固
 
傅毅


《昭明文選》卷五十二、三國魏·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例句

文輕傅武仲,酒逼蓋寬饒。 劉禹錫 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

學(xué)富贍清詞,下筆不能休。 岑參 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

典故
賦兩都

相關(guān)人物
漢和帝
 
班固


《后漢書》卷四十上《班彪傳》附《班固傳》
時(shí)京師脩起宮室,浚繕城隍,而關(guān)中耆老猶望朝廷西顧。固感前世相如、壽王、東方之徒,造搆文辭,終以諷勸,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

例句

始覺石楠詠,價(jià)傾賦兩都。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遷
 
班固


《南齊書》卷五十二《文學(xué)傳·崔慰祖?zhèn)鳌?/span>
與從弟緯書云:「常欲更注遷、固二史,采史、漢所漏二百馀事,在廚簏,可檢寫之,以存大意?!?/span>

典故
優(yōu)游慕陸

相關(guān)人物
班固
 
陸賈


《昭明文選》卷四十五東漢·班孟堅(jiān)(固)《答賓戲》
「近者陸子優(yōu)游,新語以興。」唐·李善注:「優(yōu)游,不仕也?!妒酚洝罚焊叩郯蓐戀Z為太中大夫,謂賈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我所以得之者何?陸生乃祖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號其書曰新語。』」

例句

優(yōu)游應(yīng)慕陸,止足定師張。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國語辭典》:班固  拼音:bān gù
人名。(西元32~92)字孟堅(jiān),漢班彪子,明帝時(shí)為郎,曾與傅毅典校秘書,后續(xù)其父彪所著《漢書》,積二十馀年乃成。為斷代史之祖。著有〈兩都賦〉、〈封燕然山銘〉等四十馀篇作品,傳于后世。
《高級漢語詞典》:班固《兩都》  拼音:bān gù 《 liǎng dū 》
班固作的《兩都賦》。班固,東漢的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兩都,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
《漢語大詞典》:燕然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nèi)的 杭愛山 。 東漢 永元 元年,車騎將軍 竇憲 領(lǐng)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記 漢 威德。見《后漢書·竇憲傳》。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序》:“遂踰 涿邪 ,跨 安侯 ,乘 燕然 ,躡 冒頓 之區(qū)落,焚 老上 之 龍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若 班固 燕然 之勒, 張昶 華陰 之碣,序亦盛矣?!?br />(2).泛指邊塞。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shí),常引用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比及十載,民知義方。然后簡將授奇,揚(yáng)旌 云 朔 ……銘功於 燕然 之阿,饗徒於 金微 之曲?!?唐 李嶠 《餞薛大夫護(hù)邊》詩:“佇見 燕然 上,抽毫頌武功。” 宋 范仲淹 《漁家傲·秋思》詞:“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 未勒歸無計(jì)。” 明 汪廷訥 《種玉記·閫命》:“桓桓大將操兵柄,管此去單于繫頸,馬到處 燕然 勒名?!?br />(3).指 漢 班固 所撰《封燕然山銘》。亦泛指歌頌邊功的詩文。 唐 竇鞏 《經(jīng)竇車騎故城》詩:“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圖書劍在泉。今日諸孫拜墳樹,愧無文字續(xù)《燕然》?!?br />(4).古地名。舊唐書·回紇傳:“﹝ 貞觀 中﹞以 多覽 為 燕然府 , 僕骨 為 金微府 ……於故 單于臺 置 燕然都護(hù)府 統(tǒng)之,以導(dǎo)賓貢?!眳㈤?span id="d5h5e5t"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四裔二四》。
《國語辭典》:兩都(兩都)  拼音:liǎng dū
漢代的西都長安與東都洛陽的合稱?!稑犯娂?。卷六三。雜曲歌辭三。南朝宋。鮑照。升天行二首之二》:「備聞十帝事,委曲兩都情?!?/div>
《國語辭典》:兩京(兩京)  拼音:liǎng jīng
1.兩個(gè)京師:(1)漢代指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2)唐代指長安和洛陽。(3)宋代指開封府和河南府。
2.西漢和東漢?!蛾悤?。卷三三。儒林傳。沈不害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三代,環(huán)林璧水,業(yè)盛于兩京?!?/div>
《漢語大詞典》:班生
(1).指 漢 班嗣 。以信奉 老莊 ,超脫人世著名。宋書·謝靈運(yùn)傳:“愧 班生 之夙悟,慚 尚子 之晚研?!痹ⅲ骸?班嗣 本不染世,故曰夙悟?!?br />(2).指 漢 班固 。 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誡子孫記》:“吾乃翦荊棘,驅(qū)狐貍,始立 班生 之宅,漸成 應(yīng)叟 之地?!?明 薛蕙 《雜詩》:“ 班生 嗣前烈, 馬融 遁遠(yuǎn)方。”參見“ 班生廬 ”。
(3).指 漢 班超 。其以投筆從戎,立功異域著稱。后為棄文就武之典。 唐 豆盧詵 《嶺南節(jié)度判官宗公神道碑》:“不安 顏?zhàn)?之貧,遂投 班生 之筆?!?元 楊載 《送王元禮歸平城》詩之二:“牧羊憐 馬援 ,投筆困 班生 ?!?清 孫枝蔚 《幼孫董兒讀書戲成一絕相嘲》:“ 班生 所投筆,三世手同操。”
《漢語大詞典》:班生廬(班生廬)
班固 《幽通賦》:“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焙笠蚍Q隱者之居為“班生廬”。 晉 陶潛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詩:“聊且憑化遷,終返 班生 廬。” 唐 丘丹 《奉酬重送歸山》詩:“猥蒙《招隱》作,豈媿 班生 廬?!币嘧鳌?班氏廬 ”。 唐 張九齡 《初發(fā)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林隔 王公 轝,云迷 班氏 廬?!?/div>
分類:隱者
《漢語大詞典》:遷固(遷固)
(1). 漢 司馬遷 和 班固 的并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張衡 司史而惑同 遷 固 , 元帝 王后 ,欲為立紀(jì),謬亦甚矣?!?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入掌 遷 固 筆,出參 枚 馬 詞?!?清 方苞 《萬季野墓表》:“昔 遷 固 才既杰出,又承父學(xué),故事信而言文?!?章炳麟 《信史上》:“不知緯乃以經(jīng)為記事,誠記事, 遷 固 優(yōu)為之,安用 玄圣 ?”
(2).指代 漢 司馬遷 所著之史記和 班固 所著之漢書。北史·李彪傳:“ 彪 與祕書令 高祐 始奏從 遷 固 體,創(chuàng)為紀(jì)、傳、表、志之目焉?!?元 趙復(fù) 《〈楊紫陽文集〉序》:“晚居 洛陽 ,著書數(shù)十萬言,沉浸《莊》《騷》,出入 遷 固 。”
《國語辭典》:屈艷班香(屈艷班香)  拼音:qū yàn bān xiāng
屈,屈原。班,班固。屈艷班香形容文辭華麗,兼具辭賦與史書二者風(fēng)格的長處。語本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
《國語辭典》:班香宋艷(班香宋豔)  拼音:bān xiāng sòng yàn
班,班固。宋,宋玉。班固、宋玉二人皆為中國有名的辭賦家,因其文辭華美,風(fēng)格富麗,故稱為「班香宋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div>
《國語辭典》:班馬(班馬)  拼音:bān mǎ
1.離群的馬?!蹲髠?。襄公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馬之聲,齊師其遁?!弧固?。李白 送友人詩:「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br />2.漢班固和司馬遷的合稱?!稌x書。卷八二。陳壽傳。史臣曰》:「丘明既沒,班馬迭興,奮鴻筆于西京;騁直詞于東觀。」也作「馬班」。
《國語辭典》:班揚(yáng)(班揚(yáng))  拼音:bān yáng
John Bunyan
人名。(西元1628~1688)英國小說家。幼年貧苦失學(xué),曾任浸信會牧師,從事布道工作。西元一六六○年,英國王政復(fù)辟之后,以叛離國教罪名,被捕下獄,歷時(shí)十二年。著有宗教寓言小說《天路歷程》,影響極大。也譯作「邦揚(yáng)」、「彭揚(yáng)」。
《國語辭典》:風(fēng)云(風(fēng)雲(yún))  拼音:fēng yún
1.語本《易經(jīng)。乾卦》:「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贡扔魍愂挛锵喔卸H遇得時(shí)。《文選。吳質(zhì)。答魏太子箋》:「臣幸得下愚之才,值風(fēng)云之會。」《文選。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風(fēng)云玄感,蔚為帝師?!?br />2.比喻變化莫測。唐。李白猛虎行〉:「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風(fēng)云世莫知。」
3.比喻高遠(yuǎn)接天。《文選。左思。吳都賦》:「徑路絕,風(fēng)云通?!埂段倪x。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南接衡巫,風(fēng)云之路千里?!?br />4.比喻高位。《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奮躍淵涂,跨騰風(fēng)云?!?br />5.比喻豪邁壯烈。如:「義烈風(fēng)云」、「叱吒風(fēng)云」。
6.風(fēng)與雨。比喻天氣。唐。杜甫〉詩:「瘴癘浮三蜀,風(fēng)云暗百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