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前586 【介紹】: 春秋時周國君。姬姓,名瑜。襄王孫。楚莊王伐陸渾戎至洛,陳兵周郊,使人問九鼎之輕重大小,有窺伺天下之意。王使王孫滿勞楚王,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對。楚兵乃去。在位二十一年。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潁川潁陰人,名采,字女荀。荀爽女。聰敏有才藝、年十九而夫陰瑜卒。爽逼嫁郭奕。既至奕家,偽為悅色,令具浴,書“尸還陰”于門上,自縊死。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下邳淮浦人,字漢瑜。舉孝廉,官沛相。少與袁術交游,術謀稱帝,以書招之,為所堅拒。全后漢文·卷六十一
圭,字漢瑜,球弟子。舉孝廉,除劇令,去官。舉茂才,遷濟北相,再遷沛相。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敦煌人,字子瑜。性篤學,州郡累召,不就。徙入山中,潛思著述。撰中興以后行事,為《皇德傳》,作《矯世論》以譏切當時。西河人敬稱為侯君。全后漢文·卷六十六
瑾,字子瑜,敦煌人?;傅蹠r,徵有道,復徵博士,皆不至。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生卒】:?—168 【介紹】: 東漢廣陵人,字季節(jié)。少好經(jīng)學,尤善圖讖、天文、歷算。桓帝延熹八年舉賢良方正,拜議郎。帝卒,竇武欲誅宦官,引瑜為侍中,共同謀劃,事敗被殺。全后漢文·卷六十六
瑜,字季節(jié),廣陵人。延熹末,舉賢良方正,拜議郎。靈帝初,為侍中,與竇武謀誅宦官,被誅。
人物簡介
【生卒】:?—190 【介紹】: 東漢汝南人,字德瑜。獻帝時為城門校尉。袁紹等起兵討董卓,瓊陰為內(nèi)主。卓欲徙都長安,瓊又固諫之,遂為卓所殺。
人物簡介
【生卒】:?—191 【介紹】: 東漢汝南吳房人,字德瑜。性剛毅,勇壯好義。獻帝時為越騎校尉,忿董卓兇毒,乃朝服懷佩刀,刺卓不中。為卓左右執(zhí)殺。
人物簡介
【生卒】:約165—212 【介紹】: 東漢末陳留尉氏人,字元瑜。少師從蔡邕。漢獻帝建安中,曹操以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好文學,尤善章表書記,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倉曹掾?qū)佟:笕溯嬘小度钤ぜ贰?/blockquote>全后漢文·卷九十三瑀字元瑜,陳留人。師事蔡邕。建安中,司空曹操以為軍謀祭酒,管記室,遷倉曹掾,有集五卷。
人物簡介
【生卒】:174—241 【介紹】: 三國吳瑯邪陽都人,字子瑜。諸葛亮兄。漢末避亂江東,孫權重之,擢長史。漢獻帝建安中使蜀,與弟亮公會相見,退無私面。從討關羽,封宣城侯,領南郡太守,駐公安。權稱帝,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全三國文·卷六十五
瑾字子瑜,又字敦仁,瑯邪陽都人。避亂江東,孫權以為長史,轉(zhuǎn)中司馬。后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領南郡太守。黃武初遷左將軍,封宛陵侯。權稱尊號,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
人物簡介
【生卒】:175—210 【介紹】: 三國吳廬江舒人,字公瑾。少與孫策為友,從策征伐,為建威中郎將,助策在江東建立孫氏政權。策死,與張昭共輔孫權,任前部大都督。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率軍與劉備合力破曹軍于赤壁,復乘勝進擊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擬取蜀,病卒。精音樂,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全后漢文·卷九十四
瑜,字公僅,廬江舒人,太尉景從孫。與孫策共定江東,還鎮(zhèn)丹陽,授建威中郎將,尋為中護將,領江夏太守,留鎮(zhèn)巴丘。以赤壁功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尋謀取蜀,道卒(。案:周瑜、荀彧為三國佐命元報。余初編入《三國文》,積疑久之。博訪通人,定歸漢末。漢運終于建安二十五年,瑜卒于十五六年,彧卒于十七年,魯肅卒于二十二年,關壯繆、呂蒙卒于二十四年,皆以卒年為斷。)
人物簡介
【生卒】:177—215 【介紹】: 三國吳吳郡富春人,字仲異。孫靜子。初為恭義校尉,綏撫兵眾,得其歡心。獻帝建安九年,領丹陽太守。十一年,與周瑜共討平麻、保二屯,遷奮威將軍,領郡如故。在郡,立學宮,使將吏子弟數(shù)百人受業(yè)。
人物簡介
【生卒】:?—250 【介紹】: 三國蜀蜀郡成都人,字伯瑜。少師從任安,精究其術。劉璋辟為從事。劉備入蜀,為議曹從事。與群臣援圖讖上書勸進。劉禪時,拜諫議大夫,遷左中郎將、大鴻臚、太常。為人靜默少言,不與世事。蔣琬、費祎等皆器重之。譙周嘗問瓊以天文之術。年八十余卒。著有《韓詩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