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46—987 【介紹】: 遼薊州玉田人。韓知古后裔。穆宗時,補天雄軍衙內都指揮使。改授檢校工部尚書,以廉稱。景宗即位,命選禁衛(wèi)。歷控鶴都指揮使,權涿州刺史。與宋兵戰(zhàn),中流矢卒。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廬州合肥人,字公瑜。第進士。以殿中丞通判益州,擢開封府推官。出提點兩浙刑獄,衢、潤二州饑,賑濟有善政。歷淮南轉運副使,京西、河東、河北轉運使,改江淮制置發(fā)運使。仁宗時累遷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未逾月卒。全宋文·卷三一七
鐘離瑾,字公瑜,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真宗時舉進士,為簡州推官,以殿中丞通判益州,擢開封府推官。天禧初提點兩浙刑獄,徙淮南轉運副使,除尚書兵部員外郎,歷京西、河東、河北轉運使。天圣中為江淮制置發(fā)運使。累遷尚書刑部郎中,為三司戶部副使,除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未幾卒。《宋史》卷二九九有傳,又見《金石萃編》卷一三一《永定陵修奉采石記》。
人物簡介
【生卒】:1011—1062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名未詳,君瑜其字。仁宗景祐元年進士。授孟州河陰主簿。歷知虹縣、羅江縣,以太常博上通判許州,改永興軍,累遷知慶成軍,調知遼州。勤于政事,于世務纖悉無不該究,所至以治績聞。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河南壽安人,字資忠。登進士第。為兩浙轉運按察使,筑杭州龍山石堤,水患以絕。累遷諫議大夫、權三司戶部副使。儂智高攻邕州,瑜上用兵十事。智高平,召對便殿,具言備守之策。后知青州,徙澶州卒。全宋詩
田瑜,字資忠,河南壽安(今河南宜陽)人。舉進士。歷袁、郢、合三州軍事推官,知鹿邑、建陽二縣,蒙、江二州,累遷提點廣南西路刑獄。仁宗慶歷四年(一○四四),為廣西轉運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四八)。改荊湖北路轉運使。后徙兩浙轉運按察使,益州路轉運使。擢天章閣待制、知廣州,權三司戶部副使?;实v五年(一○五三),為廣南東路體量安撫使(同上書卷一七四)。還,糾察刑獄,同判吏部流內銓。出知青州,徙知澶州,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九有傳。全宋文·卷五九六
田瑜,字資忠,河南壽安(今河南宜陽)人。舉進士,自軍事推官、知縣、知州,遷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慶歷中,歷湖北、兩浙、益州路轉運使、江淮制置發(fā)運使?;实v初,擢天章閣待制、知廣州。累遷諫議大夫、權三司戶部副使。五年二月為廣南東路體量安撫使。還,糾察刑獄,同判吏部流內銓。除龍圖閣直學士、知青州,徙澶州,卒。見《宋史》卷二九九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河南人,字君玉。第進士。歷京西、河東轉運使,遷右司諫。劾奏集賢校理陸經(jīng);又疏李用和、曹琮、李昭亮不可典軍,梁適不當除翰林學士,范仲淹既復官宜用;言尹洙、余靖、歐陽修皆以朋黨斥逐,系小人忌惡正直之故。旋因與靖等相失,又論請加罪之。為靖、修所惡,時論以為奸邪。出知潭州,犒撫瑤人,籍以為民。又歷知襄州,剖斷疑獄,人服其明。卒于知青州任。全宋文·卷四一五
劉元瑜(?——一○六五),字君玉,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進士及第,官秘書省著作佐郎,知雍丘縣。通判隰、并二州,知郢州。以太常博士為監(jiān)察御史。歷京西、河東轉運使。遷右司諫,除三司鹽鐵副使。至和初,以天章閣待制知潭州。歷河中府,以左諫議大夫知青州,治平二年卒。元瑜先曾諫言范仲淹等以非罪貶,及仲淹執(zhí)政,反希章得象旨非毀仲淹等,時人以為奸邪。《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博州博平人,字叔禮。孫奭子。以父蔭為將作監(jiān)主簿。薦任禮院同知、開封府推官。使契丹得體,加秘閣校理、兩浙轉運使。在任均斗斛大小之制,黜吏之無狀者,民大悅。被論變新器非便,下遷知曹州,尋還其原資,徙蔡州,使囊沙捍城抗大水。歷知相、兗、濰、單四州,累官工部侍郎。卒年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