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瑜(1460年—?年),字美之,山東登州府寧海州文登縣人,匠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進士。
人物簡介
劉瑜(1464年—?年),字廷璧,仁壽縣人,四川成都左護衛(wèi),治《書經(jīng)》。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三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477—1524 【介紹】: 明湖廣蒲圻人,字忠父,號東澥。正德十二年進士。謝病歸。嘉靖初為禮部主事。曾疏陳勤圣學(xué)、篤親親、敬大臣、開言路等十事。以爭世宗本生父尊號事,死于廷杖之下。維基
仵瑜(1477年—1524年),字忠父,號東澥,湖廣武昌府蒲圻縣(今湖北省蒲圻縣)人。進士出身。仵瑜之父仵紳歷任工部主事。仵瑜從小即有操行志向,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會試第三百十九名,廷試二甲四十二名進士,都察院觀政,隨即謝病歸。此后起用為禮部主事,再次引病歸鄉(xiāng)。明世宗繼位,起用為原職。曾經(jīng)上疏勸阻皇帝勤政并招募人才等建議。大禮議事件中被杖身死。
人物簡介
李瑜(1484年—?),字良卿,號云川,浙江處州府縉云縣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會試第二百二十名,登進士第二甲第十名。兵部觀政,授官工部主事,改刑部員外郎,累遷刑部郎中,升鳳陽府知府。
人物簡介
劉瑜(1490年—?年),字貴卿,直隸大名府元城縣人,民籍,治《詩經(jīng)》。十一月十五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四十四名。年四十歲中式嘉靖八年己丑科第三甲第七十二名進士。
人物簡介
蔣瑜(15世紀—16世紀),字純卿,浙江金華府東陽縣人。嘉靖元年(1522年)蔣瑜中式壬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成進士,獲授鄱陽知縣,當(dāng)時正值水災(zāi)決堤,沖擊田禾,他就筑堤連綿數(shù)百丈,人稱為「蔣公堤」。嘉靖十一年(1532年)升任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湖廣,有數(shù)百人逃獄斬關(guān)而出,他用計一日就抓獲,其后又在荒年上奏免一半田租,人民彈冠相慶。
人物簡介
【生卒】:1499—1567 【介紹】: 明浙江上虞人,字如卿,號狷齋。嘉靖十一年進士。由南御史改北,累疏劾郭勛、胡守中、張瓚、嚴嵩,為嵩所惡,假大計除名,遂廢棄終于家。隆慶初復(fù)官,贈太仆少卿。有《游蛾集》、《狷齋詩稿》。維基
謝瑜(1499年—1558年),字如卿,號狷齋,浙江上虞人,同進士出身。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進士,授浦城縣知縣。嘉靖十六年(1537年)改南京廣東道試監(jiān)察御史。次年,實授南京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后改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嘉靖十九年(1540年)兩次上書彈劾嚴嵩,后被貶歸鄉(xiāng)。隆慶初年(1567年)復(fù)官,贈太仆寺少卿。與徐學(xué)詩、葉經(jīng)、陳紹合稱“上虞四諫”。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龍游人,字子鳴,一字少瑜。世為書商,好讀書,能詩。嘗問學(xué)于歸有光。善考訂書畫、金石、鼎彝,藏書數(shù)萬卷,手自勘讎。卒年五十四。有《童子鳴集》。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子鳴,太末人,嘉興時書賈。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廣東香山人,字廷美。景泰間以鄉(xiāng)薦入太學(xué),上六事不報。知長樂縣。未幾歸老,植槐構(gòu)亭,吟嘯其間,自稱雙槐老人。有《雙槐歲鈔》,記載國事。孫佐得吳元年以來案犢,乃足而成之。全粵詩·卷一一六
黃瑜,字廷美,號雙槐老人。香山人。明代宗景泰七年(一四五六)舉人,官長樂縣知縣。棄官歸羊城,隱居自樂。有《雙槐歲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