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377—1457 【介紹】: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tǒng)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jù)要沖孤城,外御強敵,內(nèi)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于家。有《覺非集》。全粵詩·卷八八
羅亨信(一三七七——一四五七年),字用實,號樂素。東莞人。明成祖永樂二年(一四〇四)進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給事中,進吏科右給事中,坐累謫交阯為吏九年。仁宗嗣位,始召入為為監(jiān)察御史。先后任右僉都御史、通議大夫、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任間興利除弊,頗有政聲。正統(tǒng)十四年(一四四九)土木堡之變突發(fā),英宗為瓦剌所俘。亨信時正巡撫宣府,乃坐鎮(zhèn)該城,設(shè)策捍衛(wèi),據(jù)力死守。外御強寇,內(nèi)為京師屏障,有安社稷功。著《覺非集》十二卷。《明史》卷一七二有傳。明詩紀事·乙簽·卷九
亨信字用賓,東莞人。永樂甲申進士,改庶吉士。歷工科、吏科給事中,謫交趾。洪熙初,召還為御史。正統(tǒng)初,擢僉都御史,巡撫宣大,進右副都御史。景泰初,轉(zhuǎn)左副都御史。有《覺非集》。維基
羅亨信(1377年—1457年),字用實,號樂素,廣東東莞人。進士出身。永樂二年(1404年)二甲第八十四名進士。后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編撰永樂大典。明英宗時,升右都御史,巡撫宣府。土木堡之變時,人們紛紛議論放棄宣府(宣府是明朝抵御蒙古進軍的重地,亦系北京城屏障),羅亨信在城下舉劍說,“誰敢出城者,斬”,方定人心。也先挾持明英宗到城下,羅亨信不開城,以孤城抵抗蒙古,作為京師的內(nèi)屏,功勞甚大。明景帝時,進為左副都御史,后致仕歸鄉(xiāng)。存有《覺非集》。
人物簡介
方鼎鉉,字用實,號調(diào)宇,福建云霄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進士,次年任華亭縣知縣(今上海市)。在任期間,續(xù)修地方志、治理水患、興修水利,變滄海為桑田,恪盡職守,勤政廉政,頗有政績。在方鼎鉉的治理之下,華亭的經(jīng)濟繁榮,富庶有名,手工作坊業(yè)已興起,盛產(chǎn)紡織刺繡,民樂其中。告老返鄉(xiāng)后,定居云霄塘美村,為開基云霄塘美方氏之一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