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4詞典 2分類詞匯 172
《國語辭典》:安格爾(安格爾)  拼音:ān gé ěr
Ingres,Jean-Auguste Dominique
人名。(西元1780~1867)法國古典派畫家。長于歷史畫與肖像畫,素描尤為法國第一人,代表作有〈慰安的圣母〉、〈荷馬封神〉、〈泉〉等。
《國語辭典》:費里尼(費里尼)  拼音:fèi lǐ ní
Fellini, Federico
人名。(西元1920~1993)義大利名導演。曾從事過漫畫家、藝術(shù)設計家、地方巡回劇團演員、廣播記者等職業(yè),曾執(zhí)導多部電影大作,為世人所稱譽,其以幻想的手法,融合寫實與社會諷刺,曾于西元一九七四年以「往事」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國影片金像獎。
《國語辭典》:波希  拼音:bō xī
Hieronymus Bosch
人名。(西元1450~1516)荷蘭畫家。作品極具宗教色彩,表現(xiàn)出地獄刑罰和妖魔等景象。畫風奇異而富幻想,融合了近世寫實物象與中世紀幻想物象,含超現(xiàn)實特色,是十五世紀獨特的畫家。代表作有伊甸園、最后的審判。
《國語辭典》:米勒  拼音:mǐ lè
Jean Francois Millet
人名。(西元1814~1875)十九世紀時,以法國農(nóng)民畫家聞名于世。畢生過著貧窮的生活,住在巴比遜,與科洛一起寫生,善畫鄉(xiāng)村風景與田園生活等,是巴比遜派的一員。代表作有〈晚鐘〉、〈拾穗〉等。
《國語辭典》:杜象  拼音:dù xiàng
Duchamp,Marcel
人名。(西元1887~1968)法國畫家,早期作品以立體主義的形態(tài)分割法,表現(xiàn)未來派的特性;隨后參加超現(xiàn)實主義運動和達達主義運動。西元一九四二年歸化美國,是裝置藝術(shù)的開拓者,今日各種現(xiàn)代藝術(shù)深受他的影響。代表作有下樓梯的裸體、女侍。
《國語辭典》:佛帕  拼音:fó pà
Foppa, Vincenzo
人名。(西元1430~1515)義大利畫家。是倫巴底文藝復興期繪畫的先驅(qū)。作品構(gòu)圖精密,寫實性銳利,不為遠近法所拘束。著名作品有〈圣告〉、〈圣母升天〉、〈圣賽巴斯丁的殉教〉等。
《國語辭典》:貝爾茲列(貝爾茲列)  拼音:bèi ěr zī liè
Aubrey Vincent Beardsley
人名。(西元1872~1898)英國藝術(shù)家、插圖畫家,是唯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大都以筆尖畫的精細線條和黑色所構(gòu)成,沒有立體感的裝飾性畫面,使得風格十分新穎,在近代裝飾畫中別立一格。
《國語辭典》:巴黎畫派(巴黎畫派)  拼音:bā lí huà pài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留居法國巴黎蒙馬特附近的外國畫家所形成的畫派。其特色是帶有濃厚個人主義色彩與流落異鄉(xiāng)的感慨哀愁。代表畫家有米羅、畢卡索、唐根、莫底利亞尼等。
《國語辭典》:安吉里科  拼音:ān jí lǐ kē
Fra-Giovanni Angelico
人名。(西元1387~1455)義大利初期文藝復興畫家,擅長宗教畫,代表作有〈圣馬可教寺之壁畫〉、〈最后的審判〉、〈樂園〉等。
《國語辭典》:丹青妙手  拼音:dān qīng miào shǒu
稱贊擅于繪畫的畫家。
《國語辭典》:動作畫派(動作畫派)  拼音:dòng zuò huà pài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抽象派畫家作畫風格,其作畫方法是在巨大的畫布上,盡情揮灑線條、斑點等圖案,藉以表現(xiàn)作者的創(chuàng)作沖動,及展示顏料和畫布表面的質(zhì)感,代表畫家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林(Franz Kline)和戴庫寧(Willem dekooning)。也稱為「紐約畫派」、「抽象表現(xiàn)派」。今多稱作「行動繪畫」。
《國語辭典》:布拉曼德  拼音:bù lā màn dé
Urbino Bramante da
人名。(西元1444~151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建筑家。深受亞伯蒂(Alberti)和羅馬建筑式樣的影響。吸收力強,能綜合各種建筑技巧,而再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風格的建筑式樣。代表作有圣彼埃特羅教堂內(nèi)的特比埃多小禮拜堂和圣伯德祿教堂的中庭祭壇等。
《國語辭典》:明四家  拼音:míng sì jiā
明代中葉的代表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四人的合稱。他們之間有師友關(guān)系,在繪畫藝術(shù)上各具風格。
《國語辭典》:盧棱伽(盧棱伽)  拼音:lú léng qié
人名。唐朝畫家,長安人(今陜西西安),生卒年不詳。師事吳道子,畫風細致而精致,物象全備。擅做佛像、經(jīng)變,曾畫過許多壁畫,如成都大圣慈寺的行道高僧及長安莊嚴寺的三門,因而受到吳道子贊賞。也作「盧楞伽」。
《國語辭典》:馬蒂斯(馬蒂斯)  拼音:mǎ dì sī
Henri Matisse
人名。(西元1869~1954)法國畫家、雕刻家,野獸派的領(lǐng)袖人物。作品初期深沉灰暗,接觸印象主義理論之后,經(jīng)過其學習、研究、批判,建立起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從此畫風轉(zhuǎn)向明快鮮艷。西元一九○五年,與一群年輕畫家參加法國秋季沙龍展,由于畫作筆觸的粗獷、用色鮮明大膽,被批評家比喻為「野獸」,從此成為野獸派的領(lǐng)導人物。一生創(chuàng)作豐富,著名的作品有〈戴帽子的女人〉等。也譯作「馬諦斯」、「馬蒂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