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題詞(題詞)  拼音:tí cí
在器物上題寫詞句。如:「老師在書的扉頁上題詞,勉勵學生勤奮不懈。」
《國語辭典》:題辭(題辭)  拼音:tí cí
1.表達慶吊之意的簡短文辭。例如「百年好合」、「花好月圓」、「彤管揚芬」、「美侖美奐」、「哲人其萎」等。也作「題詞」。
2.標明全書要旨,并表示贊揚的文字,類似序文的作用。如漢趙岐作「孟子題辭」。也作「題詞」。
3.為表達紀念或勉勵之意而寫下的文句。如:「他請好友在照片背面題辭留念?!挂沧鳌割}詞」。
《國語辭典》:垂鑒(垂鑒)  拼音:chuí jiàn
賜鑒、俯察。書牘中常用為冒頭敬辭。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卷一。葉尚書方藹》:「伏惟垂鑒不宣。藹再頓首?!?/div>
《漢語大詞典》:留州
唐 賦稅名。指留作地方州縣使用的稅收。新唐書·食貨志二:“ 憲宗 分天下之賦以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眳⒁姟?留使 ”。
《漢語大詞典》:留使
唐 制:賦稅中應送繳節(jié)度、觀察使府者,初名送使,后稱留使。舊唐書·食貨志上:“令州縣鑄錢……其鑄本,請以留州、留使年支未用物充,所鑄錢便充軍府州縣公用?!?span id="mzhxo7u"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不欲令有積聚,係官財貨留使之外, 延朗 悉遣取之?!?span id="embsod7"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唐 制:諸州財賦為三。一上供,輸之京師以供上用也;二送使,輸送於節(jié)度、觀察使府;三留州,留為州家用度。其后天下悉裂為藩鎮(zhèn),支郡則仍謂之留州,會府則謂之留使?!?/div>
《國語辭典》:人質(人質)  拼音:rén zhì
為了取信于對方而作為抵押,或為對方所拘留的人。
《國語辭典》:備考(備考)  拼音:bèi kǎo
留供參考。如:「表冊中多有備考一欄,以供備注參考?!?/div>
《國語辭典》:遺念(遺念)  拼音:yí niàn
死者遺留的紀念物。《儒林外史》第六回:「這兩套衣服和這銀子,是二爺臨終時說下的,送與大老爹做個遺念?!?/div>
《漢語大詞典》:質留(質留)
扣留作為人質。后漢書·董卓傳:“帝使 楊彪 與司空 張喜 等十餘人和 傕 汜 , 汜 不從,遂質留公卿。”
《國語辭典》:紀念冊(紀念冊)  拼音:jì niàn cè
具有紀念價值的書,可供人在上面題寫文字。如:「畢業(yè)紀念冊」、「畢業(yè)紀念冊上的生活照,呈現(xiàn)出同學們輕松、活潑的另一面。」
《國語辭典》:紀念品(紀念品)  拼音:jì niàn pǐn
留供紀念的物品。如題有款識的器物、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