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注銷(注銷)  拼音:zhù xiāo
取消記錄過的事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隔了一晚,次日李知縣升堂,正待把潘甲這宗文卷注銷立案?!埂段拿餍∈贰返谝欢兀骸溉欢肝醋N,名字猶在里面,所有地方上的青皮無賴,以及衙門前的蠹役刁書,皆可以前來訛詐。」
《國語辭典》:注銷(註銷)  拼音:zhù xiāo
取消登錄的事項。如:「注銷登記」。
《國語辭典》:黑人  拼音:hēi rén
1.黑色人種。參見「黑種」條。
2.因犯罪或其他事故,不敢公開露面的人。如:「他因為犯了法,躲在山中做了三年黑人?!?/div>
《漢語大詞典》:內簿
即內號簿。舊時衙門登記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應差票的簿子凡一式兩本,放在內衙的稱“內簿”。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設內外號簿》:“比畢,將簿送內宅,與內簿對同。”參見“ 內號 ”。
《漢語大詞典》:內號(內號)
(1).關重犯的牢房。因警衛(wèi)較普通牢房嚴密,多在監(jiān)獄深處,故稱。儒林外史第十九回:“縣尊叫差人回來,吩咐寄內號,同大盜在一處?!?br />(2).內部編號。《官場現形記》第五二回:“凡是‘札’字,總有一個紅點,臨了一圈一鉤,名字上一點一鉤,還有后頭日子,都要用硃筆標過,方能算數。而且一翻過來,一定有內號戳記一個。”
(3).內號簿的省稱。舊時衙門登記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應差票的簿子凡一式兩本,放在內衙的稱內號簿。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設內外號簿》:“凡上司公文、各房稿案與一應差票必先宅內掛號,放行用印,而后發(fā)該房,則內號較外號尤重矣?!眳⒁姟?內簿 ”。
《漢語大詞典》:內號(內號)
(1).關重犯的牢房。因警衛(wèi)較普通牢房嚴密,多在監(jiān)獄深處,故稱。儒林外史第十九回:“縣尊叫差人回來,吩咐寄內號,同大盜在一處。”
(2).內部編號。《官場現形記》第五二回:“凡是‘札’字,總有一個紅點,臨了一圈一鉤,名字上一點一鉤,還有后頭日子,都要用硃筆標過,方能算數。而且一翻過來,一定有內號戳記一個?!?br />(3).內號簿的省稱。舊時衙門登記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應差票的簿子凡一式兩本,放在內衙的稱內號簿。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設內外號簿》:“凡上司公文、各房稿案與一應差票必先宅內掛號,放行用印,而后發(fā)該房,則內號較外號尤重矣。”參見“ 內簿 ”。
《漢語大詞典》:內簿
即內號簿。舊時衙門登記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應差票的簿子凡一式兩本,放在內衙的稱“內簿”。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設內外號簿》:“比畢,將簿送內宅,與內簿對同。”參見“ 內號 ”。
《國語辭典》:手冊(手冊)  拼音:shǒu cè
1.一種便于瀏覽的記事小冊。如:「健康紀錄手冊」。明。張芹《備遺錄。兵部尚書齊公》:「嘗被召問邊將姓名,泰歷數無遺,又欲考諸圖籍,泰出袖中手冊以進,自是益承眷遇。」
2.介紹一般性或專業(yè)性知識的小冊子。如:「急救手冊」、「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國語辭典》:金蘭簿(金蘭簿)  拼音:jīn lán bù
結拜兄弟交換系譜的證書。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五。金蘭簿》:「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則書于編簡,焚香告祖考,號為『金蘭簿』?!挂卜Q為「蘭譜」、「金蘭譜」。
《國語辭典》:戶政(戶政)  拼音:hù zhèng
辦理戶口調查、登記及其他有關事項的行政。如戶口普查、戶籍登記、國籍之得喪、人口統計、人口政策等皆屬其范圍。
《漢語大詞典》:由帖
登記賦稅數額的票券。《元典章·圣政二·均賦役》:“諸科差稅……據科定數目,依例出給花名印押由帖?!?span id="3j2tr3t"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二三回:“這里長只是送這由帖到人家,殺雞做飯,可也吃個不了?!?/div>
《漢語大詞典》:遺?。ㄟz?。?/div>
指因戶籍遺漏登記而未曾交賦稅、服徭役的壯丁。資治通鑒·后漢隱帝乾祐二年:“ 吳越王 弘俶 募民能墾荒田者,勿收其稅,由是境內無棄田?;蛘埣m民遺丁以增賦,仍自掌其事?!?胡三省 注:“遺丁,謂民年已成丁而戶籍遺漏,未嘗當賦役者?!?/div>
《漢語大詞典》:著籍(著籍)
(1).記姓名于宮門的門籍。 漢 制,門籍有其姓名者,方得入宮。史記·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 入朝…… 梁 之侍中、郎、謁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門,與 漢 宦官無異?!?br />(2).記名于某學者門下為弟子。亦泛指弟子。 宋 蘇轍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試諸生》:“著籍初同 闕里 多,采芹先致 魯 風和。”
(3).登記在戶籍上。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荊州 北據 漢 沔 ,利盡 南海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 荊州 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清史稿·食貨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別有四:曰民籍;曰軍籍,亦稱衛(wèi)籍;曰商籍;曰灶籍。其經理之也,必察其祖籍?!?br />(4).引申為有名。 唐 賈島 《送雍陶及第歸成都寧親》:“不唯詩著籍,兼又賦知名。”
《國語辭典》:板錄(板錄)  拼音:bǎn lù
登記、登錄。宋。梅堯臣田家語〉詩:「前月詔書來,生齒復板錄?!挂沧鳌赴驿洝?。
分類:登記戶籍
《漢語大詞典》:白籍
東晉 和 南朝 登記外地流入人口的冊子。晉書·成帝紀:“﹝ 咸康 七年﹞實編戶,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康七年:“詔實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斷白籍?!?胡三省 注:“時王公庶人多自北來,僑寓 江 左;今皆以土著為斷,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戶口版籍也。 宋 齊 以下有黃籍。”
《漢語大詞典》:貢計(貢計)
貢物的登記簿。晉書·張寔傳:“遣督護 王該 送諸郡貢計,獻名馬方珍、經史圖籍于京師?!?span id="7de3sro" class="book">《宋書·明帝記》:“戊午,皇太子會萬國於東宮,并受貢計?!?/div>
分類:貢物登記
《漢語大詞典》:工籍
指登記樂工的名冊。新唐書·忠義傳上·安金藏:“ 安金藏 ,京兆 長安 人。在太常工籍。”
《漢語大詞典》:印牌
(1).將印和令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若不依時,俺便奪他印牌,另委別將?!?br />(2). 清 初頒發(fā)的一種戶口登記牌。清史稿·食貨志一:“ 世祖 入關,有編置戶口牌甲之令……戶給印牌,書其姓名丁口。出則注所往,入則稽所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