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玉樓成
白玉樓成
記玉樓
赴玉樓
玉樓召
長吉賦
臥才鬼
詔入玉樓
阿揔
李賀赴玉樓
相關(guān)人物李賀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隱十·李賀小傳〉~849~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蚪,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云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揔老且病,賀不愿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归L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嘗所居窗中勃勃有煙氣,聞行車嘒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
典故種玉田
種出藍田
種田生白玉
耕耘生白璧
美田種玉
秧白石
有田種玉
玉持雍伯
種田生玉
種玉無田
相關(guān)人物楊伯雍
《搜神記》卷十一
楊公伯雍,雒陽縣人也,本以儈賣為業(yè),性篤孝,父母亡,葬無終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無水,公汲水作義漿于坂頭,行者皆飲之。三年,有一人就飲,以一斗石子與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處種之,云:「玉當生其中,」楊公未娶,又語云:「汝后當?shù)煤脣D?!拐Z畢,不見。乃種其石,數(shù)歲,時時往視,見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時人求,多不許;公乃試求徐氏,徐氏笑以為狂,因戲云:「得白璧一雙來,當聽為婚。」公至所種玉田中,得白璧五雙,以聘。徐氏大驚,遂以女妻公。天子聞而異之,拜為大夫。乃于種玉處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頃地名曰「玉田。」
《水經(jīng)注疏》卷十四〈鮑邱水〉
山有陽翁伯玉田,在縣西北,有陽公壇社,即陽公之故居也?!端焉裼洝吩唬河翰?,洛陽人,至性篤孝,父母終歿,葬之于無終山。山高八十里,而上無水,雍伯置飲焉。有人就飲,與石一斗,令種之,玉生其田。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璧一雙。媒者致命,伯至玉田,求得五雙。徐氏妻之,遂即家焉。《陽氏譜?》言:翁伯是周景王之孫,食采陽樊。春秋之末,爰宅無終,因陽樊而易氏焉。愛仁博施,天祚玉田。
簡釋
玉田:喻雪景。唐李紳《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p>
種玉:喻雪景,或喻田園之美。唐李商隱《喜雪》:“有田皆種玉,無樹不開花?!?/p>
例句
何處田中非種玉,誰家院里不生梅。
曾去玄洲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
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種玉非求稔,燒金不為貧。
開云種玉嫌山淺,渡海傳書怪鶴遲。
定知不及紅兒貌,枉卻工夫溉玉田。
彩云不散燒丹灶,白鹿時藏種玉田。
幾處留丹灶,何時種玉田。
自要乘風(fēng)隨羽客,誰同種玉驗仙經(jīng)。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密山上多丹木,丹水出焉,西流注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晉·郭璞注:《河圖玉版》曰:「『少室山,其中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亦此類也?!?/span>
《魏書》卷一百一十四〈釋老志〉~3048~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變?nèi)f化,有德不德,隨感應(yīng)物,厥跡無常。
例句
鳳凰樓閣知猶戀,終逐煙霞上玉京。
能變?nèi)碎g世,翛然是玉京。
多謝謫仙侶,幾時還玉京。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
好雪動高情,心期在玉京。
翱翔曾在玉京天,墮落江南路幾千。
悠然望虛路,玉京在海里。
裊裊復(fù)盈盈,何年墜玉京。
帝作黃金闕,仙開白玉京。
玉京應(yīng)已足,白屋但颙然。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
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
素娥冉冉拜瑤闕,皓鶴紛紛朝玉京。
名振金閨步玉京,暫留滄海見高情。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
「天馬來,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箹|漢·應(yīng)劭注:「閶闔,天門。玉臺,上帝之所居?!?/span>
《楚辭》東漢·王逸《九思·傷時》
「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臺。」注「太一,天帝所在,以玉為臺也。」
典故揮玉麈
揮麈尾
揮談麈
玉麈揮
清談?chuàng)]麈
落麈尾
玉麈談玄
麈尾清談
白玉麈尾
落麈毛
玉麈談賓
揮麈毛
清言揮玉麈
玉麈飛談
論發(fā)犀柄
談辭玉麈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6~
王夷甫容貌整麗,妙于談玄,恒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
《晉書》卷四十三〈王戎列傳·(從弟)王衍〉~236~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wù),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為非,著論以譏之,而衍處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藉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累居顯職,后進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矜高浮誕,遂成風(fēng)俗焉。衍嘗喪幼子,山簡吊之。衍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太平御覽》卷七百三〈服用部五·麈尾〉~3266~2~
晉·郭澄之《郭子》曰:「何次道嘗詣王丞相,以麈尾敲床,呼何共坐,曰:『此君子坐也?!弧褂衷唬骸笇O安國往殷中軍許共語,左右進食,冷而復(fù)煖者數(shù)四,彼我奮擲麈尾,悉墮落滿飯中,賓主遂至暮忘餐也。」
《能改齋漫錄》卷二〈事始·麈尾〉~33~
釋藏《音義指歸》云:「名苑曰: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隨之,皆看麈所往,隨麈尾所轉(zhuǎn)為準?!菇裰v僧執(zhí)麈尾拂子,蓋象彼有所指麾故耳,王衍捉玉柄麈尾。
《陳書》卷三十三〈儒林列傳·張譏〉
后主在東宮,集官僚置宴,時造玉柄麈尾新成,后主親執(zhí)之,曰:「當今雖復(fù)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獨張譏耳?!辜词质谧I。仍令于溫文殿講莊、老,高宗幸宮臨聽,賜御所服衣一襲。后主嗣位,領(lǐng)南平王府咨議參軍、東宮學(xué)士。尋遷國子博士,學(xué)士如故。后主嘗幸鐘山開善寺召從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敕召譏豎義。時索麈尾未至,后主敕取松枝,手以屬譏,曰「可代麈尾」。顧謂群臣曰「此即是張譏后事」。禎明三年入隋,終于長安,時年七十六。
典故 湛岳
潘夏
玉相連
白璧為誰連
白玉為山聯(lián)翩秀
潘郎白璧連
相關(guān)人物夏侯湛
潘岳
《世說新語》下卷上《容止》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晉書》卷五十五《夏侯湛傳》
夏侯湛字孝若,譙國譙人也。祖威,魏兗州刺史。父莊,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gòu)新詞,而美容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連璧」。
例句
慕友慚連璧,言姻喜附葭。
連璧本難雙,分符刺小邦。
連璧座中斜日滿,貫珠歌里落花頻。
璧連標格驚分散,雪課篇章互唱酬。
《晉書》卷七十二〈葛洪列傳〉~93~
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于班馬,又精辯玄賾,析理入微。后忽與岳疏云:「當遠行尋師,剋期便發(fā)?!乖赖檬?,狼狽往別。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見。時年八十一。視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尸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尸解得仙云。
《風(fēng)俗通義校注》卷二〈正失·葉令祠〉~82~
后天下一玉棺于廳事前,令臣吏試入,終不動搖。喬:「天帝獨欲召我。」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例句
漢陵帝子黃金碗,晉代神仙白玉棺。
玉棺來九天,鳧舄掩窮泉。
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