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0詞典 2分類詞匯 38
《國語辭典》:雪花  拼音:xuě huā
1.雪。因雪片多呈六角形,如花一般,故稱為「雪花」。
2.形容耀眼亮麗的樣子?!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整整兌足了一百兩雪花銀子?!?br />3.銀兩。《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若肯悄地放我三四人回寺取來,禁牌的常例自不必說,分外再送一百兩雪花?!?br />4.電視學(xué)上指圖像受散亂白斑的干擾,猶如下雪一般,稱為「雪花」。
《漢語大詞典》:中金
白銀。《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白金,銀也?!焙蠓Q銀為中金。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頒厥篚之綵繒,錫中金之器皿。”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一:“父以貧為辭,長老者贈(zèng)以中金百兩?!?/div>
分類:白銀中金
《漢語大詞典》:爛銀(爛銀)
(1).燦爛如銀。形容雪白閃亮。 閩 徐夤 《依韻和尚書再贈(zèng)牡丹花》:“爛銀基地薄紅妝,羞殺千花百卉芳?!?宋 張孝祥 《浣溪沙·用沈約之韻》詞:“細(xì)仗春風(fēng)簇翠筵,爛銀袍拂禁爐煙?!?清 金農(nóng) 《憶家》詩:“爛銀月色露檐垂,千里思家鴈信遲。” 楊朔 《雪浪花》:“﹝老漁民﹞動(dòng)手收拾著滿船爛銀也似的新鮮魚兒。”
(2).純銀;白銀。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丹陽化銅:“此我一月養(yǎng)道食料也,此可化銅二兩為爛銀……以消石攪之,傾槽中,真是爛銀,雖經(jīng)百火,柔軟不變也?!?明 宋濂 《資善大夫御史中丞章公神道碑銘》:“勑生蟄蟄千子孫,白笏堆床如爛銀。”
《國語辭典》:銀子(銀子)  拼音:yín zi
銀質(zhì)的錢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你把這銀子拿去作看花買酒之資。」《老殘游記》第五回:「如能救得他們?nèi)诵悦?,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div>
《國語辭典》:白鏹(白鏹)  拼音:bái qiǎng
1.金的別名。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白鏹,金別名?!?br />2.銀子?!缎咽篮阊?。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只因貪白鏹,番自喪黃泉?!埂读凝S志異。卷一○。葛巾》:「女探入,出白鏹近五十兩許?!?/div>
分類:白銀
《國語辭典》:雪花銀(雪花銀)  拼音:xuě huā yín
成色十足的白銀。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雪花銀子有三十個(gè),不比別人家寒酸?!乖?。無名氏《來生債》第一折:「我為甚么相憐憫,與你這一錠家那雪花銀?!挂卜Q為「花銀」。
分類:白銀
《國語辭典》:白銀(白銀)  拼音:bái yín
1.銀。因其顏色純白,故稱為「白銀」。《書經(jīng)。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固?。孔穎達(dá)。正義:「三品,黃金以下惟有白銀與銅耳?!?br />2.銀元、銀塊等。如:「白銀出口」、「白銀問題」。
《漢語大詞典》:光銀子(光銀子)
白銀。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罈中滿滿的,都是光銀子?!?/div>
分類:白銀
《國語辭典》:金銀(金銀)  拼音:jīn yín
黃金與白銀?!段倪x。張衡。南都賦》:「琢雕狎獵,金銀琳瑯?!埂度龂萘x》第二五回:「以客禮待關(guān)公,延之上座,又備綾錦及金銀器皿相送?!?/div>
《國語辭典》:黃白(黃白)  拼音:huáng bái
1.黃色和白色。如:「他穿了一件黃白相間的衣服?!?br />2.黃金和白銀?!队魇烂餮?。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老尼遂取出黃白一包,付生曰:『此乃小娘子平日所寄,今送還官人,以為路資?!弧挂卜Q為「黃白之物」。
3.燒煉丹藥的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卷三:「招募方伎怪迂之人,述神仙黃白之事,財(cái)殫力屈,無能成獲?!?/div>
《國語辭典》:銀色(銀色)  拼音:yín sè
1.銀的成色?!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府?dāng)下把租頭、價(jià)銀、戥銀、銀色、雞、草、小租、酒水、畫字、上業(yè)主,都講清了。」
2.銀白色。如:「白雪皚皚,一片銀色大地。」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zhū shí
1.山名。在云南省昭通縣境。以出產(chǎn)白銀聞名。
2.銀子。以朱提山盛產(chǎn)白銀而得名?!毒劳ㄑ浴>矶?。桂員外途窮懺悔》:「誼高矜厄且憐貧,三百朱提賤似塵?!骨濉PΑ堵榀偱覃愑瘛罚骸溉菁创I朱提五百金,作為旅費(fèi)。」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shú shí
地名。漢朝時(shí)置縣,故城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山區(qū)盛產(chǎn)銀。
《漢語大詞典》:朱提銀(朱提銀)
古代的一種優(yōu)質(zhì)白銀。因產(chǎn)于今 云南 昭通縣 境內(nèi)之 朱提山 ,故稱。漢書·食貨志下:“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是為銀貨二品。”
《國語辭典》:銀黃(銀黃)  拼音:yín huáng
1.銀與金?!俄n非子。解老》:「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埂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點(diǎn)以銀黃,爍以瑯玕?!?br />2.用銀或金鑄的印章?!稘h書。卷九○??崂魝鳌钇蛡鳌罚骸笐雁y黃,垂三組?!固?。顏師古。注:「銀,銀印也;黃,金印也。」
3.白色與黃色。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九日對(duì)黃白二菊花見懷〉詩:「繁華照旄鉞,榮盛對(duì)銀黃?!?/div>
《漢語大詞典》:加耗
(1).古代在租稅正額以外加收的損耗費(fèi)。 五代 后唐 明宗 時(shí),凡民間納米,每石加收二升,謂之雀鼠耗。 五代 后漢 時(shí) 王章 又增至二斗,名為省耗。參見新五代史·漢臣傳·王章。
(2).指白銀交換中加補(bǔ)的損耗量。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鑄銀》:“﹝紋銀﹞用之于市肆,則耗損頗多,有加耗,有貼費(fèi),有減水,有折色,有庫平、湘平之異,漕平、規(guī)平之殊。”
《國語辭典》:銀錠(銀錠)  拼音:yín dìng
1.鑄成錠狀的銀塊。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兩之別,中國明、清兩代用為通貨,清末始鑄銀圓。
2.一種冥紙。
《國語辭典》:銀爐(銀爐)  拼音:yín lú
1.舊時(shí)鑄銀錁、馬蹄銀的行業(yè)。
2.舊時(shí)冶銀鑄寶的機(jī)構(gòu)。受銀行或錢莊的委托,以改鑄元寶等為業(yè)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