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6分類詞匯 4
《漢語大詞典》:鹽運(鹽運)
食鹽的運輸。晉書·杜預(yù)傳:“ 預(yù) 乃奏立藉田……興常平倉,定穀價,較鹽運,制課調(diào),內(nèi)以利國,外以救邊者五十餘條,皆納焉?!?span id="dhhjcw7" class="book">《宋史·河渠志七》:“其 運港 止可捺堰,不可置牐。不惟瀕海土性虛燥,難以建置;兼一日兩潮,通放鹽運,不減數(shù)十百艘,先后不齊,比至通放盡絶,勢必晝夜啟而不閉,則咸潮無緣斷絶?!?/div>
《漢語大詞典》:鹽運司(鹽運司)
(1).官署名。掌管地方鹽務(wù)。元史·食貨志五:“京師自 大德 七年,罷 大都 鹽運司,設(shè)官賣鹽,置局十有五處?!?span id="hmhyrjb"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四》:“ 明 初,置 北平 河間 鹽運司,后改稱河間長蘆。”
(2).指鹽運使。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季葦蕭 道:‘我因鹽運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我故此來看年伯?!?/div>
《漢語大詞典》:鹽運判(鹽運判)
鹽運使屬下管理某一地區(qū)鹽務(wù)的官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六回:“不多兩年,他便改捐了個鹽運判,到 兩淮 候補,近來聽説可望補缺了?!眳⒁姟?鹽運使 ”。
《國語辭典》:鹽運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職官名。掌一區(qū)鹽務(wù)。民國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鹽運使公署與鹽務(wù)稽核分所合并,改組為鹽務(wù)管理局。簡稱為「運司」。也稱為「鹽運司」。
《國語辭典》:鹽運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職官名。掌一區(qū)鹽務(wù)。民國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鹽運使公署與鹽務(wù)稽核分所合并,改組為鹽務(wù)管理局。簡稱為「運司」。也稱為「鹽運司」。
《漢語大詞典》:鹽運同(鹽運同)
鹽運使屬下的地區(qū)鹽務(wù)官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四回:“我們局里前幾年,上頭委了一個鹽運同來做總辦?!眳⒁姟?鹽運使 ”。
《國語辭典》:鹽運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職官名。掌一區(qū)鹽務(wù)。民國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鹽運使公署與鹽務(wù)稽核分所合并,改組為鹽務(wù)管理局。簡稱為「運司」。也稱為「鹽運司」。
《高級漢語詞典》:齏鹽運
貧窮的命運,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