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97—?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明輔,號荊溪。少從陳耆卿、葉適學。理宗寶慶二年進士。官至湖南運使、太府少卿。寶祐四年以忤史嵩之罷職,尋卒。有《荊溪集》、《荊溪林下偶談》。全宋詩
吳子良,字明輔,號荊溪,臨海(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淳祐二年(一二四二)除淮東提舉,四年除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五年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咸淳臨安志》卷五○)。八年以江南兩路轉(zhuǎn)運判官兼權(quán)隆興府。官至太府少卿。寶祐四年(一二五六)因忤史嵩之罷。有《荊溪集》,已佚,今存《荊溪林下偶談》四卷。《宋元學案》卷五五、民國《臨海縣志》卷二二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七八六三
吳子良,字明輔,號荊溪,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幼從陳耆卿學,長登葉適之門。舉寶慶二年進士,淳祐中為朝散大夫、直敷文閣、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兼權(quán)隆興府,遷湖南轉(zhuǎn)運使、太府少卿。寶祐四年,以忤史嵩之罷職,尋卒。著有《荊溪集》、《荊溪林下偶談》(存)。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宋史翼》卷二九,《宋元學案補遺》卷五五。
人物簡介
【生卒】:1198—1275 【介紹】: 宋南康軍都昌人,字子遠,號古心。以鄉(xiāng)舉入太學,有文名。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權(quán)知隆興府,又創(chuàng)宗濂書院。歷右正言、侍御史。坐事閑廢十二年。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擢參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為游騎所執(zhí),既而脫歸。元兵破饒州,萬里率子赴水死。謚文忠。全宋詩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五),字子遠,號古心,都昌(今屬江西)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召試館職,累遷著作佐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權(quán)吏部尚書,同簽書樞密院事。五年,知福州兼本路安撫使(《福建通志》卷二九)。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遷參知政事。以忤賈似道丐祠。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饒州,赴水池死(《宋史》卷四七),年七十八。謚文忠?!?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八、清道光《都昌縣志》卷二二有傳。今錄詩十四首。黃鶴樓志·人物篇
江萬里(1198~1275) 南宋官員。字子遠,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人。寶慶二年(1226)進士,為官40馀年,歷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元兵攻破饒州時,江萬里率子江鎬等投水殉國。卒贈太傅、益國公、太師,謚文忠。江萬里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壇領袖,曾創(chuàng)辦白鷺洲書院,著有《宣政雜錄》等。有七律《題黃鶴樓》。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四),字子遠,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入太學,以舍選出身,歷池州教授,試館職,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入直秘閣,權(quán)知隆興府,創(chuàng)宗濂書院。擢尚右郎官兼侍講,拜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兼國子祭酒、侍讀,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出知建寧府、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度宗朝,遷參知政事,進封南康郡公,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十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師、益國公,謚文忠。見《宋史》卷四一八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景英。顏徹子。理宗寶慶二年進士。初以蔭入官,通判臨安府。登第后,除知江陰軍,政績卓著。累官太府少卿。力請祠,提舉沖祐觀。全宋詩
顏耆仲,字景英,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市)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紹定元年(一二二八)知江陰軍(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召除太府寺簿,出為淮東提舉兼提刑,官至樞密院副都承旨。明嘉靖《龍溪縣志》卷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良叔,號自齋。史浩從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初為咸寧尉,任滿,唯多挾書籍以歸。以楊簡薦為廬陵宰,有能名。后守南安,為政尚安輯,蠲白撰錢以便民。守吉州,治如南安,蠲田租十八萬。卒年八十。謚文靖。全宋詩
史彌忠(?~一二四四),字良叔,號自齋先生(《宋元學案》卷七四),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一○)。初為咸寧縣尉,監(jiān)文思院門,知廬陵縣。歷知饒州(《宋史》卷一七六《食貨上》四)、南安軍、吉州。理宗紹定中,提舉福建常平茶鹽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歷寶謨閣待制、龍圖閣學士,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祐四年卒,贈少師、鄭國公,謚文靖(《宋史》卷四三)?!?a target='_blank'>延祐四明志》卷五有傳。有集五○卷,已佚(《甬上宋元詩略》卷七)。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六八一九
史彌忠(一一六五——一二四四),字良叔,號自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史漸子,楊簡門人。登淳熙十四年進士第。初為鄂州咸寧尉,官滿歸里,橐中裝視赴官時為多。父怒,發(fā)視皆書帙。宰廬陵,知南安、吉州,均有能名。紹熙二年,提舉福建常平鹽茶事。淳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賜謚文靖。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三、二一四、四一九,《宋元學案》卷七四。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219—1276 【介紹】: 宋隨州隨縣人,祖籍開封,字祥甫。淳祐元年進士。開慶初主管兩淮制置司事,屢敗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度宗咸淳間,以督師援襄陽無功罷官,旋復淮東制置使兼知揚州。恭帝德祐元年,固守揚州,抵抗元軍,加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二年,守臨安,城陷,苦戰(zhàn)拒降,后突圍東入海,至泰州被俘,遇害于揚州。全宋詩
李庭芝(?~一二七六),字祥甫,祖籍汴(今河南開封),徙應山(今湖北廣水),又徙隨(今湖北隨州)。理宗嘉熙末以策干荊師孟洪,權(quán)知建始縣。淳祐初進士。寶祐中知真州(明隆慶《儀真縣志》卷五)。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累遷兩淮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揚州。六年,改京湖制置大使援襄陽,以襄陽城陷罷居京口。未幾,起制置兩淮。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加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宋亡,困守揚州,后被執(zhí)殉難?!?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223—1296 【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伯厚,號深寧居士,一號厚齋。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正直敢言,對朝廷用人及各項弊政,多所批評建議,先后觸忤權(quán)臣丁大全、賈似道、留夢炎,屢遭罷斥。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后辭官還鄉(xiāng),專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學紀聞》、《玉堂類稿》、《掖垣類稿》、《通鑒地理考》、《漢藝文志考》、《深寧集》等。全宋詩
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進士,調(diào)西安主簿。寶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學宏詞科,累遷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罷。丁敗,起通判臺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為太常博士,遷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以忤賈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為秘書監(jiān),遷起居郎。八年,權(quán)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因封駁留夢炎薦章不報,遂東歸,自號深寧老人。元成宗元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應麟是宋末著名學者,著作繁富,影響較大的有《困學紀聞》,《玉海》等。另有《深寧集》,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書遺稿》。事見清錢大昕《深寧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三八有傳。今錄詩十首。全宋文·卷八一九二
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又號深寧居士。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撝子。淳祐元年進士,調(diào)西安縣主簿,徙揚州教授。寶祐四年中博學宏辭科,添差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歷遷國子錄、武學博士、太常寺主簿。輪對,言邊事忤丁大全,罷職。起通判臺州。召為太常博士,擢秘書郎,遷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遷著作郎、秘書少監(jiān)兼侍講,歷起居舍人,兼權(quán)中書舍人。再忤賈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為秘書監(jiān),遷起居郎兼權(quán)吏部侍郎。及賈似道潰軍江上,上疏陳十事,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轉(zhuǎn)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夢炎任用私人,遂辭官東歸。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時元貞二年也。所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玉堂類藁》二十三卷、《掖垣類藁》二十二卷、《詩考》五卷、《詩地理考》五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鑒地理考》一百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六卷、《通鑒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卷、《蒙訓》七十卷、《集解踐阼篇》、《補注急救篇》六卷、《補注王會篇》、《小學紺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卷、《筆?!匪氖?、《姓氏急救篇》六卷、《漢制考》四卷、《六經(jīng)天文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純甫,號斛峰。初名誠,以犯理宗潛諱改名。理宗端平二年進士。授觀察推官、太學正兼莊文府教授、太學博士。召試館職,歷詆貴戚大臣,直聲暴起。累遷太府少卿、工部侍郎等。度宗時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等,以不容于賈似道罷歸。旋擢權(quán)禮部尚書兼侍讀。有《斛峰集》。全宋詩
李伯玉,初名誠,以犯理宗潛諱改,字純甫,號斛峰,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士,授觀察推官。召試館職。歷知南康軍、邵武軍、湖北提點刑獄。召赴經(jīng)筵。度宗即位,兼侍講,以忤賈似道,出知隆興府。尋病卒。有《斛峰集》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四有傳。今錄詩八首。全宋文·卷七九八四
李伯玉,字純甫,初名誠,號斛峰,又號畏齋,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人。端平二年進士第二,授觀察推官。累遷福建提舉常平、淮西轉(zhuǎn)運判官。拜太府少卿、秘書少監(jiān)、起居郎、工部侍郎。度宗即位,兼侍講,權(quán)禮部侍郎。以顯文閣待制知隆興府,為右正言黃萬石論罷。召入覲,擢權(quán)禮部尚書兼侍讀,病卒。所著有《斛峰集》。見《宋史》卷四二四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強學。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起州縣,累遷至兵部侍郎,擢待制。理宗寶祐間帥廣東,有政績。度宗咸淳中以華文閣待制知慶元府。后守本官致仕。卒謚清惠。全宋詩
謝子強,字強學,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三)。累遷太府丞,出知嘉興府。入為秘書監(jiān)兼左諭德,復出知潭州、廣州、紹興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慶元府(《寶慶四明志》卷一)?!?a target='_blank'>宋史翼》卷二二、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一有傳。
人物簡介
留夢炎,字漢輔,號中齋,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七年由鎮(zhèn)東軍節(jié)度判官除秘書正字,累遷著作郎。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為軍器少監(jiān),四年除秘書少監(jiān)。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十月進左丞相都督諸路軍馬,臨陣棄位而逃。元兵破衢州,降元,為翰林學士承旨。事見《宋歷科狀元錄》卷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至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仲晦,人稱擇齋先生。學有原委,與洪天錫齊名。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歷漳州通判,有廉名。遷知英德,徙知潮州,平定潮民起事。累官兵部侍郎。元軍南下,憂憤而死。有《擇齋文集》。全宋詩
徐明叔,字仲晦,晉江(今福建泉州)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辟江淮制幕。歷通判漳州、知英德府、潮州。累官兵部侍郎。會元兵南下,憂憤以卒。與洪天錫齊名,學者稱擇齋先生,著《徐擇齋文集》,已佚。《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二有傳。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徐明叔,字仲晦,號擇齋,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紹定五年進士,辟江淮制幕,秩滿,干辦廣漕。除太學錄。通判漳州,以廉聞。擢知英德府,召為國子監(jiān)丞。潮寇起,命知潮州,事遂平。除直秘閣、江西提刑。累官戶部、兵部侍郎。會元兵南下,憂憤卒。明叔學有原委,著有《擇齋文集》。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