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8
詞典
5
分類詞匯
23
共23,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起坐
暗春
段子
包袱
說唱
對口
走心
笑課
抓哏
張壽臣
眼皮子高
像生兒
小玩兒鬧
說學逗唱
多口相聲
《國語辭典》:
起坐
拼音:
qǐ zuò
1.起立示敬。如:「當主席進入會場時,大家紛紛起坐鼓掌?!?br />2.私房錢?!抖鲙肪砹骸肛毶e下幾文起坐,盡數分付足下?!?br />3.平起平坐?!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钢皇悄峭鯇O公子們來,他卻不敢和他起坐,只許垂手相見。」
4.生活作息?!都t樓夢》第七四回:「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br />5.休息?!都t樓夢》第五五回:「這三間廳原系預備省親之時,眾執(zhí)事太監(jiān)起坐之處。」
分類:
起身
起立
起居
私房錢
離席
作息
坐下
相聲
地方
舉止
《漢語大詞典》:
暗春
相聲術語。謂表演雙口相聲時,用東西把說相聲的雙方擋起來。 侯寶林
《我和相聲》
:“按我們的術語,分明春、暗春。春就是說,明春是兩個人站在那兒說;暗春是用東西把人擋起來,擋成一個小房子似的?!?/div>
分類:
相聲
表演
東西
雙方
《國語辭典》:
段子
拼音:
duàn zi
1.北方許多曲種如各種大鼓、相聲、評書等可以一次表演完的節(jié)目稱為「段子」。也稱為「段兒話」。
2.質地較厚,一面平滑有光彩的絲織品。《水滸傳》第二回:「史進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個筵席送行。托出一盤,兩個段子,一百兩花銀謝師。」也作「段頭」、「緞子」。
分類:
大鼓書
緞子
文章
相聲
整體
織物
評書
曲藝
節(jié)目
《國語辭典》:
包袱
拼音:
bāo fú
1.用布包成,便于攜帶的行李。《紅樓夢》第四二回:「這包袱里是兩疋?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老殘游記》第四回:「在兩間堆破爛農器的一間屋子里,搜出了一個包袱,里頭有七八件衣裳?!?br />2.比喻累贅或負擔。如:「精神上的包袱。」
3.相聲或快書等曲藝中所制造的笑料。
4.一種特制的紙包,內裝紙錢等物,在佛前或墳前焚化?!都t樓夢》第五八回:「外頭去叫小廝們打了包袱,寫上名姓去燒?!?/div>
分類:
曲藝
祭掃
包衣
曲藝術語
藝術
衣物
物用
負擔
焚化
相聲
包裹
笑料
包袱
《國語辭典》:
說唱(說唱)
拼音:
shuō chàng
用說、唱方式表達的敘事性曲藝。如鼓詞、彈詞、相聲等。
分類:
說唱
表演
說有
曲藝
節(jié)目
大鼓
相聲
彈詞
《國語辭典》:
對口(對口)
拼音:
duì kǒu
1.嘴與嘴相對。形容講話時靠得很近。漢。王充《論衡。解除》:「胡越之人,耳口相類,心意相似,對口交耳而談,尚不相解?!?br />2.口角、爭執(zhí)?!镀窖齻鳌返谖寤兀骸钙抛拥溃骸耗銉蓚€休對口,到天明我自有個計較?!弧?br />3.一種曲藝表演方式。指兩個人互相答對或演唱。如:「對口相聲」、「對口快板」。
4.指雙方在工作內容和性質能相一致。如:「工作對口」。
分類:
符合
中醫(yī)
相聲
在內
爭執(zhí)
接吻
容和
和性
合適
山歌
性質
腦后
對語
雙方
方都
表演
一致
《漢語大詞典》:
走心
(1).離心;變心。
《漢書·晁錯傳》
:“親疏皆危,外內咸怨,離散逋逃,人有走心。” 譚億
《麥收之前》
:“憑良心說,我可是沒走心?。 ?br />(2).謂心不在焉。相聲
《小神仙》
:“說著說著說錯啦!怎么回事?走心啦!”
分類:
離心
心不在焉
變心
相聲
《漢語大詞典》:
笑課(笑課)
曲藝之一種?;b相聲。一般由兩個演員化裝表演,用說笑話、滑稽問答、說唱等引起觀眾發(fā)笑。
《人民日報》
1965.6.11:“因為小歌劇、小話劇、小演唱、舞蹈、器樂演奏、好來寶、說書、笑課(帶化裝表演的雙人相聲)等等文藝形式,都是短小活潑,一兩個人最多五六個人就能演出。”
分類:
曲藝
藝之
化裝
裝相
相聲
演員
表演
《國語辭典》:
抓哏
拼音:
zhuā gén
北平方言。指演藝人員于表演時,依觀眾或同演者的行動、態(tài)度,臨時編出有趣的動作或臺詞,以逗笑觀眾。
分類:
戲曲
丑角
相聲
評書
曲藝
演員
表演
《漢語大詞典》:
張壽臣
(1899-1970)相聲演員。北京人。1913年師從焦德海學藝,后與李德(藝名“萬人迷”)合作,受李教益。藝術上博采眾長,以沉穩(wěn)、細致、幽默為特色。代表作有
《小神仙》
、
《化蠟扦》
等。所演曲目編有
《張壽臣單口相聲選》
、
《張壽臣笑話相聲合編》
等。
分類:
相聲
演員
北京人
學藝
《國語辭典》:
眼皮子高
拼音:
yǎn pí zi gāo
眼光高,要求嚴格。如:「他眼皮子高,也許不會采行這方案?!?/div>
分類:
方言
看不起
相聲
《國語辭典》:
像生兒(像生兒)
拼音:
xiàng sheng ér
假裝?!都t樓夢》第三五回:「你不用做這些像生兒!我知道你的心里多嫌我們娘兒兩個,你是變著法兒叫我們離了你,你就心靜了?!?/div>
分類:
相聲
滑稽
虛假
言辭
《漢語大詞典》:
小玩兒鬧(小玩兒鬧)
方言。無業(yè)游蕩的青年。相聲
《追韓信》
:“‘正在街上走著哪,迎面來了幾個小玩兒鬧。’‘小玩兒鬧?那叫紈袴子弟!’‘紈袴子弟怎么解釋?’‘浪蕩公子?!耸幑佑矛F在的話說?’‘嗯!是小玩兒鬧!’”
分類:
方言
無業(yè)
游蕩
青年
相聲
《國語辭典》:
說學逗唱(說學逗唱)
拼音:
shuō xué dòu chàng
傳統(tǒng)相聲的四種基本技藝。說,敘說笑話、繞口令等。學,模仿各種鳥獸叫聲、叫賣聲、各種人物的風貌、語言等。逗,捉叫逗笑。唱,編一些滑稽可笑的詞,用各種曲調演唱,或將某些戲曲唱詞、曲調誇張演唱,以引人發(fā)笑。
分類:
相聲
技藝
敘說
《漢語大詞典》:
多口相聲
由幾個人表演的相聲。參看〖相聲〗。
分類:
幾個
個人
人表
表演
相聲
參看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