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眉目  拼音:méi mù
1.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度龂?。卷一二。魏書。崔琰傳》:「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膽望,而太祖亦敬憚焉?!?br />2.比喻面子?!端疂G傳》第七○回:「特地教吳學(xué)究、公孫勝幫他,只想要他見陣成功,山寨中也好眉目,誰想又逢敵手?!?br />3.事情的次序或頭緒。如:「有點眉目了。」
4.可為眾人表率和楷模的杰出人才。唐。劉禹錫〈唐故朝議郎守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司空奚公神道碑〉:「轉(zhuǎn)吏部員外郎,是曹在南宮為眉目,在選士為司命?!?/div>
《國語辭典》:有眉目  拼音:yǒu méi mu
有頭緒,可望實現(xiàn)。如:「工作找得有眉目了嗎?」
《國語辭典》:眉目不清  拼音:méi mù bù qīng
1.眉毛和眼睛不清明。泛指五官不端正。如:「此人身材俊俏,可惜眉目不清,少了那么一點兒靈秀之氣?!?br />2.比喻事情沒有頭緒。如:「這次帳目的整理,已經(jīng)進行許久,仍然眉目不清?!?/div>
《國語辭典》:眉目傳情(眉目傳情)  拼音:méi mù chuán qíng
用眉毛和眼睛來傳達情意?!?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四回:「因而乘機百般撩撥,眉目傳情。」也作「眉眼傳情」。
《國語辭典》:眉目明秀  拼音:méi mù míng xiù
形容面貌清明俊秀。宋。黃庭堅〈答晦夫衡州使君〉:「向見令嗣,眉目明秀,但患未得師友耳?!挂沧鳌该记迥啃恪埂?/div>
《國語辭典》:眉目清明  拼音:méi mù qīng míng
形容面貌清明俊秀?!?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回:「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人之處。」也作「眉清目秀」。
《國語辭典》:毫無眉目(毫無眉目)  拼音:háo wú méi mù
完全沒有消息、線索。《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及至入席,馮主事還想再申前議,無奈大眾口氣不放松一些兒,馮主事孤掌難鳴。看看天色已晚,只得送客各散,捐事毫無眉目。」
分類:消息線索
《國語辭典》:眉目如畫(眉目如畫)  拼音:méi mù rú huà
形容面貌端正美好?!逗鬂h書。卷二四。馬援傳》:「為人明須發(fā),眉目如畫?!?/div>
《分類字錦》:眉目顏色(眉目顏色)
莊子》,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
分類:偶字
《國語辭典》:青陽(青陽)  拼音:qīng yáng
1.明堂名。古時宮殿面向東方的廳堂?!抖Y記。月令》:「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倉龍?!?br />2.春天。晉。潘岳射雉賦〉:「于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固?。孟浩然 歲暮歸南山詩:「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br />3.比喻年輕的容貌。唐。李賀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jié)青陽皺?!?/div>
《漢語大詞典》:清陽(清陽)
(1).聲音清越悠揚。周禮·考工記·梓人:“其聲清陽而遠聞?!?br />(2).指眉目之間。清,指目;陽,同“ 揚 ”,指眉。 漢 傅毅 《舞賦》:“動朱唇,紆清陽。”文選·曹攄〈思友人〉詩:“褰裳不足難,清陽未可俟?!?李善 注引 毛萇 曰:“清陽,眉目之間也?!?br />(3).清輕。《淮南子·天文訓(xùn)》:“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一:“清陽曜靈,和氣容與?!?/div>
《漢語大詞典》:疏朗
亦作“疎朗”。亦作“踈朗”。
(1).開闊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鬚長四尺,甚有威望?!?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邈哉 崔生 ,體正心直。天骨踈朗,墻宇高嶷。忠存軌跡,義形風(fēng)色?!?span id="s8ocwm2" class="book">《晉書·王敦傳》:“ 敦 眉目疏朗,性簡脫,有鑒裁?!?span id="kqa2acm" class="book">《舊唐書·良吏傳下·張知謇》:“儀質(zhì)瓌偉,眉目疏朗,曉于玄理,清介自守?!?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許縹緲而娉姈。”
(2).俊爽;爽朗。晉書·桓玄傳:“及長,形貌瓌奇,風(fēng)神疏朗,博綜藝術(shù),善屬文。”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語遠……疎朗者語暢,沉著者語深?!?br />(3).指文氣豪放。 繆荃蓀 《宋元詞四十家序》:“其論 南 宋 詞人, 姜 張 并舉……又論 長公 疏朗, 稼軒 沉雄?!?br />(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又有瑟瑟幕……輕明虛薄,無以為比,向空張之,則疎朗之紋,如碧絲之貫真珠,雖大雨暴降,不能溼溺,云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币槐咀鳌佰\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五:“有堂三楹橫其前,下臨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云端,可稱幽爽。”
(5).淡雅清朗。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鮑楷 ﹞畫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潤,得古人意?!?/div>
《國語辭典》:送情  拼音:sòng qíng
1.傳遞情意。如:「眉目送情」?!度龂萘x》第八回:「布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貂蟬亦以秋波送情?!?br />2.送禮、送人情。
《漢語大詞典》:揚衡(揚衡)
舒展眉目。后漢書·蔡邕傳:“ 胡老 乃揚衡而笑,援琴而歌。” 李賢 注:“衡,眉目之間也。”
《漢語大詞典》:豐秀(豐秀)
謂肌膚豐滿,眉目清秀。舊唐書·懷哀王敏傳:“ 懷哀王 敏 , 玄宗 第十五子也。幼而豐秀。”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內(nèi)贊禮官……其官十餘員,自答應(yīng)長隨,選其動作便利,聲音洪亮,儀表豐秀者為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