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角  拼音:sān jiǎo
1.三角形?!对娊?jīng)。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固?。孔穎達。正義:「三星鼎足,而成三角。」
2.有棱角?!抖鲙肪矶骸秆廴牵谴蟠酱??!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目橫丹鳳,神凝三角。俏麗若三春之桃,清潔若九秋之菊?!?br />3.數(shù)學(xué)上指三角函數(shù)的關(guān)系、性質(zhì)及三角形解法與應(yīng)用之學(xué)。
《國語辭典》:三角眼  拼音:sān jiǎo yǎn
俗稱有鋒棱之目,是兇惡狠毒的相貌。
《國語辭典》:眼孔  拼音:yǎn kǒng
眼界。指見識。《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傳上。安祿山傳》:「善為部署,祿山眼孔大,毋令笑我。」《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華安,你好大眼孔,難道我這些丫頭就沒個中你意的?」
《漢語大詞典》:眼孔大
形容眼界寬,看得多。新唐書·逆臣傳下·安祿山:“帝為 安祿山 起第京師,以中人督役,戒曰:‘善為部署, 祿山 眼孔大,毋令笑我?!?/div>
《漢語大詞典》:世眼
(1).佛、菩薩的異名。《無量壽經(jīng)》卷上:“今日世眼,住導(dǎo)師之行?!?慧遠 義疏:“佛之異稱,能開世人眼,令見正道,故名世眼?!?span id="su36pew" class="book">《法華經(jīng)·序品》:“讚妙光菩薩,汝為世間眼?!?晉 法顯 佛國記:“﹝佛﹞泥洹以來,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間眼滅,眾生長悲?!?br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五代 齊己 《石竹花》詩:“常嗟世眼無真鑒,卻被丹青苦相陷?!?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今以世眼觀之,日入則天晦,日出則天明,似天以日為光也?!?清 趙翼 《陽朔山》詩:“胡為世眼無定準(zhǔn),憎者詆諆愛者羨?!?/div>
《漢語大詞典》:昏蒙(昏矇,昏濛)
亦作“ 昏瞢 ”。亦作“ 昏矇 ”。
(1).昏暗;陰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云月昏蒙,不甚可辨?!?清 葆光子 《物妖志·火》:“動則煨山岳而燼原野,靜則燭幽暗而破昏蒙。” 管樺 《第一課》:“在遮掩著野花的小河上……有昏蒙的塵霧在顫動。”
(2).指東西看上去模糊,不明亮。 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三:“鑲嵌在通往園子的門牖上的紅綠玻璃,也業(yè)已破損而昏蒙?!?br />(3).愚昧;糊涂。 唐 韓愈 《獨孤申叔哀辭》:“眾萬之生,誰非天邪?明昭昏蒙,誰使然邪?”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二:“若果解傾人城傾人國, 武帝 雖甚昏蒙,其敢求之也?” 明 劉基 《題群龍圖》:“吹之呼龍出石谼,使我一見開昏瞢。” 王闿運 《〈八代文粹〉序》:“共學(xué)適道,既洗於昏矇;博文約禮,詎窮於鉆仰也?!?郭沫若 《塔·萬引》:“ 松野 聽著他女人的這一席話……他昏蒙的腦筋頓時清醒了起來?!?br />(4).指眼光昏花,蒙矓。 明 李東陽 《和沉地官時旸游城西朝天宮韻》:“壯懷益磊磈,陋目開昏蒙。”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一對昏蒙無神的眼睛,時常流著淚水?!?br />昏濛:昏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桂庵:“夜色昏濛,惟有滿江星點而已。” 艾蕪 《歐洲的風(fēng)》:“趕著馬馱子不息地向前走,走,在這夜色昏濛的山中,在這崎嶇無路的坡上?!眳⒁姟?昏蒙 ”。
《國語辭典》:犀利  拼音:xī lì
1.堅固銳利。多指武器而言?!稘h書。卷七九。馮奉世傳》:「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萬人,一月足以決?!?br />2.形容語辭、感覺、目光等敏銳鋒利。唐。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序〉:「未幾,改職方知制誥,詞鋒犀利,絕人遠甚?!?/div>
《漢語大詞典》:眼藏
猶法眼。指眼光。《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人民程度之解釋》:“夫此詔書所揭示者,既炳若日星,且切中時勢,雖以諸國之大政治家之眼藏觀之,亦未見有不然之評論?!?/div>
分類:法眼眼光
《國語辭典》:發(fā)花(發(fā)花)  拼音:fā huā
1.開花。如:「綠樹枝頭春意鬧,發(fā)花知多少?」
2.發(fā)昏。如:「真是年紀大了,蹲一下站起來,眼前發(fā)花,一陣暈眩。」也作「花發(fā)」。
《國語辭典》:凡眼  拼音:fán yǎn
平庸的眼光或普通的見識。如:「一般的凡眼,怎能識得真正的千里馬?」宋。陸游 次韻邢德允見贈:「馬駿初非凡眼識,源深終與大川通?!埂都t樓夢》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貯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爾凡眼塵軀,未便先知的?!?/div>
《漢語大詞典》:蔽明
(1).隱匿賢能和良善。國語·齊語:“於子之鄉(xiāng),有居處好學(xué),慈孝於父母;聰慧質(zhì)仁,發(fā)聞於鄉(xiāng)里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明?!?span id="oha68bi" class="book">《鹖冠子·王鈇》:“善者不顯,命曰蔽明;見惡而隱,命曰下比?!?br />(2).遮掩眼光。《孔子家語·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紘紞充耳,所以掩聰也?!?/div>
《國語辭典》:掠影  拼音:lüè yǐng
從眼前閃掠過的影像。比喻模糊的印象。如:「浮光掠影」。
《漢語大詞典》:時眼(時眼)
世俗的眼光。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柄文者承弊襲常,方工雕浮,靡麗之詞,取媚時眼?!?/div>
《漢語大詞典》:俗目
(1).粗俗平庸的眼光。比喻淺薄的見識。 宋 韓琦 《和袁陟節(jié)推龍興寺芍藥》詩:“不論姚花與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
(2).借指眼光平庸,見識淺陋的人。 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此數(shù)人知之,遂足為名一世,而無問千百庸耳俗目之?dāng)_擾耶?”
《漢語大詞典》:金睛
閃金光的眼睛,形容眼光敏銳。《西游記》第八回:“卷臟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
《漢語大詞典》:別眼
(1).另眼。 宋 陳師道 《舅氏新齋》詩:“堂因竹柏有,花與歲時闌。欲作終年計,長留別眼看?!?br />(2).獨到的眼光。 清 李漁 《比目魚·別賞》:“這位女子就像胎里的明珠,璞中的美玉,全然不曾雕琢的,非具別眼的人,那里識認得出?!?br />(3).惜別的眼神。 清 姚燮 《春江曲》:“今年二月復(fù)行路,別眼看花增別愁?!?/div>
《漢語大詞典》:昏茫
(1).昏暗迷茫。藝文類聚卷九七引 晉 支曇諦 《赴火蛾賦》:“天地鬱蒸,日月昏茫。” 郭沫若 《海濤集·南昌之一夜》:“在昏茫中,渡過了江,天已經(jīng)黑下來了?!?蕭紅 《生死場》九:“昏茫的村莊埋著天然災(zāi)難的種子,漸漸種子在滋生。”
(2).形容眼光恍惚模糊的樣子。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 阿興 用昏茫的眼睛往這人叢中搜索著他的女人和孩子?!?碧野 《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第五章:“他遲鈍地轉(zhuǎn)動一對昏茫的眼睛,望著他們走前來,又送著他們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