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0
典故
3
詞典
100
分類詞匯
26
佛典
1
共130,分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7
8
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敵我矛盾
仇矛
持矛被甲
前把兩矛
棄戟捐矛
南矛
鬧矛盾
內(nèi)部矛盾
神矛一指
厹矛鋈錞
人民內(nèi)部矛盾
劍鎧矛戟
角若擔矛
階級矛盾
矛櫓
《高級漢語詞典》:
敵我矛盾
拼音:
dí wǒ máo dùn
敵對階級之間由于根本利害沖突而產(chǎn)生的矛盾
《漢語大詞典》:
仇矛
古兵器名。三隅矛。
《
釋名·釋兵
》
:“仇矛,頭有三叉,言可以討仇敵之矛也?!?王先謙 疏證補:“ 畢沅 曰:‘
《小戎》
詩云:“叴矛鋈錞?!?毛 傳:“叴,三隅矛也?!薄福骸畢础思俳枳郑斠浴稹癁檎??!?/div>
分類:
古兵器名
兵器
疏證
《分類字錦》:
持矛被甲
李綱
食蟹詩
秋風蕭蕭蘆葦蒼,野岸郭索紛成行。持矛被甲正雄健,意氣直欲行無旁。
分類:
蟹
《分類字錦》:
前把兩矛(前把兩矛)
韓翃
寄哥舒仆射詩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兩矛后雙戟。
分類:
矛
《分類字錦》:
棄戟捐矛(棄戟捐矛)
后漢書張霸傳:永元中,為會稽太守。霸始到越,賊未解,郡界不寧。乃移書開購,明用信賞,賊遂束手歸附,不煩士卒之力。童謠曰:棄我戟,捐我矛,盜賊盡,吏皆休。
分類:
能政
《駢字類編》:
南矛
《陸機要覽》:見西劍下。
《漢語大詞典》:
鬧矛盾(鬧矛盾)
因意見不合而彼此不和。
《花城》
1981年第6期:“好樣的!沒有因為鬧矛盾而影響學習,正說明小兩口吵架不記仇,好丈夫?!?/div>
分類:
鬧矛盾
意見
彼此
不和
《漢語大詞典》:
內(nèi)部矛盾
(1).哲學概念。事物內(nèi)部所固有的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部原因。
(2).“ 人民內(nèi)部矛盾 ”的省稱。
分類:
哲學
哲學概念
人民
內(nèi)部
矛盾
固有
是事
原因
《分類字錦》:
神矛一指
《
晉書·苻生載記
》:張琚杜洪因趙之成資,據(jù)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銳,藉陸海之饒,勁士風集,驍騎如云。自謂天下可平,關中可固。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人詠來蘇,不覺易主。按此秦閻負梁殊使涼州與張元靚涼州牧張瓘語也。
《分類字錦》:
厹矛鋈錞
見三隅注。正義:《曲禮》曰:進矛戟者前其錞。是矛之下端當有錞也。平底曰鐓,取其鐓地。
分類:
矛
《漢語大詞典》:
人民內(nèi)部矛盾
兩類社會矛盾之一。同“敵我矛盾”相對。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在一般情況下,人民內(nèi)部矛盾不是對抗性的。
分類:
社會
矛盾
人民
民利
利益
根本
一致
基礎
《分類字錦》:
劍鎧矛戟(劍鎧矛戟)
《
管子
》:黃帝修教十年,而葛盧之山發(fā)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fā)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十二。
分類:
偶字
《分類字錦》:
角若擔矛(角若擔矛)
《郁林異物志》:周留者,其實水牛,蒼毛豕身,角若擔矛,護衛(wèi)其犢,與虎為仇。
分類:
牛
《國語辭典》:
階級矛盾(階級矛盾)
拼音:
jiē jí máo dùn
馬克斯主義中指不同階級之間的沖突。
分類:
社會
經(jīng)濟
地位
產(chǎn)生
階級
矛盾
《駢字類編》:
矛櫓(矛櫓)
《晉書?馬韓傳》,善用弓楯矛櫓,雖有斗爭攻戰(zhàn),而貴相屈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