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府尊  拼音:fǔ zūn
舊時人民對知府的尊稱?!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父鹨彩怯墟?,看著覺得多事。」
分類:知府尊稱
《國語辭典》:太尊  拼音:tài zūn
1.對始祖的尊稱。《文選。揚雄。長楊賦》:「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固?。李善。注:「太尊,高祖也?!?br />2.明清時對知府的尊稱?!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盖霸鲁跏峒?,太尊、縣父母都親自到門來賀?!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二回:「現(xiàn)在新任的江寧府太尊,他是翰林出身?!?/div>
《國語辭典》:黃堂太守(黃堂太守)  拼音:huáng táng tài shǒu
知府。《幼學(xué)瓊林。卷一。文臣類》:「知府曰黃堂太守?!?/div>
分類:知府
《國語辭典》:首府  拼音:shǒu fǔ
行政區(qū)域的主要城市。舊時稱省治所在地。
《國語辭典》:二府  拼音:èr fǔ
1.宋時因中書省、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權(quán),故稱為「二府」。
2.明、清時俗稱各府同知為「二府」?!度辶滞馐贰返诙寤兀骸肝以诎矕|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轉(zhuǎn)了個二府,今年才升到這里?!?/div>
《國語辭典》:本府  拼音:běn fǔ
1.古時知府、官府的自稱。常見于小說、戲曲。
2.自己所處的府城?!都t樓夢》第一回:「本府太爺?shù)牟钊藖韨魅藛栐?。?/div>
《國語辭典》:郡侯  拼音:jùn hóu
1.晉朝時始置的爵位,下置相,至明朝時始廢。
2.知府的別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爹爹身為郡侯,飲此一杯淡水。」
《漢語大詞典》:三府
(1). 漢 制,三公皆可開府,因稱三公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稱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三府制法,未聞赦彼有罪,獄貨惟寶者也?!?span id="npzaxnx" class="book">《后漢書·承宮傳》:“三府更辟,皆不應(yīng)?!?李賢 注:“三府,謂太尉、司徒、司空府。”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詩:“一丘無自逸,三府會招賢?!?清 顧炎武 《郡縣論九》:“有學(xué)術(shù)才能而思自見于世者,其縣令得而舉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無失士矣?!?br />(2).通判的別稱。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回:“這通判是個三府,所以他一個六品官,和四品的知府是平行的,拜會時只拿個晚生帖子?!?/div>
《漢語大詞典》:黃傘(黃傘,黃繖)
亦作“黃繖”。
(1).黃顏色的傘。即黃羅傘蓋?;实蹆x仗之一。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太祖 皇帝即位后,車駕初出,過大溪橋,飛矢中黃繖,禁衛(wèi)驚駭,帝披其胸笑曰:‘教射!教射!’” 宋 劉過 《四犯剪梅花·上建康錢大郎壽》詞:“ 西清 侍宴,望黃傘、日華籠輦?!?元 吳師道 《元旦朝回書事》詩之一:“黃繖寶幢微影動,一時吹面受東風(fēng)?!?br />(2).借指皇帝。 宋 蘇軾 《九月十五日翼日各以表謝又進(jìn)詩一篇臣軾詩云》:“日高黃繖下 西清 ,風(fēng)動槐龍舞交翠?!?br />(3).黃顏色的傘。 明 清 時知府以上的官之前導(dǎo)儀仗。傘質(zhì)為布。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而庶子、諭德、洗馬及講讀學(xué)士,在京亦張大金扇,以故向來俱得用黃繖?!?/div>
《國語辭典》:公祖  拼音:gōng zǔ
1.舊日士紳對巡撫、按察司、道臺、知府等本地長官的稱謂?!队魇烂餮浴>矶?。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若非老公祖神明燭照,小女之冤,幾無所伸矣。」
2.復(fù)姓。如史記仲尼弟子傳有公祖句茲。
《漢語大詞典》:府差
指 明 清 知府衙門的差役。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丑扮府差上?!?span id="mbpz1pt"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五十回:“ 鳳四老爹 問差人道:‘你們是 臺州府 的差?’差人答道:‘我是府差。’”
《漢語大詞典》:佐貳(佐貳)
輔佐主司的官員。 明 清 時,凡知府、知州、知縣的輔佐官,如通判、州同、縣丞等,統(tǒng)稱佐貳。其品級略低于主管官。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和合是請,佐貳是膺?!?明 宋濂 《方愚庵墓版文》:“佐貳始雖倨慢,先生委誠待之,卒自愧服?!?span id="xz5lvs1" class="book">《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次日到衙門里去看看,只見一般佐貳太爺揚揚得意,有的坐轎,有的步行踱了進(jìn)去。”
《國語辭典》:府佐  拼音:fǔ zuǒ
幫助知府辦事的官吏?!读砍烧Z注解。吏部》:「府佐:幫助知府辦事之官,如同知、通判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郡伯
爵名。 金 置。 元 因之。 明 清 時亦稱知府為郡伯。金史·百官志一:“正從一品曰郡王,曰國公;正從二品曰郡公;正從三品曰郡侯;正從四品曰郡伯?!?清 方文 《元日星渚》詩之二:“春江欲去仍回首,郡伯相畱且授餐?!?/div>
分類:爵名知府
《國語辭典》:掛牌  拼音:guà pái
1.懸牌?!都t樓夢》第八六回:「然后知縣掛牌坐堂,傳齊了一干鄰保證見尸親人等?!挂沧鳌笒炫啤埂?br />2.醫(yī)生、律師等正式開業(yè)。如:「掛牌行醫(yī)」。也作「掛牌」。
3.古代知府以下官員補缺署事,由布政司懸牌公告。也作「掛牌」。
《國語辭典》:掛牌(掛牌)  拼音:guà pái
1.懸牌?!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阜惨☉?,先幾日要在牌上寫一個日子,鮑文卿卻是水西門總寓掛牌。」也作「掛牌」。
2.指醫(yī)生、律師等正式開業(yè)。如:「小王已可掛牌行醫(yī)了。」也作「掛牌」。
3.從事外匯等交易,已經(jīng)委托買進(jìn)或賣出而等著成交回報。如:「今兒一早,他即趁勢掛牌買進(jìn)某績優(yōu)股?!?br />4.古代知府以下官員補缺署事,由布政司懸牌公布。也作「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