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焦繼勛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1—978 【介紹】: 宋許州長社人,字成績。少讀書有大志。仕后晉,屢建戰(zhàn)績,累遷保義軍兵馬留后。仕后漢、后周,皆有功名。宋初,為右武衛(wèi)上將軍。太祖乾德中,向拱為西京留守,不省府事,群盜為亂,朝命繼勛代之,月余秩序肅然。仕終彰德軍節(jié)度,仍知留府事。平生涉獵史傳,頗達治道,所至有善政。然性吝嗇,多省公府用度,時論少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3—976 【介紹】: 宋宋州寧陵人,字義淳。后唐明宗長興間進士。歷仕至后周。入宋,召為諫議大夫,知青州。太祖建隆二年制置晉州榷礬,增課八十余萬緡。乾德初遷刑部侍郎、知鳳翔府,移秦州,轉兵部侍郎,徙知成都府。開寶五年拜參知政事。以戶部尚書致仕。有《歷代紀要》、《切韻拾玉》等。
滕中正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8—991 【介紹】: 宋青州北海人,字普光。后周時累官河南府判官、檢校戶部員外郎。宋太祖乾隆五年以侯陟薦,入為殿中侍御史。太宗時遷考功員外郎,授四川東路轉運使。累官權御史中丞,出知河南府。官終判留司御史臺。性峻刻,連鞫大獄,時議以為深文。權中丞時,振舉綱憲,人謂稱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4—986 【介紹】: 宋大名臨清人,字德升。歷仕五代晉、漢、周,有戰(zhàn)功,累官鳳翔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師、西面緣邊副都部署。宋初加兼中書令,復鎮(zhèn)鳳翔。太祖開寶二年,與武行德諸藩鎮(zhèn)入朝侍宴,太祖授意解兵權,次日即罷鎮(zhèn)奉朝請。太宗太平興國中封邠國公。
翟守素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2—992 【介紹】: 宋濟州任城人,字昭儉。后晉出帝天福中,以父蔭補殿直。后周世宗時為承天軍使。宋太祖乾德中,為引進副使,從王金斌伐蜀。蜀平,擢判四方館事,復入蜀經略諸郡,以防變亂。開寶三年,為劍南十州都巡檢使。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塞河決,平梅山洞蠻。吳越降,為兩浙諸州兵馬都監(jiān),安撫諸郡,知杭州。后歷知延州、大名府、潞州、鳳翔府,為并州兵馬鈐轄,屯夏州,徙石州。以老病乞歸。歷事四朝,所至有治績。斷獄謹慎,寬仁容眾。
劉保勛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5—986 【介紹】: 宋河南人,字修業(yè)。劉處讓子。少好騎射,又頗能詩。十許歲隨父署后唐新德軍衙內都校。仕后周至工部員外郎。太宗雍熙中累官權御史中丞兼勾當差遣院。曹彬等受命征幽州,保勛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宋兵敗,濟拒馬河,其馬陷淖中,與子利涉俱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7—976 【介紹】: 宋幽州安次人。本名胤,避太祖諱,因以字行。呂琦子。周世宗時,太祖歷滑、許、宋三鎮(zhèn),馀慶并為賓佐。宋建,自給事中充端明殿學士,知開封府。歷戶、兵二部侍郎,知潭、襄、江陵等州府。擢參知政事,會趙普忤旨,左右爭傾普,獨馀慶辨明之。開寶六年,與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書左丞。卒。
辛仲甫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7—1000 【介紹】: 宋汾州孝義人,字之翰。后周時,仕至觀察判官。宋初,為平盧軍節(jié)度判官,改鄆、齊觀察判官,多雪民冤。乾德中歷知光州、彭州,救水災,平兵亂。太宗太平興國初遷起居舍人,奉使契丹,不辱朝命。使還,知成都府,政尚寬簡。雍熙二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淳化二年罷知陳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謚康節(jié)。
全宋文·卷四九
辛仲甫(九二七——一○○○),字之翰,汾州孝義(今山西孝義)人。少好學,及長,能吏事。周廣順中,為郭崇掌書記。入宋,為平盧軍節(jié)度判官。雍熙二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端拱中進戶部侍郎,淳化中以太子少保致仕。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太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8—1000 【介紹】: 宋并州陽曲人,字抱一。后周太祖婿。世宗時從征南唐、契丹,以戰(zhàn)功官至殿前都點檢,旋解禁衛(wèi)兵權,加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恭帝時領忠武軍節(jié)度使。曾資助趙匡胤聘納孝明皇后。入宋,加兼侍中,授武勝軍節(jié)度使,太祖常待以故舊之禮。歷安化軍、泰寧軍節(jié)度使、河北兩路排陣使。真宗時封衛(wèi)國公,授檢校太師、彰德軍節(jié)度、知天雄軍。
全宋文·卷四九
張永德(九二八——一○○○),字抱一,并州陽曲(今山西太原)人,周太祖婿。太祖登位,授永德左衛(wèi)將軍、內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加駙馬都尉,領和州刺史。后擢殿前都指揮史。世宗時從征南唐、契丹,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恭帝時移忠武軍節(jié)度使。宋太祖即位,加兼侍中,授武勝軍節(jié)度使。太宗太平興國六年封鄧國公,歷知州、節(jié)度、都部署。真宗即位,封衛(wèi)國公。咸平三年秋卒,年七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五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0—990 【介紹】: 宋青州人,字希粲。后漢乾祐進士。仕后周,為淄州團練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歷知北海軍、荊南轉運事。帝征南唐,供給無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歷西川、廣南轉運使,以才干稱。官至給事中。
全宋詩
許仲宣(九三○~九九○),字希粲,青州(今屬山東)人。后漢乾祐間進士。后周顯德初為濟陰主簿,淄州團練判官。入宋,太祖擢授知北海軍。開寶九年(九七六)知永興軍。太宗繼位,遷兵部郎中,授西川轉運使。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遷吏部郎中,八年,為左諫議大夫。雍熙四年(九八七),出知廣州,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遷給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二七○有傳。
趙安易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0—1005 【介紹】: 宋洛陽人,字季和。趙普弟。太宗太平興國中,歷官監(jiān)察御史、知興元府;又拜宗正少卿、知定州。淳化中請鑄大錢,以十當百,歲中才得三千緡,大有虧耗,眾議喧然,遂罷。知襄、廬二州后歸朝,就遷宗正卿。時屬籍未備,奏請纂錄,真宗咸平初,受命與梁周翰同事修纂。略涉書傳,性強狠,好談世務,然多疏闊不可用。晚歲進趨不已,時論嗤之。
全宋文·卷五三
趙安易(九三○——一○○五),字季和,幽州薊(今北京)人,趙普弟。建隆初攝府州錄事參軍,再遷河南府推官。太平興國中歷華、邢二鎮(zhèn)掌書記。拜監(jiān)察御史、知興元府,轉殿中。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后命按視北邊事。歷知襄、廬二州,就遷宗正卿。安易略涉書傳,好談事務,而疏闊不可用。曾請復井田之制,又屢言陵廟事。景德二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附有傳。
安守忠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2—1000 【介紹】: 宋晉陽人,字信臣。安審琦子。仕后周,官至衛(wèi)州刺史。入宋,從征太原,多有謀略。太祖開寶初為濮州刺史,黃河決澶州,與曹翰護役,遂塞之。太宗時歷知滄州、瀛州、雄州等,拜威德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營田使。為政簡靜,威德兼著,所至樂施予,喜與士大夫游從。
全宋文·卷五三
安守忠(九三二——一○○○),字信臣,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仕周至衛(wèi)州刺史。入宋,為左衛(wèi)將軍。后歷典永、漢、濮、遼、易、夏、滄、瀛、雄諸州。太平興國三年,拜感德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營田使。咸平三年卒,年六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4—1004 【介紹】: 宋曹州濟陰人,字寶臣。太祖乾德六年進士。授峽州軍事推官。太宗朝累任監(jiān)司,有能名。以光祿少卿使高麗,高麗人皆信服。淳化中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誥。真宗即位,遷給事中,歷知梓、青、揚州。官終判尚書刑部。
全宋詩
柴成務,(九三四~一○○四),字寶臣,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進士。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任峽路轉運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墓志銘》)。歷知果、蘇二州,兩浙轉運使,入為戶部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為京東轉運使。召入知制誥。蜀王小波、李順事平,知河中府。真宗即位,遷給事中,歷知梓、青、揚州,入判尚書刑部。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五五
柴成務(九三四——一○○四),字寶臣,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人。乾德六年登進士甲科,歷官大理寺丞、太常丞、殿中侍御史,知果、蘇二州,兩浙轉運使,遷光祿少卿,奉使高麗。后為京東轉運使,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誥,同知給事中事,出知河中府。真宗時,遷給事中,知梓州、揚州,入判尚書刑部。博聞稽古,有文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8—1006 【介紹】: 宋開封襄邑人,字信臣。張誼子。以蔭補太廟齋郎。后周世宗平淮南,獻《南征賦》、《治民論》,召試授御史臺主簿,棄官而歸。宋太祖建隆二年進士第一。歷右補闕、中書舍人。從太宗征太原,歷任京東、江南轉運使。雍熙三年上《大政要錄》,為開封府推官。坐事貶安州司馬,歷知晉、許、杭、蘇等州。景德初以工部侍郎致仕。善談論,尚氣節(jié)。嘗獻《元元論》,大旨以養(yǎng)民務穡為急,深得真宗嘉賞。
全宋詩
張去華(九三八~一○○六),字信臣,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進士,拜秘書郎,直史館,擢為右補闕,后知磁、乾二州,選為益州通判,遷起居舍人,知鳳翔府。太宗朝為京東轉運使,歷禮部郎中。真宗朝復拜右諫議大夫,遷給事中,歷知杭州、蘇州。景德元年(一○○四),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有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2—999 【介紹】: 宋泉州南安人,字禹謨。陳洪進辟為功曹參軍,掌箋奏。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復舉進士登第。淳化初趙普留守西京,表為通判,委以府政。累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以與兇人趙贊素善,出知襄州,徙荊南府。真宗咸平中拜工部侍郎,卒。
全宋詩
劉昌言(九四二~九九九),字禹謨,泉州南安(今屬福建)人。節(jié)度使陳洪進辟為功曹參軍,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隨洪進歸宋。八年,舉進士得第,遷保信、武信二鎮(zhèn)判官。后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又出知襄州。至道二年(九九六),徒知荊南府。真宗咸平二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三十卷(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七四),已佚。《宋史》卷二六七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
劉昌言(九四二——九九九),字禹謨,泉州南安(今福建泉州市西)人。少篤學,文辭靡麗,陳洪進辟為功曹參軍,掌箋奏。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及第。淳化初趙普留守西京,表為通判,委以府政。普卒,召對稱旨,遷工部郎中。累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出知襄州,至道二年徙知荊南府,咸平初拜工部侍郎。二年卒,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