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6詞典 2分類詞匯 144
《漢語大詞典》:禮則(禮則)
猶禮法、禮制。禮節(jié)法則。左傳·文公六年:“道之以禮則,使毋失其土宜?!?林堯叟 注:“開道天下以禮節(jié)法則?!?漢 蔡邕 《故太尉橋公廟碑》:“三孤故臣門人相與述公之行,咨度禮則?!?span id="8mu0dpo"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奉承 陰后 ,傍接同列,禮則修備,上下安之?!?/div>
《國語辭典》:修整  拼音:xiū zhěng
修理整治?!赌鲜?。卷一五。徐羨之傳》:「廣陵舊有高樓,湛之更修整之,南望鐘山?!埂毒劳ㄑ浴>硪灰?。蘇知縣羅衫再合》:「這山東王尚書府中水牌在上的,就是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堅固又乾凈?!?/div>
《漢語大詞典》:尊禮(尊禮)
(1).尊崇禮法。禮記·表記:“ 周 人尊禮尚施。” 孔穎達(dá) 疏:“尊禮尚施者,謂尊重禮之往來之法,貴尚施惠之事也。”宋史·道學(xué)傳一·張載:“故其學(xué)尊禮貴德,樂天安命。”
(2).隆重的禮儀。國語·越語下:“王曰:‘與人奈何?’對曰:‘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與之市?!?韋昭 注:“言當(dāng)卑約其辭、尊重其禮以求平?!币徽f,尊禮,撙禮。謂貶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禮相待。見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國語二“卑辭尊禮”。
(3).敬重而厚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如 燕 , 昭王 擁彗先驅(qū),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yè),筑 碣石宮 ,身親往師之。作《主運》。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span id="wp8v8ea" class="book">《北史·張彫武傳》:“帝甚重之,以為侍講,與侍書 張景仁 并被尊禮,同入 華元殿 ,共讀春秋。” 明 焦竑 玉堂叢語·寵遇:“ 太祖 尊禮 劉基 ,嘗稱老先生而不名。”
《漢語大詞典》:博約(博約)
(1).指文章內(nèi)容廣博,言簡意明。文選·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李善 注:“博約,謂事博文約也?!?明 沈鯨《雙珠記·師徒傳習(xí)》:“連年請 馮先生 在家教習(xí)舉業(yè),喜得功深博約,理極精微,從此奮發(fā),取青紫如拾芥?!?br />(2).廣求學(xué)問,恪守禮法。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酬韓仲文昆季聯(lián)句見謝》:“次第極言笑,左右排圖書,終日欣博約,貶異正則扶?!?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皆有所證據(jù)?!?陳去病 《自兗州過曲阜謁圣廟孔林》詩之三:“循循知善誘,博約能折中?!眳⒁姟?博文約禮 ”。
《國語辭典》:博文約禮(博文約禮)  拼音:bó wén yuē lǐ
廣博的研習(xí)典籍,并依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語本《論語。雍也》:「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div>
《國語辭典》:禮書(禮書)  拼音:lǐ shū
1.記載禮法的書?!蹲髠?。哀公三年》:「命宰人出禮書,以待命?!?br />2.結(jié)婚證書的俗稱。
3.史記八書之一?!妒酚洝>硪蝗?。太史公自序》:「維三代之禮,所損益各殊務(wù),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禮因人質(zhì)為之節(jié)文,略協(xié)古今之變。作禮書第一?!?br />4.書名。宋陳祥道撰。一百五十卷。多據(jù)王安石新經(jīng)義而攻詰鄭玄之學(xué)。然貫通經(jīng)傳,綱舉目張,前說后圖,考訂詳悉,論辯精博。
《漢語大詞典》:問禮(問禮)
詢問禮法;學(xué)禮。禮記·曲禮下:“在朝言禮,問禮,對以禮?!?span id="bomlnky" class="book">《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孔子 適 周 ,將問禮於 老子 ?!?唐 劉長卿 《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詩:“江上花催問禮人, 鄱陽 鶯報 越 鄉(xiāng)春?!?/div>
分類:詢問禮法
《國語辭典》:天秩  拼音:tiān zhì
1.天定的爵秩?!稌?jīng)。皋陶》:「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br />2.天子賜予的秩祿?!段倪x。潘岳。夏侯常侍誄》:「宜享遐紀(jì),長保天秩。」
《國語辭典》:官方  拼音:guān fāng
1.官吏應(yīng)守的禮法、紀(jì)律?!顿Y治通鑒。卷七九。晉紀(jì)一。武帝泰始四年》:「末世不能紀(jì)遠(yuǎn)而專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簡書,簡書愈繁,官方愈偽?!挂卜Q為「官紀(jì)」。
2.公家方面,多指政府。如:「這件意外車禍已由官方詳細(xì)調(diào)查?!?/div>
《國語辭典》:詭遇(詭遇)  拼音:guǐ yù
本指打獵時不依規(guī)定而追殺獵物?!睹献?。滕文公下》:「我驅(qū)馳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jié)h。趙岐。注:「橫而射之曰詭遇?!购蟊扔鞑灰哉雷非竺?。唐。白居易適意〉詩:「直道速我尤,詭遇非吾志?!?/div>
《國語辭典》:法服  拼音:fǎ fú
1.法制所定的服飾?!缎⒔?jīng)。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埂段倪x。班固。東都賦》:「盛三雍之上儀,脩袞龍之法服?!?br />2.架裟,僧侶的法衣。菩薩本業(yè)經(jīng):「被上法服,當(dāng)愿眾生,服圣表示,敏于道行。」也稱為「法衣」。
《漢語大詞典》:率履
遵循禮法。履,禮。《詩·周頌·長發(fā)》:“率履不越,遂視既發(fā)?!?孔 傳:“使其民循禮不得踰越。” 唐 梁肅 《祭獨孤常州文》:“ 孔 門四科,《洪范》三德,總於公躬,率履不忒?!?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公主率履由衷,每抗古人之節(jié)?!眳⒁姟?率禮 ”。
《漢語大詞典》:率禮(率禮)
遵循禮法。東觀漢記·梁冀傳:“大將軍夫人,躬先率禮,淑慎其身,超號為 開封君 ?!?span id="kyh03jh"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夫災(zāi)變之發(fā),皆所以明教誡也,惟率禮脩德,可以勝之?!?宋 葉適 《祭子三郎文》:“汝幼既能率禮,長必能行義。”
《國語辭典》:本義(本義)  拼音:běn yì
1.最初的意義?!稘h書。卷七三。韋玄成傳》:「相奏悼園稱『皇考』,立廟,益民為縣,遠(yuǎn)離祖統(tǒng),乖繆本義?!?br />2.造字之初賦予文字的原本意義。如「日」的本義是太陽;后漸有引申、假借等義滋生。
《漢語大詞典》:大物
(1).指天下或帝位。莊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成玄英 疏:“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稱大物也?!?宋 黃庭堅 《書磨崖碑后》詩:“撫軍監(jiān)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br />(2).指表示等級的儀制禮法。國語·周語中:“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775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荀子·賦》:“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楊倞 注:“夫人之大者莫過於禮,故謂之大物也?!?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禮樂征伐,先王治世之大物也?!?br />(3).猶重器。 明 宋濂 《隋室興亡論》:“蓋天下大物也,可以德持,不可以力競?!?/div>
《漢語大詞典》:法音
(1).指法言。合乎禮法之言。北史·韓顯宗傳:“竊惟陛下耳聽法音,目翫墳典,口對百辟,心慮萬機……文章之業(yè),日成篇卷?!?br />(2).佛教語。解說佛法的聲音,佛法。《法華經(jīng)·譬喻品》:“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經(jīng)藏堂記》:“寺有佛像,有僧徒,而無經(jīng)典;寂寥精舍,不聞法音,三寶闕一,我愿未滿?!?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命命鳥》:“這里頭是 喬答摩 宣講法要的道場?,F(xiàn)時正在演說,好些人物都在那里聆聽法音。”
(3).誦經(jīng)奏樂聲。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特過玄壇啟法音?!?清 洪升 《長生殿·覓魂》:“內(nèi)奏法音科。”
《國語辭典》:移天  拼音:yí tiān
古時婦女尊稱父親及丈夫為「所天」。移天指出嫁。唐。皇甫枚《王知古》:「兒自移天崔門,實秉懿范;奉蘋蘩之敬,如琴瑟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