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漢語大詞典》:靈旗(靈旗,靈旂)
亦作“ 靈旂 ”。
(1).戰(zhàn)旗。出征前必祭禱之,以求旗開得勝,故稱。史記·孝武本紀:“其秋,為伐 南越 ,告禱 泰一 ,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 泰一 鋒,名曰‘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7585' target='_blank'>《漢書·禮樂志》:“招搖靈旗,九夷賓將?!?顏師古 注:“畫招搖於旗以征伐,故稱靈旗?!?宋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使靈旗再圖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師。” 清 許承欽 《錢塘江觀潮》詩:“靈旗百萬驅(qū)雷鼓,彊弩三千試水犀?!?br />(2).神靈的旗子。 唐 劉禹錫 《七夕》詩之一:“河鼓靈旗動, 嫦娥 破鏡斜?!?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靈旗兮風翩翩,舉天瓢兮酌天泉?!?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五云車,靈旗導,七寶宮,鸞輿到?!?清 譚嗣同 《桃花夫人廟神弦曲》之一:“帝子靈旗千里遙,渚宮玉露蘋花泣?!?br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驅(qū)邪鎮(zhèn)鬼。 宋 王圭 《依韻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靈旂捲,瑞穀常登御廩蕃?!?/div>
《國語辭典》:報應(報應)  拼音:bào yìng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后專指做壞事的人必定會遭受惡運。《須賴經(jīng)》:「一切諸法,報應有二,種善者生善道,種惡者隨惡道。」《紅樓夢》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么是陰司地獄報應的?!?/div>
《漢語大詞典》:禳謝(禳謝)
向神祭禱,謝罪消災。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趙 韓王 疾,夜夢甚惡,使道流上章禳謝。”《水滸傳》第七一回:“﹝ 宋江 ﹞遂對眾兄弟道:‘從前兵刃到處,殺害生靈,無可禳謝。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div>
《漢語大詞典》:修禳
祭禱消災。 明 沈鯨《雙珠記·奏議頒赦》:“伏愿修禳弭禍苗,燮理陰陽氣自調(diào)?!?span id="0sa0ue0"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七八回:“群臣奏曰:‘大王當命道士設醮修禳?!?/div>
分類:祭禱消災
《漢語大詞典》:醮祠
齋醮祭禱。 宋 范鎮(zhèn) 《東齋記事》卷一:“ 慶歷 中,下學士院定其文曰‘皇帝欽崇國祀之寶’,醮祠則用之?!?/div>
分類:齋醮祭禱
《漢語大詞典》:攘服
猶征服。《漢書·賈捐之傳》:“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頓 以來數(shù)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顏師古 注:“攘,卻也?!?br />祭禱以求平息。攘,通“ 禳 ”。后漢書·盧植傳:“脩禮者,應徵有道之人,若 鄭玄 之徒,陳明《洪范》,攘服災咎?!?/div>
《漢語大詞典》:翳釀(翳釀)
古代一種去邪消災的祭禱活動。戰(zhàn)國策·齊策五:“中人禱祝,君翳釀,通都小縣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div>
《漢語大詞典》:弊梗
以幣帛祭禱。管子·四時:“其事號令,修除神位,謹禱弊梗?!?尹知章 注:“梗,塞也。時方開通,而有弊敗梗塞者,則禱神以通道之。” 王念孫 讀書雜志·管子七:“ 引之 曰:弊與幣同。梗,禱祭也。幣梗者,梗用幣也…… 尹 以弊梗為弊敗梗塞,非是?!?/div>
分類:幣帛祭禱
《漢語大詞典》:斃梗
以幣帛祭禱。獘,通“ 幣 ”。管子·四時:“其事號令,修除神位,謹禱獘梗?!?/div>
分類:幣帛祭禱
《漢語大詞典》:祃禱(禡禱)
謂禡祭禱兵。 清 昭梿 嘯亭雜錄·記辛亥敗兵事:“﹝ 康熙 丁丑, 仁皇帝 親征沙漠 噶爾丹 。﹞上曰:‘然則命汝副 傅 ( 傅爾丹 )以行,尚敢辭耶?’ 達 ( 達福 )語塞,遂叩首出,禡禱於明堂?!?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禡禱 蚩尤 ,蠟餞貓虎?!?/div>
分類:祭禱
《漢語大詞典》:祃禂
1.同"禡禱"。
2.禡祭禱兵。
分類:祭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