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fā)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zhèn)小學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zhàn)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蔑。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于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zhèn),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漢語大詞典》:秋心
秋日的心緒。多指因秋來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唐 鮑溶 《怨詩》:“秋心還遺愛,春貌無歸妍。” 宋 張耒 《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發(fā)秋心?!?/div>
《漢語大詞典》:內火
(1).內熱。 唐 孟郊 《路病》詩:“飛光赤道路,內火焦肺肝?!?span id="z0oheb1" class="book">《再生緣》第二一回:“太后娘娘內火已散,再服一劑,須要參湯應用,以候宿食下來?!?br />(2).指世俗人熾熱的欲望。 唐 鮑溶 《宿悟空寺贈僧》詩:“朝光畏不久,內火燒人情?!?br />(1).禁止野燒;禁火。周禮·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季春出火,民咸從之。季秋內火,民亦如之。”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以三月本時昬心星見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黃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內火。” 唐 皎然 《奉和陸中丞使君長源寒食日作》:“因逢內火千家靜,便覩行春萬木榮。”
(2).指心星移位退伏,說明季節(jié)更換,夏去秋來。大戴禮記·夏小正:“九月內火。內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王筠 正義:“內音納……下內字衍文?!?顧鳳藻 集解:“八月日躔大火,心星蓋已伏矣。九月又言之內,因《記》出火而及之,故變伏言內也。”
《漢語大詞典》:秋眼
謂秋來眼中所見。 唐 白居易 《喚笙歌》:“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div>
《國語辭典》:悲秋傷春(悲秋傷春)  拼音:bēi qiū shāng chūn
既悲秋來又傷春去。比喻多愁善感,容易觸景生情。如:「凡容易悲秋傷春者,大多是多情之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