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杜鳳梧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杜鳳梧(1792年6月17日—1852年9月22日),字秋來,號尺巢,浙江上虞縣長塘人,清朝官員。乾隆壬子閏四月二十八日生。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進士,任職涇縣知縣。咸豐壬子八月初九日卒。曾創(chuàng)建長塘鎮(zhèn)新杜家臺門。
《駢字類編》:秋來(秋來)
唐 李益 送客還幽州 秋來莫射南飛雁,從遣乘春更北飛。
唐 白居易 燕子樓三首 其一 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唐 杜牧 詠歌圣德遠懷天寶因題關(guān)亭長句四韻 秋來氣勢洪河壯,霜后精神泰華獰。
唐 司空圖 山中 世間萬事非吾事,只愧秋來未有詩。
分類:秋來
《國語辭典》:春去秋來(春去秋來)  拼音:chūn qù qiū lái
形容光陰匆匆流逝,歲月如梭。明。高濂《玉簪記》第三三出:「春去秋來容易過,思兒念女淚沾裳?!挂沧鳌复簛砬锶ァ埂?/div>
《分類字錦》:蟬送秋來(蟬送秋來)
李中 一聲蟬送早秋來。
分類:
《漢語大詞典》: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fā)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zhèn)小學(xué)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zhàn)爭中犧牲的老同學(xué)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蔑。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于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zhèn),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漢語大詞典》:秋心
秋日的心緒。多指因秋來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唐 鮑溶 《怨詩》:“秋心還遺愛,春貌無歸妍。” 宋 張耒 《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發(fā)秋心?!?/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火
(1).內(nèi)熱。 唐 孟郊 《路病》詩:“飛光赤道路,內(nèi)火焦肺肝?!?span id="zctkaq2" class="book">《再生緣》第二一回:“太后娘娘內(nèi)火已散,再服一劑,須要參湯應(yīng)用,以候宿食下來?!?br />(2).指世俗人熾熱的欲望。 唐 鮑溶 《宿悟空寺贈僧》詩:“朝光畏不久,內(nèi)火燒人情?!?br />(1).禁止野燒;禁火。周禮·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季春出火,民咸從之。季秋內(nèi)火,民亦如之。”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以三月本時昬心星見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黃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內(nèi)火。” 唐 皎然 《奉和陸中丞使君長源寒食日作》:“因逢內(nèi)火千家靜,便覩行春萬木榮?!?br />(2).指心星移位退伏,說明季節(jié)更換,夏去秋來。大戴禮記·夏小正:“九月內(nèi)火。內(nèi)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王筠 正義:“內(nèi)音納……下內(nèi)字衍文?!?顧鳳藻 集解:“八月日躔大火,心星蓋已伏矣。九月又言之內(nèi),因《記》出火而及之,故變伏言內(nèi)也?!?/div>
《漢語大詞典》:秋眼
謂秋來眼中所見。 唐 白居易 《喚笙歌》:“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div>
《國語辭典》:悲秋傷春(悲秋傷春)  拼音:bēi qiū shāng chūn
既悲秋來又傷春去。比喻多愁善感,容易觸景生情。如:「凡容易悲秋傷春者,大多是多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