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6詞典 3分類詞匯 423
共423,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槍手
儒童
分校
會試
高榜
講章
明字
八科
占鰲頭
特奏名
禮部試
官生
刊文
號子
蟾宮客
《國語辭典》:槍手(槍手)  拼音:qiāng shǒu
1.古時(shí)持槍的兵士。《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東路槍手,自至和初立為土丁之額?!?br />2.持槍射擊者。如:「他是著名的槍手,隨時(shí)有人請他表演射擊,均百發(fā)百中?!?/div>
《國語辭典》:槍手(槍手)  拼音:qiāng shou
冒名頂替,代人考試者?!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讣依镉惺畞砣f家私,只是胸中沒得一點(diǎn)兒墨汁?!诟骱蜓a(bǔ)熟人中托找槍手。」也作「鎗手」。
《國語辭典》:鎗手  拼音:qiāng shou
冒名頂替,代人考試者?!?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勾串提學(xué)衙門,買囑鎗手代考?!挂沧鳌笜屖帧埂?/div>
《漢語大詞典》:儒童
明 清 科舉制度,凡應(yīng)秀才孝試的士子,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儒童或文童。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文戲·歇后詩》:“ 云間 求忠書院,為 方正學(xué) 建也。一日,院觀風(fēng),有儒童告考, 張郡侯 命學(xué)博往書院試之?!?span id="f7bdnnl"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七回:“傳進(jìn)新進(jìn)儒童來。到 汶上縣 頭一名點(diǎn)著 荀玫 ?!?span id="9jd3lrf"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一》:“儒童入學(xué)考試,初用《四書》文、孝經(jīng)論各一?!?/div>
《國語辭典》:分校  拼音:fēn xiào
1.校本部以外分設(shè)的學(xué)校。
2.分隔,使不在一校。如:「男女分校」。
《國語辭典》:會試(會試)  拼音:huì shì
古代科舉制度,鄉(xiāng)試第二年會集各省舉人于京師應(yīng)試,稱為「會試」?!睹魇?。卷七○。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xiāng)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div>
《漢語大詞典》:高榜
(1).高懸的告示。 宋 蘇軾 《高溪有會景亭予欲遷之而力未暇特為制名曰招隱仍為詩以告來者庶幾遷之》:“飛簷臨古道,高榜勸游人。”
(2).科舉時(shí)代張貼的錄取名單。河北梆子《喜榮歸》:“我只說你到京城高榜得中,誰料想落一個乞討回程!”
《漢語大詞典》:講章(講章)
為學(xué)習(xí)科舉文或經(jīng)筵進(jìn)講而編寫的五經(jīng)、四書的講義。 明 徐咸 《西園雜記》卷上:“祭酒 陸深 奏講官講章不宜輔臣改竄,使得自盡其愚,因以觀其學(xué)術(shù)邪正?!?span id="b95tllf"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二回:“﹝ 寶玉 ﹞看著小注,又看講章?!?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鄙摺卷者,則爭碑版篆隸之上游;薄講章者,則標(biāo)漢學(xué)考據(jù)之赤幟?!?/div>
《漢語大詞典》:明字
唐 代科舉取士的科目名稱。主要考試關(guān)于書學(xué)的知識。參見“ 明法 ”。
《國語辭典》:明法  拼音:míng fǎ
1.申明法令?!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皇帝臨位,作制明法?!梗瑓⒁姟该鞣▽徚睢箺l。
2.自然的規(guī)律?!肚f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shí)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br />3.明的法令?!稘h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今大王列在諸侯,訹邪臣浮說,犯上禁,橈明法?!?/div>
《國語辭典》:八科  拼音:bā kē
科舉取士的八種科目:(1)唐代為秀才明經(jīng)、開元禮、三傳、史、進(jìn)士、明法、書學(xué)、算學(xué)八科。見《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2)宋初是九經(jīng)、五經(jīng)、開寶通禮、三禮、三傳、三史、學(xué)究、明法八科。見《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
《國語辭典》:占鰲頭(占鰲頭)  拼音:zhàn áo tóu
科舉時(shí)代稱狀元及第為占鰲頭。參見「獨(dú)占鰲頭」條。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其間占鰲頭,占鰲頭登上甲?!购笠喾褐冈诟傎愔蝎@得第一名。如:「大家辛勤苦練,就是希望在這次決賽中占鰲頭?!?/div>
《漢語大詞典》:特奏名
宋 代科舉制度的一種特殊規(guī)定:考進(jìn)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冊上奏,經(jīng)許可附試,特賜本科出身,叫“特奏名”,與“正奏名”相區(qū)別。宋史·選舉志一:“ 開寶 三年,詔禮部閲貢士及十五舉嘗終場者,得一百六人,賜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蓋自此始。”宋史·選舉志一:“二十一年,御試得正奏名四百人,特奏名五百三十一人,中興以來,得人始盛?!眳㈤?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
《國語辭典》:禮部試(禮部試)  拼音:lǐ bù shì
會試??婆e時(shí)代的會試乃由禮部職掌,故稱為「禮部試」?!缎挛宕?。卷五五。雜傳。李懌傳》:「假令予復(fù)就禮部試,未必不落第。」也稱為「南宮試」。
《國語辭典》:官生  拼音:guān shēng
清朝制度中,稱應(yīng)考鄉(xiāng)試的高級官吏子弟為「官生」。
《漢語大詞典》:刊文
科舉時(shí)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場闈墨》之類,總稱為刊文。后指《會考升學(xué)指導(dǎo)》一類書籍。 魯迅 《花邊文學(xué)·考場三丑》:“今年的考官之流,頗在講些中學(xué)生的考卷的笑柄。其實(shí)這病源就在于瞎寫。那些題目,是只要能夠鈔刊文,就都及格的?!?/div>
《國語辭典》:號子(號子)  拼音:hào zi
以代客買賣證券為業(yè)的證券機(jī)構(gòu),其營業(yè)處所可供客戶觀看股市大盤、交流及委托買賣股票。也稱為「證券經(jīng)紀(jì)商」。
《國語辭典》:號筒(號筒)  拼音:hào tǒng
軍中傳令用的吹管樂器,一般都用喇叭。也稱為「長鳴」。
《國語辭典》:蟾宮客(蟾宮客)  拼音:chán gōng kè
新郎?!肚迤缴教迷挶???熳炖畲渖徲洝罚骸杠饺貛づ却合?,月娥苦邀蟾宮客?!?/div>
《國語辭典》:蟾宮折桂(蟾宮折桂)  拼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蟾宮,指月亮。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參見「折桂」條。蟾宮折桂相傳月中有桂樹,用以比喻科舉登第。元。施惠《幽閨記》第一一出:「胸中書富五車,筆下句高千古,鎮(zhèn)朝經(jīng)暮史,寐晚興夙,擬蟾宮折桂云梯步?!埂赌鹾;ā返谖寤兀骸概e人是月宮里管的,祇要吳剛老爹修桂樹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賜給我們爺,我們爺就可以中舉,名叫蟾宮折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