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6詞典 3分類詞匯 423
共423,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雜科
通榜
駁放
貢生
恩榜
試貢
上甲
渾化
南元
攀仙桂
拔解
恭喜
鄉(xiāng)榜
年弟
雋士
《漢語大詞典》:雜科(雜科)
唐 宋 時科舉取士的一科。在“經(jīng)義”、“詩賦”等科之外。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至 荊公 制義興,而聰明才智之士妥首帖耳……公亦自知其弊也。至我國家,始為不刊之典。且 唐 宋 尚有雜科,而國家則惟有此一途耳?!?/div>
《漢語大詞典》:通榜
亦作“ 通牓 ”。 唐 時科舉不糊名,由主試者定去取。試前,有預(yù)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謂之“通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通榜:“ 貞元 十八年, 權(quán)德輿 主文, 陸傪 員外通榜帖, 韓文公 薦十人於 傪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韓文公薦士:“ 唐 興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謂之通榜?!?宋 蘇軾 《議學(xué)校貢舉狀》:“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div>
《漢語大詞典》:駁放(駁放)
亦作“駮放”。 謂科舉時代否定已發(fā)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貶黜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制科:“今員外吹毛求瑕,務(wù)在駮放,則小人也卻尋歸路?!?span id="351txdx"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僖宗廣明元年》:“嘗謂優(yōu)人 石野豬 曰:‘朕若應(yīng)擊毬進(jìn)士舉,須為狀元?!瘜υ唬骸粲?堯 舜 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駮放?!?胡三省 注:“駮,糾駮也。放,黜也?!?宋 洪邁 容齋隨筆·進(jìn)士試題:“ 唐穆宗 長慶 元年,禮部侍郎 錢徽 知舉,放進(jìn)士 鄭朗 等三十三人。后以 段文昌 言其不公,詔中書舍人 王起 ,知制誥 白居易 重試,駁放 盧公亮 等十人,貶 徽 江州 刺史?!?明 即空觀主人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雖現(xiàn)稗官身為説法,恐 維摩 居士知貢舉,又不免駁放耳?!?清 惲敬 《祭張皋文文》:“春官駮放,歸途載阻,共職四門,艱屯可數(shù)?!?/div>
《國語辭典》:貢生(貢生)  拼音:gòng shēng
科舉時代,選府州縣學(xué)生員之學(xué)行俱優(yōu)者,貢諸京師,升入太學(xué),有副貢、拔貢、優(yōu)貢、歲貢、恩貢等名,統(tǒng)稱為「貢生」。
《漢語大詞典》:恩榜
亦作“ 恩牓 ”。 科舉時代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試的中式名單。 宋 蘇軾 《論特奏名》:“臣等伏見恩榜得官之人,布在州縣。”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方刻石時,有 夔州 司理參軍,以恩牓入官,權(quán)教授?!?span id="dxpdhxd" class="book">《金史·選舉志二》:“ 章宗 大定 二十九年,勑今后凡五次御簾進(jìn)士,可一試而不黜落,止以文之高下定其次,謂之恩榜。”《負(fù)曝閑談》第十一回:“那年碰著朝廷恩典,特開恩榜?!?/div>
《漢語大詞典》:試貢(試貢)
科舉時期州縣選送貢士進(jìn)京參加會試。元史·選舉志一:“歲終試貢,員不必備,惟取實(shí)才。”
《漢語大詞典》:上甲
(1).陰歷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傳·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漢書·天文志:“正月上甲,風(fēng)從東方來,宜蠶?!?br />(2).科舉時代殿試成績最優(yōu)的一等,也稱一甲。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太宗 即位, 齊賢 方赴廷試,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悅?!?span id="n3jfx35" class="book">《金史·選舉志二》:“凡武舉, 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遷忠勇校尉,第二、三名遷忠翊校尉。” 清 方苞 《贈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黃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div>
《國語辭典》:渾化(渾化)  拼音:hún huà
1.完全融為一體。明。王守仁《傳習(xí)錄。卷中。答陸原靜書》:「來書云:『質(zhì)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弧姑?。呂坤《呻吟語。卷二之一。修身》:「故學(xué)者與天理處,始則敬之如師保,既而親之如骨肉,久則渾化為一體?!?br />2.懵懂樸實(shí)。如:「他是個渾化的人,從來不跟人計較這些小事?!?/div>
《國語辭典》:南元  拼音:nán yuán
明、清科舉時代,南省人應(yīng)試北部順天府的鄉(xiāng)試,除了第一名一律歸直隸本籍人外,凡南方人考中第二名,則稱為「南元」。
《國語辭典》:攀仙桂  拼音:pān xiān guì
比喻科舉及第?!队讓W(xué)瓊林。卷四。科第類》:「攀仙桂、步青云,皆言榮發(fā)?!?/div>
分類:科舉及第
《國語辭典》:拔解  拼音:bá jiè
唐、宋科舉制度中,應(yīng)進(jìn)士第,不經(jīng)外府考試,直接送往京師禮部應(yīng)試者,稱為「拔解」。唐。李肇《唐國史補(bǔ)》卷下:「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顾?。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其間以丞相子拔解就試,疏略云:『號曰無解進(jìn)士,其實(shí)有耳未聞?!辉圃啤!?/div>
《國語辭典》:恭喜  拼音:gōng xǐ
1.祝賀人喜事之詞。如:「恭喜榮獲博士學(xué)位?!乖jP(guān)漢卿《金線池》第四折:「賢弟,恭喜你兩口兒圓和了也?!?br />2.任職。《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六老爺絕早來說,要在這里擺酒,替兩位公子餞行,往南京恭喜去?!?/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榜(鄉(xiāng)榜)
(1).科舉鄉(xiāng)試的錄取名單。 明 瞿佑 歸田詩話·鍾馗圖:“﹝ 凌彥翀 ﹞以《周易經(jīng)》與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鄉(xiāng)榜?!?span id="rj3ntll"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六回:“ 小珠 卻力學(xué)五年,壬戌登了鄉(xiāng)榜第三名。”
(2).代指鄉(xiāng)試中式者,即舉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衛(wèi)體善 先生,乃 建德 鄉(xiāng)榜?!?/div>
《國語辭典》:年弟  拼音:nián dì
科舉時代士子對于同年登科者的自稱。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一五??茍觥罚骸附裢晖€投刺,俱稱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館數(shù)相知稱之,其馀皆年侍生也?!?/div>
《漢語大詞典》:雋士(雋士)
(1).才智出眾的人。雋,通“ 俊 ”。 清 唐甄 潛書·養(yǎng)重:“ 駱 殷 二子, 蜀 之雋士也,吾懷其人久矣。”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己籤·王世貞》:“當(dāng)公少時,一二雋士,句飣字餖,度不有所震發(fā),欲藉大力者為幟,而以虛聲感公。”
(2). 唐 代科舉中的一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兩監(jiān):“初入學(xué)皆行束脩之禮……各絹二匹;雋士及律書、算學(xué)、州縣學(xué),各絹一匹。”參見“ 俊士 ”。
《國語辭典》:俊士  拼音:jùn shì
才智出眾的人?!逗鬂h書。卷二八上?;缸T傳》:「輔佐賢明,則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