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26
詞典
3
分類詞匯
423
共423,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8
2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拔貢
挨貢
北貝
報(bào)錄人
大主考
詞藻宏麗科
詞學(xué)兼茂科
齊年生
擎榜
攀蟾折桂
南皿
南北卷
年侍生
年晚生
破承題
《國語辭典》:
拔貢(拔貢)
拼音:
bá gòng
一種清代選拔人才的制度。由學(xué)政選拔秀才中文行兼優(yōu)的人,貢入京師,稱為「拔貢生」。待會試、廷試及格后,入選者依成績優(yōu)劣分成一、二、三等,以七品京官、縣官、教職任用之。馀者罷歸,稱為「廢貢」。初定六年選拔一次,自乾隆七年改為十二年一次?!读砍烧Z注解。禮部》:「從秀才中選其文學(xué)拔萃者作為貢生,曰:『拔貢』?!?/div>
分類:
科舉
制度
中選
選拔
拔貢
國子監(jiān)
生員
《漢語大詞典》:
挨貢(挨貢)
明 清 科舉制度,府、州、縣學(xué)生員,按規(guī)定次序選升為貢生,謂之挨貢。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吏部二·都給事升轉(zhuǎn)
》
:“六科都給事陞轉(zhuǎn),惟吏科多陞京堂,餘則一內(nèi)一外,如庠士之挨貢,不敢攛越?!?span id="naywh1p" class="book">《
儒林外史
》第九回:“這也可笑的緊,廩生挨貢,也是衣冠中人物,今不過侵用鹽商這幾兩銀子,就要將他褫革追比,是何道理!”
分類:
科舉
制度
縣學(xué)生
規(guī)定
次序
貢生
《漢語大詞典》:
北貝(北貝)
清 時(shí)科舉,北闈鄉(xiāng)試硃卷,以滿、蒙編“滿”字號,漢軍編“合”字號,貢監(jiān)生編“皿”字號, 直隸 編“貝”字號;又以南、北省人編為南、北、中三類。所以 直隸省 之生員,謂之“北貝”。貝,即“員”之省。參閱
《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錄送鄉(xiāng)試一》
。
分類:
科舉
北闈
鄉(xiāng)試
《國語辭典》:
報(bào)錄人(報(bào)錄人)
拼音:
bào lù rén
舊時(shí)科舉中榜后,分送報(bào)條的人?!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复笙壬鷨枺骸菏呛蜗彩拢俊粓?bào)錄人拿出條子來看,知道是選了徽州府學(xué)訓(xùn)導(dǎo)?!挂沧鳌笀?bào)喜人」、「報(bào)子」。
分類:
科舉
專門
門向
考中
報(bào)喜
喜訊
人家
家里
喜報(bào)
《國語辭典》:
大主考
拼音:
dà zhǔ kǎo
主持鄉(xiāng)、會試的正、副主考官。《六部成語注解。禮部》:「大主考:正主試之官也?!?/div>
分類:
科舉
制度
主持
京城
鄉(xiāng)試
主試
試官
官稱
《國語辭典》:
主考
拼音:
zhǔ kǎo
1.主持考試。如:「今年的高等考試由他主考?!埂睹魇?。卷七○。選舉志二》:「成化十五年,御史許進(jìn)請各省俱視兩京例,特命翰林主考。」
2.職官名。明清時(shí)主持鄉(xiāng)試的正副考官,亦泛指主持考試的人?!睹魇贰>砥摺?。選舉志二》:「初制,兩京鄉(xiāng)試,主考皆用翰林?!埂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脯F(xiàn)今主考已是將到京了,我們怎還不去?」
分類:
主持
主持考試
主考
主考官
考官
考試
人
《漢語大詞典》:
詞藻宏麗科(詞藻宏麗科)
唐 代科舉名目之一。
《
新唐書·楊綰傳
》
:“第進(jìn)士,補(bǔ)太子正字。舉詞藻宏麗科, 玄宗 已試,又加詩、賦各一篇, 綰 為冠,由是擢右拾遺?!眳㈤?明 李日華
《六硯齋二筆》
、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唐科目》
。
分類:
科舉
舉名
名目
《漢語大詞典》:
詞學(xué)兼茂科(詞學(xué)兼茂科)
宋 代科舉名目之一。
《
宋史·選舉志二
》
:“ 大觀 四年詔:‘宏詞科格法未詳,不足以致文學(xué)之士,改立詞學(xué)兼茂科,歲附貢士院試,取毋過三人?!?政和 增為五人。不試檄書,增制誥,以歷代史事借擬為之,中格則授館職。宰臣執(zhí)政親屬毋得試。”
分類:
科舉
舉名
名目
《漢語大詞典》:
齊年生(齊年生)
舊指科舉制度下同科登第的人。 清
馮桂芬
《顧南林年丈七十壽序》
:“齊年生 彝陵 顧君 嘉蘅 ,官京師之六年,歲在乙巳,為我年伯 南林先生 暨配 李宜人 七十雙壽之期,將稱觴邸第?!?/div>
分類:
科舉
制度
下同
同科
登第
人
《漢語大詞典》:
擎榜
指科舉取士的末一名。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科場三·癸未丙戌會元
》
:“公所取士,不但文嘉,即擎榜 徐生 ,亦名實(shí)俱稱,果擎得榜起?!?/div>
分類:
科舉
取士
《國語辭典》:
攀蟾折桂
拼音:
pān chán zhé guì
攀登蟾宮,折取月桂。比喻科舉及第。元。荊干臣〈醉花陰。鴛鴦浦套。尾聲〉:「攀蟾折桂為卿相,成就了風(fēng)流情況?!姑鳌丁督鹜衽畫杉t記》:「你也不想攀蟾折桂,一舉成名也?!?/div>
分類:
攀登
月桂
科舉
登第
《漢語大詞典》:
南皿
清 代科舉北闈鄉(xiāng)試硃卷,以 滿 、 蒙 編作滿字號; 直隸 編作貝字號;貢、監(jiān)生編作皿字號;又以南北省人編為南、北、中三類。“貝”系“貢”的省寫;“皿”系“監(jiān)”的省寫,故“南貝”指南省的貢生;“南皿”指南省的監(jiān)生。參閱
《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錄送鄉(xiāng)試一》
。
分類:
科舉
北闈
鄉(xiāng)試
字號
《漢語大詞典》:
南北卷
南卷與北卷的合稱。 明 清 科舉,依考生之地域而分南卷、北卷兩種(后又增中卷)。自 明 代 宣德 以后,會試取士定名額比例為南方占十分之六,北方占十分之四。 明
陸深
《科場條貫》
:“﹝ 成化 ﹞二二年 尹 閣老 直 主考序稱: 宣德 丁未,大學(xué)士 楊士奇 議,會試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為中數(shù)?!眳㈤?span id="otf592o" class="book">《
明史·選舉志二
》、 清 顧炎武
《
日知錄·北卷
》
。
分類:
科舉
考生
地域
《漢語大詞典》:
年侍生
科舉時(shí)代一般同年登科者來往中的自稱。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科場一·薦主同咨
》
:“今同年往還投刺,俱稱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館數(shù)相知稱之,其餘皆年侍生也。聞一榜盡稱年弟,始于乙未科,不知然否。”
分類:
科舉
同年
年登
登科
來往
自稱
《漢語大詞典》:
年晚生
科舉時(shí)代自己對同年登科者的謙稱。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微詞·神童》
:“ 趙司寇 乃 費(fèi)閣老 同年,每投謁,書年晚生?!?明
沈德符
《
野獲編·科場一·薦主同咨
》
:“聞一榜盡稱年弟,始于乙未科,不知然否?要之,后日名位稍異,其貴者或執(zhí)舊禮,而冗散庶僚,自稱年晚生?!?/div>
分類:
科舉
自己
對同
同年
年登
登科
謙稱
《國語辭典》:
破承題(破承題)
拼音:
pò chéng tí
破題與承題。八股文的作法,開頭一節(jié)稱為「破題」,承繼「破題」的一節(jié)稱為「承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也罷,下官做個(gè)破承題吧?!?/div>
分類:
科舉
八股文
破題
兩句
點(diǎn)破
題目
要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