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12,分61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香積齋
詞典
積雪
積雨
積水
積善
積翠
積累
積年
積陰
香積
積薪
積德
山積
積素
積石
典故
香積齋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香積佛品〉
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于何食?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埂谑蔷S摩詰,不起于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于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鶻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愿得世尊所食之馀,當于婆娑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少法者得弘大道……」……于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
《國語辭典》:積雪(積雪)  拼音:jī xuě
積聚未融的雪?!冻o。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固?。孟浩然 赴京途中遇雪詩:「窮陰連晦朔,積雪滿山川?!?/div>
《國語辭典》:積雨(積雨)  拼音:jī yǔ
久雨。唐。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分類:久雨
《國語辭典》:積水(積水)  拼音:jī shuǐ
1.聚水。《荀子。儒效》:「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br />2.聚集而不流動的水?!度龂萘x》第五○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塹內(nèi)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
3.大海。唐。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詩:「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國語辭典》:積善(積善)  拼音:jī shàn
累積善行?!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缚鬃釉唬骸旱虏还拢赜朽??!唤苑e善累德之效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div>
《漢語大詞典》:積翠(積翠)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選·顏延之〈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攢素既森藹,積翠亦蔥芊?!?張銑 注:“松柏重布,故云積翠。” 唐 杜甫 《玉臺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jié)朝?!?宋 范成大 《謁南岳》詩:“濃嵐忽飄蕩,積翠浮云端。” 清 金農(nóng) 《宿焦山》詩:“縹緲松寥山,積翠下無路?!?br />(2).指青山。 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吾欲炭鞴陰陽,鑪燃天地,鼓將邐迤之濬谷,寫破連延之積翠?!?br />(3).指春季。 唐 劉長卿 《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詩:“積翠下 京口 ,歸潮落山根?!?/div>
《國語辭典》:積累(積累)  拼音:jī lěi
累積、聚積?!段倪x。班彪。王命論》:「帝王之祚,必有明圣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yè)?!埂洞笏涡瓦z事。元集》:「運四方花竹奇石,積累二十馀年,山林高深,千巖萬壑?!?/div>
《國語辭典》:積年(積年)  拼音:jī nián
1.多年?!读凶?。周穆王》:「而積年之疾,一朝都除?!埂都t樓夢》第六五回:「賈璉又將自己積年所有體己一并搬了與二姐收著。又將鳳姐素日之為人行事,枕邊衾內(nèi)盡情告訴了他。」
2.資格老、有經(jīng)驗的人?!度龑毺O(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三回:「那老者也是個積年,相見四位,各行一個相見之禮。」《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主人是個積年,看出文若虛不快活的意思來,不好說破,虛勸了他幾杯酒。」
《漢語大詞典》:積陰(積陰)
(1).謂陰氣聚集。文子·上仁:“積陰不生,積陽不化;陰陽交接,乃能成和?!?span id="8idzpmg" class="book">《淮南子·天文訓(xùn)》:“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
(2).指酷寒之氣。《漢書·晁錯傳》:“夫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飲酪,其人密理,鳥獸毳毛,其性能寒?!?唐 韓偓 《火蛾》詩:“陽光不照臨,積陰生此類?!?清 金農(nóng) 《題方氏池上壁》詩:“憑欄送遠目,積陰生陂塘?!?br />(3).猶久陰。 宋 蘇軾 《答仲屯田次韻》:“清風(fēng)卷地收殘暑,素月流天掃積陰。”宋史·五行志一下:“﹝ 隆興 ﹞二年六月,積陰彌月?!?br />(4).謂積陰德。 楊朔 《雪花飄飄》:“ 百歲媽 急忙爬上去攔住說:‘老總,你抬抬手,給留下這點吃的吧!權(quán)當積陰積德,賞給我們娘兒倆一口飯?!?/div>
《漢語大詞典》:香積(香積)
(1).佛號。
(2).指佛國、佛寺。 唐 劉長卿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詩:“早晚來香積,何人住 沃洲 ?” 清 吳偉業(yè) 《過中峰禮蒼公塔》詩之二:“鳥啼香積散,花落影堂孤?!?br />(3).指僧道的飯食。 宋 范成大 《老陳道人自云夢被召作地上主者又常受一貴家供祝之曰他日必來吾家作兒戲贈小頌》詩:“幸有千門香積供,不如隨喜去羅齋?!?宋 陸游 《病中遣懷》詩:“菘芥煮羹甘勝蜜,稻粱炊飯滑如珠。上方香積寧過此?慚愧天公養(yǎng)病夫?!?br />(4).香積廚的省稱。《西游記》第九三回:“那僧道:‘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隨喜;況長老東土神僧,但得供養(yǎng),幸甚?!?三藏 謝了,隨即喚他三人同行。過了迴廊香積,徑入方丈?!?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又何苦費時日,喪精神,勞僕夫之筋骨,減香積之法食,而登降上下為耶?”
《漢語大詞典》:積薪(積薪)
(1).積聚木柴。墨子·備城門:“城下州道內(nèi),百步一積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國語·周語中:“虞人入材,甸人積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夫人自聞 晉君 見獲,便攜太子服喪服,徒步出宮,至於后園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積薪數(shù)十層,送饔飱者履薪上下。”
(2).指積聚的木柴。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后國:“﹝ 陳良 等﹞即將數(shù)千騎至校尉府,脅諸亭令燔積薪,分告諸壁?!?元 袁桷 《愍誓·哀謝先生》:“燃積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戲?!?br />(3).《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后以“積薪”喻隱伏危機。《后漢書·黃瓊傳》:“前 白馬 令 李云 ,指言宦官罪穢宜誅,皆因眾人之心,以救積薪之敝?!?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於戲!邦勢若此,念積薪之已然;民力幾何,懼奔駟之將敗。” 清 譚瑩 《寄懷徐鐵生大令》詩之四:“幕府談兵大有人,東南重鎮(zhèn)太平民;督師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積薪?!?br />(4).漢書·汲黯傳:“ 黯 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焙笠浴胺e薪”喻選用人才后來居上。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儻使士有澹雅若 嚴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與僕易地而處,亦將彈鋏告勞,積薪為恨?!?宋 蘇軾 《辭免翰林學(xué)士第二狀》:“如前所陳,實以勞舊尚多,必有積薪之誚,兄弟并進,豈無連茹之嫌?!?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滯,用昭新政之清夷,積薪之流,半登于啟事?!?span id="8gfcysn"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積薪之嘆,捷徑多窘步之憂?!?br />(5).喻后來居上。 黃人 《〈清文匯〉序》:“夫以吾國文學(xué)之雄奇奧衍……一入今朝,則又兼收并畜,大會細入,兩京、三 唐 ,不免積薪之愧, 姬 孔 之際,於斯為盛?!?/div>
《國語辭典》:積德(積德)  拼音:jī dé
常做善事,積累德行?!妒酚洝>硭?。周本紀》:「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有個官人,官拜左侍禁,姓馮名式,乃是好善積德的人。」
《國語辭典》:山積(山積)  拼音:shān jī
1.堆積如山,比喻極多?!度龂?。卷二八。魏書。諸葛誕傳》:「唐咨、王祚及諸裨將皆面縛降,吳兵萬眾,器仗軍實山積。」《文選。左思。蜀都賦》:「賄貨山積,纖麗星繁?!?br />2.山巒層疊。《文選。謝朓。觀朝雨詩》:「山積陵陽阻,溪流春谷泉?!?/div>
《國語辭典》:積素(積素)  拼音:jī sù
素,白色的雪。積素即積雪?!段倪x。謝惠連。雪賦》:「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唐。王維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div>
分類:積雪故舊
《漢語大詞典》:積素累舊(積素累舊)
謂多年交往。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昔 寧戚 商歌,以干 齊 桓 ; 越石 負芻,而寤 晏嬰 :非有積素累舊之歡,皆涂覯卒遇而以為親者也。” 蘇曼殊 《焚劍記》:“恍然,凝思,憶 番禺 舉子 劉文秀 ,美貌年少,行義甚高,與生有積素累舊之歡?!?/div>
分類:多年交往
《漢語大詞典》:積石(積石)
(1).指積聚在一起的石塊。漢書·晁錯傳:“山林積石,經(jīng)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長林羅戶穴,積石擁基階。” 前蜀 韋莊 《李氏小池亭十二韻》:“積石亂巉巉,庭莎緑不芟。”
(2).礦石。 漢 王充 論衡·量知:“銅錫未採,在眾石之間,工師鑿掘,鑪橐鑄鑠乃成器,未更鑪橐,名曰積石。積石與彼路畔之瓦,山間之礫,一實也?!?br />(3).山名。即 阿尼瑪卿山 。在 青海省 東南部,延伸至 甘肅省 南部邊境。為 昆侖山脈 中支, 黃河 繞流東南側(cè)。書·禹貢:“導(dǎo) 河 積石 ,至于 龍門 ?!?元 袁桷 《送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詩之一:“青瑣倦迂散,執(zhí)轡踰關(guān) 河 。黃流何奔傾, 積石 何嵯峨?!?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八:“導(dǎo) 河 積石 歸 東海 ,一字源流奠萬譁?!?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治河》:“ 河水 發(fā)源 崑崙 之墟,伏流數(shù)千里,涌出地上匯為 星宿海 ,至 積石 流入中國。由 積石 而東北而南三千里至 龍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