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6詞典 1分類詞匯 45
《國語辭典》:鞏固(鞏固)  拼音:gǒng gù
1.加強(qiáng)力量使其更加堅固、牢靠。如:「鞏固基礎(chǔ)」、「鞏固國防」。
2.堅強(qiáng)不易動搖。如:「周密的人事部署,使他的地位更加鞏固。」
《漢語大詞典》:重固
穩(wěn)固。國語·越語下:“宜為人主,安徐而重固,陰節(jié)不盡,柔而不可迫。”
一道又一道防御工事。 漢 揚雄 《城門校尉箴》:“盤石唐芒,襲險重固?!?/div>
《國語辭典》:泰山  拼音:tài shān
1.山名。起于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于運河?xùn)|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岳中的東岳。也稱為「岱山」、「岱宗」、「岱岳」、「頂上」、「太山」、「泰岱」。
2.岳父的別稱。語出宋。無名氏《釋常談。卷上。泰山》:「玄宗見鎰官位騰跳,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優(yōu)人黃幡綽奏曰:『此乃泰山之力也?!灰虼艘哉扇藶樘┥??!?/div>
《國語辭典》:動搖(動搖)  拼音:dòng yáo
1.搖擺晃動。唐。杜甫 閣夜詩:「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br />2.不穩(wěn)固、不堅定?!稘h書。卷一○。成帝紀(jì)》:「其罷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動搖之心?!?/div>
《漢語大詞典》:永安
(1).長久穩(wěn)固。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然其規(guī)矩制度,上應(yīng)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2).永遠(yuǎn)安定;永遠(yuǎn)安寧。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使世之為人牧者,懷其民如上人之懷其菊也,天下其永安也。”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jīng)〉》:“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div>
《國語辭典》:屹然  拼音:yì rán
高聳挺立的樣子。《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然特立,的爾殊形?!?/div>
《國語辭典》:不固  拼音:bù gù
不穩(wěn)固?!冻o。屈原。離騷》:「理弱而媒拙兮,恐導(dǎo)言之不固?!埂段倪x。謝靈運。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感深操不固,質(zhì)弱易版纏?!?/div>
《國語辭典》:成形  拼音:chéng xíng
成為固定的形式?!肚f子。齊物論》:「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固?。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
《國語辭典》:固本  拼音:gù běn
1.根基穩(wěn)固。《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陸?!罚骸钢劣谥邢亩Ψ校庞驑劵ブ畷r,率須深根固本,愛力惜費?!埂稌x書。卷九二。文苑列傳。伏滔》:「令之有漸,軌之有度,寵之有節(jié),權(quán)不外授,威不下黷,所以杜其萌際,重其名器,深根固本,傳之百世?!埂度龂萘x》第一二回:「昔高祖保關(guān)中,光武據(jù)河內(nèi),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br />2.穩(wěn)固根本。如:「固本培元」。
《國語辭典》:保定  拼音:bǎo dìng
1.保護(hù)、安定?!对娊?jīng)。小雅。天?!罚骸柑毂6?,亦孔之固。」《文選。陸云。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四祖正家,天祿保定?!?br />2.河北省新鎮(zhèn)縣的舊稱。參見「新鎮(zhèn)縣」條。
《漢語大詞典》:不震
不震動;不震驚。多比喻穩(wěn)固。《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毛 傳:“震,動也。”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故物不震不發(fā),士不激不勇?!?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潛謀雖密,而在幾必兆; 淮 浦再擾,而 許 洛 不震。” 唐 陸贄 《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jié)度使?fàn)睢?/a>:“左肅 青 齊 ,右弭 滑 魏 ,南控 淮 浙 ,北輔 滎 瀍 ,殷如長城,不震不聳?!?/div>
《國語辭典》:覆盂  拼音:fù yú
倒置的盆盂。比喻安固不傾。《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圣帝流德,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
《漢語大詞典》:填填
(1).滿足貌。荀子·非十二子:“吾語汝學(xué)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纓禁緩,其容簡連,填填然?!?br />(2).穩(wěn)重貌。莊子·馬蹄:“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br />(3).形容聲音大。《楚辭·九歌·山鬼》:“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鳴?!?晉 潘岳 《藉田賦》:“震震填填,塵騖連天,以幸乎藉田?!?span id="eguqw0z"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中》:“匪敬伊慕,備物不愆。設(shè)簴設(shè)業(yè),鞉鼓填填?!?明 夏完淳 《觀濤》詩:“江中小艇不敢渡,浮云漠漠隔江樹。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div>
《漢語大詞典》:包桑
(1).苞桑。叢生的桑根。語出《易·否》。《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年》:“家無完堵,地罕包桑,恒為流寓之人,竟無鄉(xiāng)里之號?!?胡三省 注:“包桑多根,植桑至於根多,民安其居之驗。”
(2).比喻根基穩(wěn)固。后漢書·吳蓋陳臧傳論:“ 光武 審《黃石》,存包桑,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zhì),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 李賢 注:“包,本也。繫於桑本,言其固也。” 宋 黃庭堅 《和謝公定征南謠》:“謀臣異時坐致寇,守臣今日愧包桑?!?br />(3).比喻不牢固;傾危。 唐 陸贄 《收河中后請罷兵狀》:“邦國之杌隉艱屯,綿綿聯(lián)聯(lián),若包桑綴旒,幸而不殊者屢矣?!?明 楊慎 丹鉛總錄·花木·包桑:“包桑豈固結(jié)之物乎?蓋古人朽索、六馬、虎尾、春冰之類也。”參見“ 苞桑 ”。
《國語辭典》:苞?! ?span id="eciscif" class='label'>拼音:bāo sāng
桑樹的根。比喻根深柢固。《易經(jīng)。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div>
《漢語大詞典》:磐固
如磐石般穩(wěn)固。形容不可動搖。魏書·刑罰志:“以帝宗磐固,周布於天下,其屬籍疏遠(yuǎn),蔭官卑末,無良犯憲,理須推究?!?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儻相府思變其道,與國家磐固基本,一旦王道復(fù)行,使天下為富為壽數(shù)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清 林則徐 《尖沙嘴涌添建炮臺折》:“官涌偏南一山,前有石排一段,天生磐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