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9詞典 1分類詞匯 68
《漢語大詞典》:耳剽
謂僅憑耳聞所得,猶如竊取。漢書·朱博傳:“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眾賢,亦何憂!然廷尉治郡斷獄以來且二十年,亦獨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顏師古 注:“剽,劫也,猶言行聽也?!?唐 劉禹錫 《楚望賦》:“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縱觀。” 宋 沈作哲 寓簡卷六:“今人有蓄書畫者,往往耳剽不識真,所藏未必善?!?嚴復(fù) 《救亡決論》:“晚近更有一種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諸學,僅得諸耳剽之餘,於其實際,從未討論?!?/div>
《漢語大詞典》:盜國(盜國)
竊取國家政權(quán)。《舊唐書·僖宗紀》:“伏以偽 煴 違背宗社,僭竊乘輿,欺天之禍既盈,盜國之罪斯重,果至覆敗,以就誅夷。”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杜延年杜欽:“夫 新莽 盜國,權(quán)輿於 鳳 ?!?清 杜浚 《三君詠·嵇康》:“ 嵇康 人中龍,義不可當世。視彼盜國臣,伎倆如兒戲?!?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第四章:“其漸漸已成陳跡者,例如三年前學界之五四運動,如四年前之 張勛 復(fù)辟,如六年前之 洪憲 盜國?!?/div>
《漢語大詞典》:盜權(quán)(盜權(quán))
竊取政權(quán)。新唐書·蕭瑀傳:“ 瑀 素貴,但中狹,每燕見,輒言:‘ 玄齡 輩朋黨盜權(quán),若膠固然,特未反耳?!?宋 周密 齊東野語·胡明仲本末:“如論 桑維翰 雖因 耶律德光 而相,其意特欲興 晉 而已,固無挾虜以自重,刼主以盜權(quán)之意?!?明 無名氏 《鳴鳳記·家門大意》:“ 嚴嵩 專政,誤國更欺君,父子盜權(quán)濟惡,招朋黨,濁亂朝廷。”
《漢語大詞典》:盜虛(盜虛)
竊取虛名。 明 陳子龍 《兵垣奏議·欣睹旌直之典疏》:“末世囂凌,人多情偽,處士盜虛,庶人橫議?!?/div>
分類:竊取虛名
《漢語大詞典》:盜人(盜人)
(1).猶盜賊。墨子·大取:“遇盜人,而斷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盜人,害也?!?span id="wdhbq7s" class="book">《莊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説,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劫?!?span id="3254dqo" class="book">《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盜人曰:‘釋汝刀,從我者可全;不從我者,則殺汝姑?!?br />(2).劫掠人口。《魏書·刑罰志》:“賊律殺人,有首從之科;盜人賣買,無唱和差等?!?br />(3).竊取他人財物。 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盜人必誅,況乃盜天乎!”
《漢語大詞典》:盜天(盜天)
竊取自然生長之物。列子·天瑞:“夫禾稼、土木、禽獸、魚鱉,皆天之所生,豈吾之所有?然吾盜天而亡殃?!?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盜人必誅,況乃盜天乎!” 清 顧炎武 《與潘次耕書》:“ 列子 盜天之説,謂取之造物而無爭于人。”
《漢語大詞典》:窺竊(窺竊)
(1).伺機竊取。 唐 駱賓王 《代李敬業(yè)以武后臨朝移諸郡縣檄》:“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fù)包藏禍心,窺竊神器?!?span id="0cfpy96" class="book">《清史稿·允禩傳》:“就兩人心術(shù)而論,覬覦窺竊,誠所不免?!?br />(2).偷看竊聽。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并頭兒眠,低聲兒説,夜靜也無人窺竊,有幽窗花影西樓月?!?br />(3).窺 宋 和竊玉。指男女私情。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科諢》:“且防男女同觀,共聞褻語,未必不開窺竊之門。 鄭 聲宜放,正為此也?!眳⒁姟?窺宋 ”、“ 竊玉偷香 ”。
《國語辭典》:偷榮(偷榮)  拼音:tōu róng
竊取榮祿。《后漢書。卷七四。袁紹傳上》:「若使茍欲滑泥揚波,偷榮求利,則進可以享竊祿位,退無門戶之患?!埂度龂尽>砦宥?。吳書。張昭傳》:「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div>
分類:竊取榮祿
《漢語大詞典》:干竊(干竊)
干求竊取。明史·宦官傳序:“有 趙成 者, 洪武 八年以內(nèi)侍使 河州 市馬。其后以市馬出者,又有司禮監(jiān) 慶童 等,然皆不敢有所干竊。”
分類:干求竊取
《國語辭典》:篡竊(篡竊)  拼音:cuàn qiè
強奪、竊據(jù)。《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今漢祚日危,曹操終必篡竊。」
分類:篡奪竊取
《漢語大詞典》:剽攘
(1).掠奪。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軍士剽攘,非汝之過?!?br />(2).抄襲竊取。 明 宋濂 《經(jīng)畬堂記》:“世儒不之察,顧切切然剽攘摹儗其辭為文章,以取名譽於世?!?/div>
《漢語大詞典》:掠虛
竊取虛名。景德傳燈錄·文偃禪師:“雖然如此,汝亦須實到這箇田地始得;若未,切不得掠虛。”
分類:竊取虛名
《漢語大詞典》:盜言(盜言)
(1).猶讒言。《詩·小雅·巧言》:“盜言孔甘,亂是用餤?!?孔穎達 疏:“險盜之人,其言甚甘,使人信之而不已?!?晉 傅咸 《〈毛詩〉詩》:“盜言孔甘,莫何能淑;讒人罔極,有靦面目?!?span id="iwgat8w" class="book">《舊唐書·裴延齡傳》:“臣又竊慮陛下納彼盜言,墮其奸計。”
(2).竊取他人之言。 清 龔自珍 《闡告子》:“ 雄 也竊言,未湮其原;盜言者 雄 ,未離其宗。”
《漢語大詞典》:侵竊(侵竊)
侵占竊據(jù);侵吞竊取。 北齊 魏收 《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蟻攢蚋集,侵竊邊鄙?!?span id="zr0xc75" class="book">《北齊書·馮翊王高潤傳》:“開府 王迴洛 與六州大都督 獨孤枝 侵竊官田,受納賄賂, 潤 按舉其事?!?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京城侵竊之敝》:“修內(nèi)前涉子木,計用方團三千三百條,再差職方員外郎 陳昭素 計之,只用三百條。京城侵竊之弊如此?!?/div>
《國語辭典》:內(nèi)賊(內(nèi)賊)  拼音:nèi zéi
潛伏在內(nèi)部竊取財物或機密的人。如:「最近公司連續(xù)失竊,警方研判應(yīng)是內(nèi)賊所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