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2分類詞匯 20
《國語辭典》:立意  拼音:lì yì
1.下定決心。《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紅樓夢》第八回:「你立意要攆他出去也好,我們也都愿意出去。」
2.確立作品的思想、主題。如:「作文第一要緊是立意,再來才是布局和修辭?!埂都t樓夢》第三七回:「只要頭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詞就不俗了。」
《國語辭典》:遣詞立意(遣詞立意)  拼音:qiǎn cí lì yì
說話或行文時的措辭、用意?!端逄蒲萘x》第三○回:「你這小妮子,學(xué)得幾時唱,就曉得遣詞立意?!挂沧鳌盖厕o措意」。
《國語辭典》:用意  拼音:yòng yì
1.意向、存心。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院記〉:「通譯者曰:『所以昭炯戒,激眾憤,圖報(bào)復(fù)也。』則其用意深矣!」
2.注意。《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到晚來,能仔細(xì),大門關(guān)了小門閉;刷凈鍋兒掩廚匱,前后收拾自用意?!?/div>
《國語辭典》:措意  拼音:cuò yì
1.留意、注意?!犊鬃蛹艺Z。卷二。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埂段倪x。王褒。四子講德論》:「先生微矜于談道,又不讓乎當(dāng)仁,亦未巨過也,愿二子措意焉。」
2.文章的立意。宋。許顗《彥周詩話》:「兵火間散亂不可復(fù)得,略記其敘數(shù)句,以見其措意。」
《漢語大詞典》:立心
(1).下決心。《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卻説 小娥 自得 李判官 解辨二盜姓名,便立心尋訪。”
(2).存心;故意。《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虧殺 張勝 立心至誠,到底不曾有染,所以不受其禍,超然無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一》:“爾説如此奸心謀反事情,不是爾立心所為,緣何爾回朝未滿一日,爾就帶人去往探天朝城樓?”
(3).樹立準(zhǔn)則。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道學(xué)》:“故為之説曰:為生民立極,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為前圣繼絶學(xué)?!?br />(4).立意;立論。 明 楊慎 《歐陽公非非堂記》:“試取 韓文公 《原毀》一篇觀之,其立心之公私高下何如哉!”
《漢語大詞典》:出意
(1).表示意義。 晉 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br />(2).立意;出主意。 南朝 梁簡文帝 《率爾成詠》:“約黃出意巧,纏絃用法新。迎風(fēng)時引袖,避日暫披巾?!?宋 蘇軾 《荔支嘆》:“君不見 武夷 溪邊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鬭品充官茶?!?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引 清 楊守知 《西湖竹枝詞》:“時樣梳妝出意新, 鄂王 墳上小逡巡?!?/div>
《漢語大詞典》:運(yùn)意(運(yùn)意)
猶立意。 元 袁桷 《桐柏觀賦》序:“ 孫興公 《天臺賦》,運(yùn)意高簡,忘象以求,斯得之。”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運(yùn)意高妙,真能發(fā)前人之未發(fā)?!?/div>
分類:立意
《漢語大詞典》:創(chuàng)義(創(chuàng)義)
立意;倡議。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惟 阮氏 《七録》始末,備載弘明集中。余覩其分門創(chuàng)義,損益前規(guī),綜核之功,勤且力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一家完聚:“ 杭 人 郭宗臣 、 朱膽生 、 尚御公 者創(chuàng)義醵金,以贖難民?!?/div>
分類:立意倡議
《漢語大詞典》:設(shè)意(設(shè)意)
立意;命意。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下》:“先帝以聦明圣智之資,疾頽靡之俗,將以綱紀(jì)四方,追跡 三代 。今觀其設(shè)意,本非 漢 唐 之君所能髣髴也?!?宋 陸游 《跋南城吳氏〈社倉書樓詩文〉后》:“筑書樓,用為子孫講習(xí)之地,其設(shè)意深遠(yuǎn),流俗殊未易測也?!?明 李東陽 《〈會試錄〉序》:“設(shè)意造語,爭奇鬪博,惟陳言之務(wù)去,而正氣或不充。”
分類:立意
《漢語大詞典》:植意
立意。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近世 王義豐 、 楊誠齋 為之賦,植意卓絶,脫去雕篆畦畛?!?/div>
分類:立意
《漢語大詞典》:植義(植義)
立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崔瑗 《七厲》,植義純正?!?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余謂此言推鬼神之末始,植義甚精?!?/div>
分類:立意
《漢語大詞典》:構(gòu)意(構(gòu)意)
立意。指構(gòu)思文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潘岳 構(gòu)意,專師 孝山 ,巧於序悲,易入新切?!?span id="dmbitw5" class="book">《新唐書·韋述傳》:“先是,詔脩《六典》, 徐堅(jiān) 構(gòu)意歲餘?!?/div>
《國語辭典》:想頭(想頭)  拼音:xiǎng tou
1.希望、指望?!抖膛陌阁@奇》卷二六:「況且身邊無物,沒甚么想頭了。就是至親如女兒,心里較前也懈了好些?!埂冻桃冶炯t樓夢》第七回:「那劉老老先聽見告艱苦,只當(dāng)是沒想頭了,又聽見給他二十兩銀子,喜得眉開眼笑。」
2.念頭、想法?!都t樓夢》第三四回:「誰知你方才和我說的話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頭一樣?!?/div>
《漢語大詞典》:狂斐
(1).論語·公冶長:“子在 陳 ,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朱熹 集注:“狂簡,志大而畧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者?!焙笠浴翱耢场敝^立意高遠(yuǎn),文采斐然。 宋 梅堯臣 《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下言狂斐頗及古, 陶 韋 比格吾不私?!眳⒁姟?狂簡 ”。
(2).指狂妄無知者率而操觚或肆言無忌。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爾何輩,輒敢竊圣經(jīng)之名,冠於編首,今日聊贈一劍,以為后世狂斐之戒!”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狂斐之徒,僅能動筆,類敢謗傷。”
(3).用為自謙之詞。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狂斐之人,誅赦惟命?!?宋 歐陽修 《進(jìn)擬御試應(yīng)天以實(shí)不以文賦》:“臣生逢納諫之圣明,不間直言之狂斐,惟冀愚衷之可採。” 元 白樸 《滿庭芳》詞序:“僕不揆狂斐,合三字奇句,試為一首,必有能辨之者。”
(4).猶放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又新:“后過 淮南 , 李紳 筵上得一歌姬,與之偕老,其狂斐類此?!?/div>
《國語辭典》:狂簡(狂簡)  拼音:kuáng jiǎn
志向遠(yuǎn)大而行事粗略?!墩撜Z。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漢語大詞典》:遣意
指寫文章、說話時的構(gòu)思立意。 金鳳 《難忘的一課》:“她果然仔細(xì)閱讀和反覆推敲了文稿的結(jié)構(gòu)、布局、用詞和遣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