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詔志(詔志)
謂教導(dǎo)立身養(yǎng)志。 清 王夫之 《家世節(jié)錄》:“壬午冬, 夫之 上計偕,請于先君曰:‘ 夫之 此行也,將晉贄于今君子之門,受詔志之教,不知得否?’”
《漢語大詞典》:真金不怕火來燒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不怕任何非議
有誠便能有勇,所謂“真金不怕火來燒”?!?/span>郭沫若《相見以誠》
《漢語大詞典》:隨方逐圓(隨方逐圓)
(1).謂立身行事無定則。《金瓶梅詞話》第五八回:“﹝ 溫必古 ﹞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隨方逐圓,不以廉恥為重?!?br />(2).根據(jù)物體的形狀、地形的高低等作出與之相適應(yīng)的設(shè)計構(gòu)造。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營造》:“今 蘇 杭 庸工皆不知此義,惟將磚瓦木料搭成空架子,千篇一律,既不明相題立局,亦不知隨方逐圓。”
《國語辭典》:劉備借荊州(劉備借荊州)  拼音:liú bèi jiè jīng zhōu
(歇后語)有借無還。劉備初無立身之地,由諸葛亮和魯肅作保,向?qū)O權(quán)暫借荊州,可是借了卻一直不肯歸還。典出《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如:「借錢給他根本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div>
《國語辭典》:顏氏家訓(xùn)(顏氏家訓(xùn))  拼音:yán shì jiā xùn
書名。北齊顏之推撰,二十篇。是書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xùn)后人,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經(jīng)訓(xùn)。
《漢語大詞典》:做人做世
指在社會上立身行事。 歐陽山 《三家巷》二四:“咱倆都快要走進社會--做人做世了,你怎么還只管任性胡來呢!” 歐陽山 《苦斗》六一:“咱們來到這 震南農(nóng)場 ,原來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廝守一輩子的。”
《國語辭典》:霹靂舞(霹靂舞)  拼音:pī lì wǔ
一種舞蹈。起源于美國,舞者倒立身軀,以頭、肩、背等為支點舞動雙腿,以使身體旋轉(zhuǎn)或打滾。
《國語辭典》:俯仰無愧(俯仰無愧)  拼音:fǔ yǎng wú kuì
語本《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篃o論對人、對天都問心無愧。《鏡花緣》第七一回:「對得天地君親,就可俯仰無愧?!?/div>
《國語辭典》:毀方投圓(毀方投圓)  拼音:huǐ fāng tóu yuán
比喻放棄立身處世的原則,而一味迎合世俗。《抱樸子。外篇。漢過》:「毀方投圓、面從響應(yīng)者,謂之絕倫之秀。」
《國語辭典》:據(jù)義履方(據(jù)義履方)  拼音:jù yì lǚ fāng
比喻為人剛正不阿,循規(guī)蹈矩。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許由》:「為人據(jù)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漢語大詞典》:經(jīng)師人表(經(jīng)師人表)
指通經(jīng)學(xué)而立身可為人師法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國學(xué)初興,華夷慕義,經(jīng)師人表,允資望實?!?/div>
《國語辭典》:立腳點(立腳點)  拼音:lì jiǎo diǎn
1.觀察或判斷事物時所處的立場、觀點。如:「他對這件事的評論,立腳點很穩(wěn)?!挂沧鳌噶⒆泓c」。
2.生存或容身的地方。如:「這是我們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立腳點,絕對不能放棄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