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曬席(曬席)
曬谷物等用的席子。多用竹篾或蘆葦等編成。《人民文學》1981年第2期:“石子的街面上灑滿了包谷殼,鋪滿了曬席。”
《國語辭典》:淺子(淺子)  拼音:qiǎn zi
柳條編制的器具,圓形,周緣低矮。也作「淺兒」。
《漢語大詞典》:竹篰
用竹篾編的籠子。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曹山:“余少時從先宜人至 曹山菴 作佛事,以大竹篰貯西瓜四,浸宕內?!?/div>
分類:竹篾籠子
《漢語大詞典》:竹絙
用竹篾絞成的粗索。三國志·魏志·王昶傳:“乃遣 新城 太守 州泰 襲 巫 、 秭歸 、 房陵 , 荊州 刺史 王基 詣 夷陵 , 昶 詣 江陵 ,兩岸引竹絙為橋,渡水擊之?!?span id="3w2levm" class="book">《元史·河渠志三》:“﹝ 賈魯 ﹞乃精思障水入故河之方,以九月七日癸丑,逆流排大船二十七艘,前后連以大桅或長樁,用大麻索、竹絙絞縛,綴為方舟?!?/div>
分類:竹篾
《國語辭典》:孛籃(孛籃)  拼音:bó lán
乞食者所用的圓形竹籃。元。石子章〈八聲甘州。天涯羈旅套。賺尾〉:「收了孛籃罷了斗,那些兒自羞?!乖G??夫《東堂老》第三折:「今日呵便擔著孛籃,拽著衣服,不害羞當街里叫將過去?!挂沧鳌肛锰m」、「孛羅」、「薄藍」、「薄籃」、「蒲籃」。
《國語辭典》:笆簍(笆簍)  拼音:bā lǒu
用柳條、木片、竹片等編成的器具,可用來背負東西。
《漢語大詞典》:篾絲(篾絲)
竹篾劈的細絲。紅樓夢第八八回:“忽見 寶玉 進來,手中提了兩個細篾絲的小籠子,籠內有幾個蟈蟈兒。”
分類:竹篾細絲
《國語辭典》:笸籮(笸籮)  拼音:pǒ luo
用柳條或篾條編成用以盛東西的器具。如:「店里的笸籮制作得挺別致的?!?/div>
《漢語大詞典》:箢箕
用竹篾編制的畚箕。 未央 《心中充滿陽光》:“社員們擔著箢箕來到牛欄邊,兩個婦女用五齒耙將被牛踩得很緊的稻草和牛糞翻起來,裝滿箢箕,由大家挑走?!?張步真 《朱二升請客》二:“他猛一猴腰,就把毛線衣放進箢箕里?!?/div>
《漢語大詞典》:竹笊籬(竹笊籬)
用竹篾編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來在湯里撈東西。 檀林 《燕子呂三》第十四章:“前面有三間瓦房,門口高挑著一個竹笊籬。”
《漢語大詞典》:竹笆篾
指竹篾編的籬笆。《水滸傳》第三八回:“原來那大江里漁船,船尾開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養(yǎng)著活魚……因此 江州 有好鮮魚。這 李逵 不省得,倒先把竹笆篾提起了,將那一艙活魚都走了?!?/div>
分類:竹篾籬笆
《漢語大詞典》:找籬(找籬)
即笊籬。用竹篾、柳條、金屬絲等編成能漏水的杓形用具。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找籬三把,價一分五釐。”參見“ 笊籬 ”。
《國語辭典》:笊籬(笊籬)  拼音:zhào li
在水里撈東西的器具。具長柄,能漏水,形似蜘蛛網。多以竹篾、柳條或金屬線編制而成。《西游記》第三九回:「不然,就送你個『皮笊籬──一撈個罄盡?!弧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十八兄笑著,自探囊中取出一個純銀笊籬來,煽起炭火做煎餅自啖?!?/div>
《國語辭典》:油簍(油簍)  拼音:yóu lǒu
用荊條、竹篾編成的器具,口小腹廣,再糊以紙,涂上血料和桐油,可以盛帶汁液而不漏。
《國語辭典》:囤子  拼音:tún zi
本指儲藏谷類的地方,后借用臨時暗藏東西的秘密所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元來這個所在,是這汪錫一個囤子,專一設法良家婦女到此?!?/div>
《國語辭典》:席蓋子(席蓋子)  拼音:xí gài zi
用蘆席截成圓片,再以竹篾鑲邊,加一個把手所制成的鍋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