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龍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龍和蛇。比喻非凡的人?!兑捉?jīng)。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埂蹲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br />2.比喻英雄與凡夫。元。馬致遠 夜行船。百歲光陰套。喬木查曲:「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元。王伯成《貶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龍蛇不辨,禁幃中共豬狗同眠。」
3.比喻懷才隱退?!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br />4.形容草書縱逸的筆勢。唐。李白草書歌行〉:「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宋。陸游漢宮春。羽箭雕弓〉詞:「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br />5.矛戟類的兵器。唐。呂溫代鄭相公謝賜門戟狀〉:「武庫龍蛇,忽追飛于陋巷。」
《國語辭典》:龍蛇混雜(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賢不一的人混在一起?!都t樓夢》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下流人物在內(nèi)?!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嘶兀骸肝疫@座國子監(jiān)衙門,管著天下十七省龍蛇混雜的監(jiān)生?!挂沧鳌庚埳邷嗠s」、「龍蛇雜處」、「魚龍混雜」。
《漢語大詞典》:牙距
(1).猶爪牙。新唐書·郭張王蘇等傳贊:“ 唐 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為之牙距也?!?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撫祠碑銘》:“脫其牙距,定其狘驚,犯也仇寇,馴也孩嬰。”
(2).喻矯健有力的筆勢。晉書·索靖傳:“﹝ 索靖 ﹞又作《草書狀》,其辭曰:‘……凌魚奮尾,蛟龍反據(jù)。投空自竄,張設牙距?!?/div>
《國語辭典》:結(jié)束(結(jié)束)  拼音:jié shù
1.總結(jié)、終了。如:「事情已結(jié)束了?!?br />2.拘束?!段倪x。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3.穿戴裝扮?!段饔斡洝返诙换兀骸咐涎Y(jié)束整齊,綽一桿三股鋼叉,帥群妖跳出本洞?!?/div>
《漢語大詞典》:行法
(1).按法行事。禮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君於 顛頡 之貴重如彼甚也,而君猶行法焉,況於我則何有矣?”史記·酷吏列傳:“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 都 ( 郅都 )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 都 ,側(cè)目而視?!?宋 章炳文搜神秘覽卷一:“ 旻 ( 王旻 )悲泣言曰:‘死只死矣,但 孝先 ( 費孝先 )所言,終無驗耳。’左右以是語上達,翌日,郡守命,未得行法?!?br />(2).做法。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小的正要回老爺: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壽,可不知老爺打算怎么樣個行法?”
(3).謂書法中行書的字法筆勢。宣和書譜·李邕:“ 邕 初學,變 右軍 行法,頓剉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
(4).指行政權(quán)。 梁啟超 《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邊沁之政法論》:“立法、行法、司法三權(quán)鼎立之説,自 希臘 之 亞里士多德 既已論及,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 美國 獨立,採其學理著諸憲法,於是諸國靡然效之,此義幾成金科玉律矣。”
《漢語大詞典》:龍騰(龍騰)
(1).龍飛騰。禮記·曲禮上“前朱鳥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 孔穎達 疏引 南朝 梁 何胤 曰:“如鳥之翔,如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br />(2).如龍飛騰。《淮南子·兵略訓》:“鸞舉麟振,鳳飛龍騰,發(fā)如秋風,疾如駭龍?!?br />(3).喻帝王興起。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奮迅 宛 葉 ?!?晉 左思 《吳都賦》:“擁之者龍騰,據(jù)之者虎視?!?br />(4).喻筆勢遒勁。 唐 王維 《為舜闍黎謝御題大通大照和尚塔額表》:“龍騰金榜,鳳轉(zhuǎn)銀鉤?!?宋 蘇軾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蘭亭》繭紙入 昭陵 ,世間遺跡猶龍騰?!?/div>
《國語辭典》:云游(雲(yún)游)  拼音:yún yóu
行蹤無定,任意遨游。多指僧、道、尼等的游歷?!度龂萘x》第二七回:「貧僧此處難容,收拾衣缽,亦往他處云游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庵里有五個后生尼姑,其中只有一個出色的,姓王,乃是云游來的,又美麗,又風月?!挂沧鳌冈朴巍?。
《國語辭典》:云游(雲(yún)遊)  拼音:yún yóu
行跡無定,任意遨游。多指僧、道、尼等的游歷。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后數(shù)日,告我歸牛頭山,扁舟汎淮,云游南國,不復再遇?!埂独蠚堄斡洝返诙鸹兀骸嘎犝f先生同青龍子長相往來,近來知道他云游何處嗎?」也作「云游」。
《國語辭典》:牽絲(牽絲)  拼音:qiān sī
1.絲,系印環(huán)用的絲繩。牽絲即執(zhí)印綬,指做官。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詩:「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br />2.締結(jié)絪緣。參見「牽絲娶婦」條。
3.書法上指筆勢往來之間所牽帶的纖細痕跡。
《漢語大詞典》:牽絲戲(牽絲戲)
傀儡戲。盛行于 宋 代??芏嘁阅局?,形體約一尺上下,四肢及頭部和關系部分皆綴以線,表演者在上方提線操縱傀儡動作。也叫懸絲傀儡、提線木偶。參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百戲伎藝。 宋 劉克莊 《觀傀儡》詩:“酒闌有感牽絲戲,也伴兒童看到明?!币嘧鳌?牽絲傀儡 ”。 宋 蔣捷 《沁園春·次強云卿韻》詞:“高抬眼,看牽絲傀儡,誰弄誰收?”
《漢語大詞典》:蹲鴟(蹲鴟)
(1).大芋。因狀如蹲伏的鴟,故稱。史記·貨殖列傳:“吾聞 汶山 之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飢。” 張守節(jié) 正義:“蹲鴟,芋也?!?晉 左思 《蜀都賦》:“坰野草昧,林麓黝儵,交讓所植,蹲鴟所伏?!?劉逵 注:“蹲鴟,大芋也?!?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是猶見 燕 晉 之棗栗、 岷 蜀 之蹲鴟,而欲以廢五穀,豈不難哉!” 清 陳維嵩 《滿江紅·江村夏詠》詞:“論生計,蹲鴟一頃,菰蒲百畝?!?br />(2).飲酒猜拳時對大拇指的代稱。《全唐詩》卷八七九載《招手令》:“以蹲鴟間虎膺之下,以鉤戟差玉柱之旁?!?span id="4706kjv"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漢隱帝乾祐三年》“ 王章 置酒會諸朝貴,酒酣,為手勢令” 元 胡三省 注:“會飲而行酒令以佐歡, 唐 末之俗也。類説曰……‘以蹲鴟間虎膺之下’,蹲鴟,大指也?!?br />(3).書法側(cè)筆(點)的筆勢。 明 張紳 法書通釋·八法:“側(cè),蹲鴟而墜石?!?明 張紳 法書通釋·八法:“﹝點法﹞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div>
《漢語大詞典》:鴻歸(鴻歸)
鴻雁歸飛。形容筆勢俊逸。 南朝 宋 鮑照 《飛白書勢銘》:“差池鷰起,振迅鴻歸?!?錢振倫 注引 衛(wèi)恒 《書勢》:“或引筆奮力,若鴻雁高飛,邈邈翩翩。”
《國語辭典》:飄逸(飄逸)  拼音:piāo yì
1.高飛輕快的樣子。如:「微風徐徐,白云飄逸,這樣的天氣暢游山林,豈不快哉!」三國魏。王粲〈浮淮賦〉:「若鷹飄逸,遞相競軼?!?br />2.灑脫自然,超凡脫俗。《紅樓夢》第二三回:「神彩飄逸,秀色奪人?!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高@人生得飄逸風流,確又是個男美,不是像個婦人?!?/div>
《漢語大詞典》:驚龍(驚龍)
形容舉止飄逸灑脫。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 王右軍 ,飄如游云,矯若驚龍?!币嘈稳莨P勢生動的書法。 宋 蘇軾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詩:“揮毫落紙勿言疲,驚龍再起震失匙。”
《漢語大詞典》:龍?zhí)執(zhí)?/div>
喻筆勢縱逸雄健。 宋 劉克莊 《沁園春·答九華葉賢良》詞:“烏絲闌展,醉墨龍?zhí)!眳⒁姟?龍?zhí)⑴P ”。
《國語辭典》:龍?zhí)⑴P(龍?zhí)⑴P)  拼音:lóng tiào hǔ wò
比喻筆勢的縱橫飄逸。語本南朝梁。武帝〈書評〉:「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zhí)扉T,虎臥鳳闕?!?/div>
《漢語大詞典》:走龍蛇(走龍蛇)
形容矯健迅捷的筆勢。 元 宋方壺 《醉花陰·走蘇卿》套曲:“走龍蛇字體兒堪人敬,他訴衷腸表志誠?!眳⒁姟?走蚓驚蛇 ”。
《漢語大詞典》:走蚓驚蛇(走蚓驚蛇)
形容矯健迅捷的筆勢。 明 湯式 《一枝花·贈明時秀》套曲:“錦綉額贈新題走蚓驚蛇,丹青幀摸巧樣迴鸞舞鶴。” 明 陳大聲《北伴讀書·富文堂宴賞》曲:“簡書文半逼 蘇 ,詩律法全學 杜 ,走蚓驚蛇,寫一筆 唐 懷素 。”參閱宣和書譜·草書·唐釋懷素。
《國語辭典》:鋒穎(鋒穎)  拼音:fēng yǐng
銳氣。如:「鋒穎顯露」。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及陸機斷議,亦有鋒穎,而諛辭弗剪,頗累文骨:亦各有美,風格存焉?!?/div>
《漢語大詞典》:怒猊
憤怒的獅子。形容筆勢或文風遒勁。新唐書·徐誥傳:“嘗書二十四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陳維崧 ﹞《賀新郎·席上呈芝鹿先生》:‘話到英雄方失志,老鶻飛來杰杰……’筆勢亦如怒猊俊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