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漢字(漢字)  拼音:hàn zì
用以記錄漢語的傳統(tǒng)文字。形聲字占絕大多數(shù)。歷代發(fā)展出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等多種字體。除記錄語言的功能外,漢字的藝術(shù)性高。三千馀年歷史中,對日本、韓國、越南諸國語文曾產(chǎn)生極深遠的影響。也稱為「中國字」、「中國文字」。
《國語辭典》:符篆  拼音:fú zhuàn
道家指以篆文書寫的符咒?!洞笏涡瓦z事。元集》:「靈素乃作鐵簡,長九尺,上書符篆,埋于地,其怪遂絕。」
《國語辭典》:字母  拼音:zì mǔ
1.拼音文字或音節(jié)文字的書寫符號。如希臘字母、阿拉伯字母。
2.傳統(tǒng)聲韻學(xué)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如三十六字母。
《國語辭典》:公式  拼音:gōng shì
1.數(shù)學(xué)問題中所設(shè)諸數(shù),用文字表示其解得的具體結(jié)果,可適合于相類問題的算式,稱為「公式」。
2.科學(xué)上可以通用的定則。
3.可以應(yīng)用于同類事物的方式、方法。
《漢語大詞典》:空圍(空圍)
空白的方框形符號。古人校書遇有缺字,用以表示闕疑。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春在堂隨筆卷二:“又其文字有不可識者,姑作空圍以記之?!?/div>
《漢語大詞典》:上爻
爻是構(gòu)成卦的符號,分陽爻和陰爻兩種。每六爻合成一卦,其位置在最上的一爻稱為“上爻”。
《漢語大詞典》:靈簽(靈籤)
卜具。上面刻著文字符號用以占卜的細長小竹片。《廿載繁華夢》第二回:“就煩媽媽尋一紙年庚過來,待到廟堂里上一柱香,祈一道靈籤,憑神作主?!?葉紫 《豐收》一:“ 關(guān)帝爺爺 的靈簽上曾明白地說過了:今年的人,一定是要死去六七成的!”
《漢語大詞典》:小點(小點)
(1). 唐 時博戲之一。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今之博戲,有長行最盛……又有小雙陸、圍透、大點、小點、游談、鳳翼之名,然無如長行者?!?br />(2).批點詩文的符號,用于一句中的停頓處。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辯·批點法》:“ 宋 真德秀 批點法:點,句讀小點。語絶為句,句心為讀?!?br />(3).小供應(yīng)點。如:多設(shè)小鋪、小點,方便居民。
《國語辭典》:音符  拼音:yīn fú
五線譜上用以記樂音長短、高低的符號。為英語note的意譯。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又有附點音符,時間較原音符長一半。
《國語辭典》:等號(等號)  拼音:děng hào
表示相等的符號。符號為「=」。
《國語辭典》:活字  拼音:huó zì
印刷上所使用的字模。宋仁宗慶歷年間畢升所發(fā)明,刻鑄單個文字或符號,排版時可以自由組合,反覆使用。舊時多以膠泥、木頭、銅、鉛等材料鑄成,今則多以鉛、銻、錫合金等代替。
《國語辭典》:乘方  拼音:chéng fāng
數(shù)學(xué)上指同一數(shù)自乘若干次的乘方。如2自乘四次,就是2的四次冪。也稱為「乘冪」。
《漢語大詞典》:微職(微職)
微,通“ 徽 ”;職,通“ 識 ”。即徽識,標(biāo)志。指古代軍士所佩帶的符號。一說指旗幟。墨子·號令:“候者曹無過三百人,日暮出之,為微職。” 孫詒讓 間詁:“正字當(dāng)作‘幑識’,周禮·司常 鄭 注作‘徽識’。以‘微’為‘幑’,‘職’為‘識’,皆同聲叚借字。”按,幑,‘徽’的古字。
《漢語大詞典》:圖式(圖式)
測繪地圖所依據(jù)的各種符號注記的格式。內(nèi)容包括地圖上所用符號的式樣、尺寸和顏色,注記字體和排列,以及地圖整飾形式和說明等。
《國語辭典》:琵琶譜(琵琶譜)  拼音:pí pá pǔ
琵琶演奏的樂譜。注有弦序符號和左、右手的指法符號。這些符號原是用漢字簡寫制定,然因流派不同有符號使用不一致的現(xiàn)象,近年經(jīng)不斷改進,已漸趨簡明、統(tǒng)一。